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及利用情况的分析 ,认为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处于超量开采状态 ,将对水环境系统构成破坏性影响。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淮北市是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多年的超量开采,已造成水位持续下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束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分析淮北市自然条件和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使用地下水,充分利用矿区塌陷地表水,开展雨水利用新途径,工业循环节约用水和依法治水等综合举措,对实现淮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势必造成严重危害,对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可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下辽河平原7个行政区域为研究区,构建适宜该区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突变模型,计算研究区内各行政区的地下水开发风险综合值。结果表明,下辽河平原地下水开发风险较严重,在今后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傍河水源地以其水量稳定、水质洁净等优点在我国北方普遍应用,地下水资源的准确评价为其良性运行的关键。结合实例,运用VisualM odflow对傍河水源地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及优化开采模拟分析。通过研究发现:①傍河水源地的模拟对河流的敏感性最强,其次为人工开采,而表征地下水系统特征的K、μ、a等参数的影响却不明显;②傍河水源地的模拟关键在于河流的处理。对非完整河流,在河床底部设置一层弱透水的缓冲区可取得满意效果;③傍河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量丰、枯年份相差不大,比较稳定;同时,地下水的资源量是个变量,随开采量增大而增大,且与开采井到河流的距离有关;④运用建立的水源地模型,可方便直观地对地下水开采进行优化调整,以更充分地袭夺地表水资源,从而促进水源地的良性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从三马坊热水资源开采现状出发,论述了无序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从根源治理的对策,对热水资源综合开发,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辽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采量逐渐增加,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漏斗、地下水水质超标的情况日益严重,引发了天然植被退化、海水入侵等生态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严重威胁着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及其相关的生态问题,并提出节约用水、加强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沿海地区充分开采利用海水、已形成严重漏斗区建设利用地下水库等相应的时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苏明武 《环境保护》1993,(2):30-31,45
(二)地下水利用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之需,四川除修建了大量蓄、引、提工程设施广泛利用其地表水资源外,还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据统计,四川每年开发利用地下水,含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辽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采量逐渐增加,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漏斗、地下水水质超标的情况日益严重,引发了天然植被退化、海水入侵等生态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严重威胁着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对地下水位、水质的影响及其相关的生态问题。并提出节约用水、加强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沿海地区充分开采利用海水、已形成严重漏斗区建设利用地下水库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神头泉是山西省朔州市的重要供水水源,泉域内的岩溶水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本文介绍了神头泉域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及现状,对水资源开发导致的泉流量衰减、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等水资源-环境效应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岩溶水资源保护措施,为该地区岩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特别是地下水更加贫乏.而我国煤矿的开采对我国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目前我国半干旱和干旱地下水资源已经因为被煤矿开采破坏而无法修复.文章结合开采煤矿对地下水破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煤矿开采破坏地下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文研究黄河下游影响带(河南段)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在概要介绍河南省黄河影响带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FEFLOW建立研究区三维地下水流模型,计算出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28.35×108m3/a和可开采资源量19.43×108m3/a。重点阐述新增9个水源地的开采条件,并通过地下水模型预测新增133×104m3/d开采量条件下,浅层地下水位最大降深小于20m,开采5~10年后地下水趋于稳定,新增开采量的62.58%来自黄河水的补给。研究表明,黄河对研究区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补给作用,新增地下水开采量是有保证的。同时阐述了研究区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矿山开发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开采中的环境地质问题目前引起了足够重视,含水层破坏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将会影响到地下水资源.文章以个旧矿区为例,探讨了矿山开采引起的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水位变化、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改变和水质污染等现象,对矿山地下水综合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出参考建议,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清县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浅析山东工业大学王秀民,何贵中水资源是随时随地都在循环运动的动态资源。我们所指水资源的多少,是指多年平均或在一定频率下的数值。水资源通常有地表水、地下水两种。由于人们对自然条件认识、开采水平及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实际可利用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水资源。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的组成的部分。我国地下水资源丰富,不仅分布广而且水质好,不仅供水保证程度高而且调蓄能力强。经过长时间的大规模开采,我国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地下水资源被超量开采,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还诱发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为了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必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外国发达国家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它们的相关经验,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本文介绍了地下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和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地下水管理经验,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采煤活动中没有对地下水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中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以山西峙峰山煤矿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在多煤层同时开采时,运用地下水非稳定流解析法预测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根据采区划分,将井田周边进行网格化剖分,使用MAPGIS软件将网格节点进行坐标属性化,导出各节点的坐标值,计算各节点到各采区中心的距离,采用地下水非稳定流公式计算出水位降深值。通过MAPGIS软件属性连接功能将计算好的降深值附加到节点中,通过软件的数字地形分析功能绘制出不同开采年的降深等值线图。可用于评价煤矿不同开采时段周边地下水水位的下降情况,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昆明的水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明瑗 《云南环境科学》1997,16(3):21-23,30
昆明地区地面水紧缺,地下水资源虽然丰富,但部分富水地段过量开采,已形成严重后果。目前除从流域内水库开发外,规划从牛栏江、普渡河引水,满足近、中期需要。至2010年,昆明供水预计出现280×106m3/a的缺口,必须制订相应政策,采取控制和治理滇池污染等措施,才能缓解矛盾,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人类超采地下水以及侵占河流生态需水给水资源可持续性带来的风险,将黄淮海流域作为研究区,在利用非稳态Budyko模型以及水量平衡公式的基础上,结合生态需水核算结果及各产业用水数据,选取蓝水可持续性指数BlWSI,基于蓝水消耗量(CBWU)、不可再生地下水抽取量(NRGWA)以及地表过度取水量(SWOA)对流域开展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结果表明:表征蓝水资源可持续性的BlWSI指标在黄淮海流域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其中,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性程度最低,海河流域次之,淮河流域可持续性程度最高。1960—2000年,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研究对提升黄淮海流域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苏(苏州)锡(无锡)常(常州)地区因乡镇企业的发展,而用水量急增,致使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并加剧了某些局部地面沉降、裂缝和地面塌陷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从而影响了这些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决定一是授权省政府划定禁止取水区和  相似文献   

19.
王晓东  蒋海云 《地球与环境》2005,33(Z1):255-259
通过对乐至县红层地下水形成的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富集规律的分析,初步总结了乐至县红层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开采地下水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煤矿开采通常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崔木井田地下水的赋存特征,通过分析煤矿开采过程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程度,提出了保护具有区域供水意义的洛河组含水层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