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木糖醇的生产工艺中,废水污染物产生量主要集中于木糖生产过程,从生产性质分析,木糖生产属天然原料加工过程,虽不合有毒性或重金属污染成份,但其排放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pH值较低、色度较高,并且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木质素等天然大分子化合物,有一定的处理难度。针对其水质特性,本研究选择适合木糖醇废水水质特点、有机物去除率高、耐冲击负荷强、运行简单的混凝沉淀一厌氧水解一好氧生化一化学氧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将生化与物化方法相结合,最后达到理想的效果,也为同类型工业废水处理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
根据高聚物相似互溶、扩散渗透原理,采用苎麻黑液、造纸黑液、酒糟废水、淀粉黄浆废水等10种高浓度有机废水(液)作为原料,研制成用于工业型煤的复合粘结剂,使高浓度有机废水(液)得到经济、合理的资源利用。这种粘结剂中含有多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可交联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使工业型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防潮抗水性能,并同时解决了燃煤和高浓度有机废水(液)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近年来在染料废水脱色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染料废水具有产生量大、危害性强、难于生物降解等特点,对印染废水脱色研究发现,漆酶是处理染料废水最具潜力的生物酶.当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是真菌漆酶与细菌漆酶.真菌漆酶具有作用pH偏酸性、适宜温度范围窄、培养周期长、易纯化等特点,细菌漆酶具有作用pH与适宜温度范围较广、培养周期短、不易纯化等特点.将漆酶在载体上进行固定化,可达到便捷高效、重复使用的目的,载体材料不断优化,推动漆酶实现更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然矿石毒重石对硫酸盐废水进行吸附处理,在废水的pH=9,停留时间为80min左右时,该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且该离子交换吸附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蒙脱石粘土改性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通过实验得到天然蒙脱石粘土改性和提高蒙脱石粘土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方法,阐述了蒙脱石粘土改性和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蒙脱石经钠化和无机聚合物改性处理后,大幅度地提高了天然蒙脱石粘土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改性粘土吸附剂在投加量为0.1%时,处理红色印染废水,COD去除率85%,脱色率88%以上;处理兰色废水,COD去除率94%,脱色率达98%。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要求。模拟实验表明,该吸附剂对含有各种类型染料的印染废水都有稳定的处理效果。本研究为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廉价高效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6.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催化铁内电解法是一种新型的有效处理废水的方法。在传统的铁碳内电解中加入无机催化剂铜,扩大原电池的两极电位差,使更多的有机物得到还原。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法可改善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使活性艳红染料废水的B/C比从0升高到0.15。运行成本低廉、预处理能耗低,催化剂铜经连续运行数月后未发生纯化现象,只需一次性投资。  相似文献   

7.
改性软锰矿对活性红B-3BF模拟废水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不同改性软锰矿处理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改性后软锰矿能有效提高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和对pH的适应能力,同时能降低软锰矿的用量。在双氧水与软锰矿协同作用下,脱色率从14.35%提升到92.68%。对天然软锰矿和改性软锰矿进行分析显示,改性后的软锰矿颗粒粒径小,大小分布均匀,具有比天然软锰矿更好的孔道结构和表面羟基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富马酸废水降解菌的选育及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富马酸废水,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降解富马酸废水的降解菌,通过分离纯化,优选出四株适应能力强、生长旺盛的菌株,分别为FH-1、FH-2、TFH-1、TFH-2。经初步鉴定分别为隐球酵母属、节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试验测定了单株菌和混合菌对富马酸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最为明显,降解率为74.9%。  相似文献   

