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工作人员很容易就忽视了采样质量控制,导致出现许多问题。所以,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或者利用其他方式有效地加强环境现场监测以及采样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现场监测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控制现场采样的质量。本文就这两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现场采样工作是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比较重要和基础性的环节,现场采样工作是否做到科学规范,这对环境监测的最后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就环境监测采样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水质、大气以及土壤等不同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针对性指出了在环境监测的现场当中需要对不同的分析方式以及采样的方法的运用,对采集样本的有效保存、环境因素对样本采集的影响以及采样工具对土壤成分的影响等细节方面的问题,为有效提升环境监测的数据的准确性和提升监测质量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现场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第一线,在整个环境监测体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直接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境现场监测中质量管理水平。本文结合多年环境现场监测经验,对提高环境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提高环境现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环境监测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地下水监测网建设和运行模式,分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十四五”国家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国家级化工园区和北京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的建设情况,归纳出监测网在区域背景值点位布设,在线监测设备研发,以及监管平台建设、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监测网建设现状,依托新兴技术在水质监测领域的应用,总结其发展趋势集中于在线监测设备换代升级、监测点位物联互通、多样数据解析可视、信息传输安全保真四个方面.最后结合我国监测井建设现状与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发展建议:(1)整合现有点位,衔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和“十四五”地下水考核点位,统筹构建国家级、省级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2)加快新一代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研发,降低故障率,提高监测精度;探索基于地球物理探测、卫星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和埋设传感器等技术的新型监测方式.(3)国家级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与地表水监测网、大气污染监测网、土壤监测网等进行多网融合.这为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顺国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52+154-152,154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能够获得有用的环境信息,从而为做好环境管理、提高环境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现场采样又是十分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怎样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环境监测过程中现场采样的质量呢?本文从制定严密的监测计划,配备高素质的监测人员,实行完善的监测、监督管理以及有效的监测结果检查与评估等方式入手,详细地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理念和意识的不断升级,环境监测结构和技术的运行机制也在逐渐转变,只有保证合理化的采样操作,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体环境监测项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本文针对环境监测现场的质量策划项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对质量控制实施策略和管控措施展开了讨论,旨在为项目检测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及现状情况,梳理了辐射环境监测国控网空气自动监测站、陆地辐射监测点、水体国控监测断面、饮用水源地、地下水监测点、海水监测点、土壤监测点、电磁辐射监测点以及国家重点监管民用核设施监督性监测的设置规模,分析了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核应急监测、辐射监测仪器设备国产化、部分省市委托监测等方面工作上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及困难,并针对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的监测工作中,现场采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为环境监测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可使环境保护工作变得更有效率,且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在现场采样工作中,为保证样品具真实性和有代表性,就需要在采样工作的整个环节严格把控。本文就此开展了相应的研究探讨,为现场采样的质量管理提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性环节,直接决定了环境监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影响因素,然后从土壤和固废采样、噪声监测、水质采样、大气采样四个方面来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细节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细节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欧盟在地下水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管理目标确定、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与监测点位布设、地下水监测技术体系建设和评价方法确立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并针对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和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的管理需求,提出如下建议:健全制度标准体系,明确地下水环境管理和监测目标;以监控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为重点,构建全面稳定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监测制度,持续开展监测评价并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加强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并统一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离子色谱法为基础的检测仪器在我国的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监测中都有应用,并逐步成为环境监测的主要仪器.在监测中有效克服的传统技术的劣势,获得了更好的准确性,为环境监测提供了高效而可靠的检测数据,为环境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各界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各种环境监测作业的重视。土壤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一直是环境监测的重点,但是土壤分布在环境中的各个层面,而且类型复杂,土壤环境监测就存在一些难点,进而制约作业的落实。在实际作业环节,相关人员必须对现有的监测作业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各种手段对土壤环境监测进行流程协调,以保证相关作业的顺利落实。  相似文献   

13.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统一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生态、污染源、噪声、振动、辐射等监测布点、监测和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完善"是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7月26日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工作要求之一。2011年以来,中国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在此背景下,开展其他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可以为我国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有效参考。发生在日本的世界八大公害之一的"痛痛病"就是由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造成,土壤污染防治是日本政府在上个世纪及本世纪的重要工作之一。不同历史阶段产生和发现的土壤污染问题不同,防治的对策和重点也有所不同,日本土壤污染防治针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污染物质开展防治工作。上世纪日本农田土壤污染防治主要是针对于重金属污染,而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农田土壤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防治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日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贯穿于农田土壤污染防治过程的始终,本文对日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说明了日本开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依据;解析了日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构成;介绍了日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规范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日本开展农田土壤污染监测的特点和实施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成效、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地表水质量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关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质量控制在地表水监测采样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本文从地表水监测采样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强调合理采样点位的选择、规范操作流程的制定以及质控样品的应用,能有效降低采样误差。此外,注重采样设备的规范操作和样品保存与运输的科学性,以及强化对采样技术的控制,也是保障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最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估,进一步提升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地表水监测质量控制的不断完善将为环境保护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顺应信息化时代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浪潮,物联网技术在各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范,环境监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已经屡见不鲜。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积累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并且基于物联网的技术架构构建一个方位全面,层次多元,覆盖广泛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技术对相应的环境参数进行检测,针对环境污染检测的随机性,增加远程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能降低环境监测的难度并且精简了人力投入,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远程环境监测的质量,为深入的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要素之一,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与自然及人类社会持续安全稳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半个世纪粗放掠夺式的经济发展及人口的增长,使我国土壤环境面临着重大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的范围、形式、影响扩大化。近年来,频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己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本文总结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及土壤环境保护的要求,简述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历程,并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测作为一项综合科学技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但我国现行环境监测体制远远滞后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必须对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突破传统模式,实现环境监测的转型转型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取有效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而环境监测的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以及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工作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以及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工业废水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为环境管理的排污收费,排污总量控制,环境污染治理计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科学依据。这项监测工作在我国已进行了十多年,由于工业废水水质分析进行了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经过不断的努力,分析误差基本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工业废水采取一次随机采样的方法,所采取的水作代表他;主,作为排污收租和总量控制管理的依据有待于进一步提高。11业废水水质变化特征1.l工业废水水质变化的原DI通过多年的水环境监测可以了解到:地下水水…  相似文献   

19.
环境监测作为一项综合科学技术,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但我国现行环境监测体制远远滞后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必须对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突破传统模式,实现环境监测的转型转型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取有效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而环境监测的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以及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工作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以及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0.
采样环节作为地表水监测的首个重要环节亦是薄弱环节,常因采样人员的专业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操作失误等原因所致,使得所取水样不具代表性,无法客观、真实、有效的反映出采样区域的实际水质情况,以致最终的监测数据无效,影响地表水污染的把控与防治。对此,本文结合地表水环境监测实践经验,首先对地表水监测采样的常见问题予以了简要剖析,然后细致探讨了地表水监测采样的质量控制举措,以期能够为相应环境监测人员在进行地表水环境监测采样时提供些许可供参考与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