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市长杨信:安全工作谁抓都不越位把安全工作摆到各项工作首位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市长杨信多年来坚持不变的一条原则。杨信在各种场合态度鲜明地提出:“安全工作,各级干部谁抓都不越位,怎么抓都不过分:在和平年代,一个领导干部被摘掉乌纱帽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自身腐败,一个是为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
施倚 《劳动保护》2014,(4):117-117
<正>主持人:3类:即非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我们是从事建筑装修的企业,和燃烧材料。请问:建筑材料按其燃烧性能主要1.非燃烧材料是指空气中受到分为哪几类?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江苏曾桂宁不碳化的材料。2.难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曾桂宁先生: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建筑材料按燃烧性能主要分为燃、难碳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  相似文献   

3.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工伤事故最根本的原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因。有资料表明,70%至80%的事故是由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引起;据原长城钢厂的统计显示:人为原因:管理原因:物的原因=5:4:1,在该厂历史上的42起死亡事故中,由于操作者的违章和失误而导致的占57.1%。有人在对100名肇事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发生事故的当天,有33%的人感到心情不愉快;司机开车时因情绪波动致注意力分散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占55%。上述资料表明,要远离事故,就必须探索操作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方法,这应是我们今后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看法,恰与当代某种哲学观合流: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单纯凭科学技术的技巧予以解决,需要社会技巧。我们遇到许多极其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物,而在于人。”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安全与健康》2010,(8):21-21
棋逢对手火车上,有个青年对坐在他身旁的人说:我进城经常不买车票,根本没事。听后,身旁那人说:哦,真的吗?本人是铁道公司的检查官。啊!我……我……我是走路进城才不买票的。  相似文献   

5.
安技科长:厂长,陈师傅伤好出院了,应该给他安排点轻活。 厂长:那……就到你们安技科吧! 安技科长:这个…… 厂长:你们不是要求加人吗? 安技科长:不,我,……我是说他腿脚不灵便。 厂长:那正好让他现身说法嘛!如此“妙论”@沙沙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养成之后,终生受用。同理,在安全生产上,作业者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安全习惯,同样受益匪浅。但是,有两种不安全的习惯,千万养不得:一种是不讲规矩的习惯,一种是图省事的习惯。所谓不讲规矩的习惯,就是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仅凭个人的经验和主观臆断行事。这种习惯实质是以有限的个人经验作为判断依据,莫视制度管理的科学性,其对安全生产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和许多基层企业一样,我所在的单位每年都要接受行业主管上级领导和地方属地领导的多次安全大检查。不少人认为:各级安全大检查“雷声大雨点小”,走过场,不解决实际问题,“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不如不搞。我却不那么看。我认为:各级安全大检查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看,效果还是好的,影响还是大的,群众是可以接受的。一句话:利大于弊,应坚持下去。其理由:一是对上级检查与本单位自查,领导重视程度不同。上级来检查,单位领导怕查出问题对单位有影响,领导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肯定压力和紧迫感就强些,重视程度就高些;二是要迎接检查,肯…  相似文献   

8.
人命关天,安全员责任重大,如果不根除不该有的种种心态,安全员就保不了安全。“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持这种心态者,标准不高,要求不严,与安全员的责任不合拍,其本身就是一个大隐患,是对安全的大威胁,不配做安全员。“不急不急慢慢来”:这种人遇事不温不火,面对隐患不急不  相似文献   

9.
<正>有这么一个谜语难倒了很多人:"一不出头,二不出头,三不出头。不是不出头,是不出头。"打一字。很多人看后不知道如何去理解,事实上,这句话是缺少标点的,请你为它加上标点,然后说出它的谜底。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十则     
“中层干部” 一职工:这次分房,怎么把宿舍楼的二三层都分给各车间的领导了? 厂长:人家都是中层干部嘛。 爸爸最节约 爸爸:你看爸爸像你一样乱花钱吗? 儿子:不,爸爸最节约! 爸爸:为什么? 儿子:咱俩乘公共汽车,你从来连车票都不买。 笨的原因 父亲:你可真笨!你看诸葛亮多聪明,  相似文献   

11.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老伯骑摩托不戴头盔,被交警逮到,要罚他的款。老伯很不情愿地说:“当年我参加‘八二三’炮战连钢盔都不戴,炮弹不长眼,我都眼……”交警打断他的话,说:“炮弹不长眼,可我警察长眼,认罚吧!”  相似文献   