9.
草甘膦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处理技术,是从自然界中选育菌株来处理废水的原始形式,即利用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作为唯一碳源,微生物利用其进行生长,从而达到使废水降解的效果。以草甘膦废水为唯一碳源,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法、驯化培养法、划线分离和纯化,从湖北宜昌某化工集团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菌株XF150。三次驯化过程中,菌株XF150降解草甘膦废水最高降解率达95.52%。经观察形态特征及培养特征,初步鉴定菌株XF150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由单因子优化法实验法探讨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菌株XF150降解草甘膦废水的影响,得出菌株XF150降解草甘膦废水的最适条件:温度为30℃、pH为7.0、底物浓度为600mL/L,在最适条件下菌株对草甘膦废水降解率可达84.18%,其矿化程度较高,为草甘膦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提供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采用BTB培养基与格利斯试剂检测相结合的改良方法,从养猪场废水中分离纯化出6株高效异养硝化反硝化菌株,其中,F3菌株脱氮性能最佳,NH+4-N和NO-3-N去除率分别为98%和99%。F3菌株在pH=8.0、38℃时,30~72 h进入快速生长期。F3菌株分别处理3种氨氮浓度不同的模拟废水A、B、C,培养3 d,F3菌株对NH+4-N去除率均达到93%以上;F3菌株分别处理3种不同来源的养猪场废水,降解NH+4-N效果在52%~78%。  相似文献   

11.
铍及其化合物,具有很大的毒性,铍的开采、冶炼及铍制造业的废水已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煤用于取暖和发电所排出的铍,也对局部环境构成了威胁,并有可能导致对水源、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我国工业含铍废水对农作物的污染以及天然水体中铍的本底状况至今报道甚少。本文就我国  相似文献   

12.
天然矿物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阐述不同的天然矿物材料在处理含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并对矿物材料在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天然物质城市草炭土、草甸土、火山岩和红壤与壳聚糖絮凝剂絮凝复配处理味精废水,并对影响絮凝复配过程中味精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助剂投加量、壳聚糖用量和pH值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壳聚糖经天然物质复配絮凝处理味精废水后的浊度去除率均优于复配前,其中草甸土和红壤最为突出.在最佳复配比例为m(草甸土):m(壳聚糖)=5∶1、pH为1.0~2.0(即在原味精废水中)时,草甸土复配后味精废水浊度去除率为45.77%;对于红壤,在最佳复配比例为m(红壤):m(壳聚糖)=25∶3、pH=6.0时,其浊度最佳去除率为78.41%.此絮凝复配方法为味精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廉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紫色非硫细菌的培养及处理酿酒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酿酒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培养得到纯化的紫色非硫细菌01S菌株,并用其处理高浓度有机酿酒废水。结果表明,紫色非硫细菌在自然(或白炽灯)光照、pH值7.0、温度为28~30℃条件下生长良好,且能够明显降解酿酒废水,其COD的去除率达到82.2%左右。并探讨了该菌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光照厌氧和好氧黑暗)的降解效果,及其与DO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钙质膨润土转型后用于印染废水脱色进行了试验。转型后的钙土各项理化性能均达到天然钠土的水平,对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选用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材料,在硝酸铈铵引发下制得绿色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将制得的絮凝剂用于处理油田含油废水,通过测定处理前后化学需氧量和含油量的变化,考察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投料比确定为淀粉:丙烯酰胺=1:2;反应的投料方式为以液体形式、分多次投加,对含油废水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有毒、有害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影响,监测天然水体中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可以反映长期的、综合的污染效应,还可以反过来推断污染源.该研究参照美国EPA的水中优先检测污染物以及我国优先检测污染物的名单,重点检测了有机污染物在焦化废水的分布,选择藻类和水蚤来检测河水及焦化厂排污水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纺织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按活性炭、矿物吸附剂、煤及煤渣吸附剂、天然废料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吸附剂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研究的进展情况。文中指出,廉价高效、因地制宜的新型吸附材料的开发,是一项极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混凝)技术是一种既经济、简便又最普遍使用的处理方法。目前,研制高效无毒的絮凝剂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介绍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国内外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论述其在印染废水、啤酒废水、味精废水和淀粉废水中的应用,并提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20.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技术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和易操作的液体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介绍膜技术分类和分离机理的基础上,对膜技术在造纸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印染废水、食品废水等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