12.
《广东安全生产》2020,(4):58-59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其事故法则基础上又深入研究,提出了“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第一要因,存在着“88:10:2”的规律,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有10起是由于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3.
合:竹板打,齐发言, 我们俩,是工厂的卫生宣传员。甲:今天我们来表演, 请大伙(儿)先看看我的眼。乙:(白)看眼睛?甲:对!看我的眼有啥问题儿?乙:看你的眼睛没啥事儿, 两眼有神挺精神儿。甲:今天看着是挺好, 可那天半夜往医院跑。乙:(白)怎么啦?甲:我不说,你不知道, 下面向同志们做介绍。乙:(白)好!。甲:为参加攻关搞会战, 我新调车间管电焊。 那天下班吃了饭, 洗完澡把衣服换, 拿起报纸刚要看, 看……看……乙:(白)怎么啦?甲:这,这,这模模糊糊不好看。乙:(白)噢,字不清楚!甲:我的视力是一点五, 看字从来不模糊。乙:(白)那怎么回事呀?甲:我正琢…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美国安全管理专家塔兰茨曾给事故下了一个定义:事故是一种意外,但未必是致伤或造成破坏的事件.这种事件会妨碍任务的完成.事故发生前一定有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条件,或既有不安全行为又有不安全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物的因素,一个是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提升安全生产执行力是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到位的有效手段。就目前看,安全生产在执行力方面对外表现为:执法环境不优、舆论氛围不浓、领导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对内表现为:体制机制不顺、落实手段不多、制约措施不硬、部门合力不足。在许多基层"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仍然是安全生产落实难、执行难的主要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普遍存在的重经济、轻安全,重生产、轻安全,抓安全生产主要还是靠会议部署、下发文件、例行检查;而  相似文献   

16.
小子管老子     
甲;呜……轰(学飞机的叫声做动作) 乙:我说您这是干什么呢?(甲不理乙) 甲:呜……当(学火车的叫声) 乙:你这是…… 甲:咯吱……哗啦!(做支柱的动作) 乙:这人犯病了。 甲:嘀嘀……当(学汽车叫声开车撞乙) 乙:干吗往人身上撞? 甲:对不起,我正查找不安全因素哩。 乙;好吗,我当你犯病了,那刚才(学甲 样)呜……轰是怎么回事呀! 甲:那是飞机失事了。 乙:那呜……当呢? 甲:这是火车相撞了。 乙:这咯吱咯吱……哗啦啦呢? 甲:这是井下冒顶。 乙:那嘀嘀……当呢(撞甲) 甲:这是汽车掉沟里去了。 乙:我说你说点什么不好哇,干嘛说这些乱七八糟的。 甲:什么…  相似文献   

17.
盲人提灯笼     
在古代的某一个晚上,一位盲人提着灯笼在街上走着。有人问:“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回答:“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不会撞倒我。”眼下,还有个别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例如,看到他人违章不制止,总以为这是他人的事,只要自己不违章就可以了。自己不违章,固然很好,但并不等于安全工  相似文献   

18.
甲:(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 莫回头──”唉哟!乙:你怎么啦?甲:不小心把脚扎了。乙:上班怎么会把脚扎了呢?劳保皮鞋能扎穿 吗?甲:唉,我要穿的是劳保皮鞋就好啦,我穿的 拖鞋。乙:进车间穿拖鞋不是违反规定吗?甲:这你就不懂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只要你灵活掌握不就没事了吗。乙:那你这次怎么会把脚扎了呢?甲:人有错漏,马有失蹄。乙:好嘛,这位是“失蹄”。甲:我告诉你吧,别看我们车间生产环境十分 危险,上有天车来回跑,下有炉子在燃 烧,左有机器在飞转,右有成品在打包, 噪声大,温度高,一不小心要摔跤,可是 我进厂5年就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甲:你看过京剧《失街亭》吗?乙:看过,这是出三国戏,说的是诸葛亮派马 谡去镇守街亭,由于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 排,冒然行事,一意孤行,结果,一败涂 地,街亭失守。甲:你对这戏挺熟啊!乙:那是,我还演过马谡。甲:是呀?那你说看这出戏对咱们工人有什么 好处?乙:……是一种艺术享受,可以陶冶情操。甲:还有什么好处?乙:……可以开阔视野,增加历史知识。甲:还有呢?乙:还能增加军事知识。甲:还有呢?乙:不知道了。那请问你知道还有什么好处?甲:看了京剧《失街亭》,可以促进我们安全生 产,帮助我们搞好安全措施。乙:能帮助我们搞好安全措施?!嗅!那诸葛亮 …  相似文献   

20.
男人开车:成熟,老到,稳重。 女人开车:谨慎,细心,慌张。 男人开车:新手愣,老手横,不老不新俩眼瞪。 女人开车:新手晕,老手昏,不新不老没脑筋。 男人开车:喜欢速度感觉,可以违章超车,遇到警察有时还想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