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史大平 《环境保护》2013,(19):56-59
重庆正大力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下一步,将进一步突出重点,统筹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完善机制,合力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山水重庆。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14,(17):69-70
重庆市南川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与需要,南川区积极开展企业环境标准化达标工作和清洁生产审核、推动龙岩组团、南平组团规划环评工作,提升了地区服务业水平,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以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推进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清查取缔"黑作坊",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专项行动、城区噪声整治专项行动,努力创建市级安静小区、市级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村,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系列活动,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4,(18):63-64
重庆市璧山区结合环保"五大行动"与"四清四治"专项行动,积极开展生态村(社区)、生态镇街的创建工作。在机制建设方面,璧山区制定下发地区生态创建《实施方案》,各部门、各镇街制定了本单位、本辖区的创建《考核办法》。积极推进场镇、乡村的清扫保洁工作,实现污染源规范化、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全覆盖。通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解决城镇生活污水污染问题,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士霞 《环境保护》2020,48(5):52-55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体人民共同行动,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推进全民绿色行动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全民绿色行动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下一步深入推进全民绿色行动提出了完善全民绿色行动制度设计,精准有效推进全民绿色行动,运用创新思维开展生态环境宣教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叶洪岭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6):27-29,57
简介了生态城市绿地建设发展现状,分析了昆明市生态绿地建设进展情况,提出了基于环境功能昆明生态绿地建设的建议:优化生态结构,多生态单元为本底的生态系统,城乡生态系统的连通,城市生态的水网化和林网化,入湖河道下游自然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落实市委"五个决不能"要求和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以"五大环保行动"和"大美巴南"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成效显著,环境质量飞速提升。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的生活环境让群众真切触摸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脉动。  相似文献   

7.
针对济南市公园绿地、居民小区绿地和道路绿化带等3类城市绿地,评价了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济南市城市绿地土壤污染程度处于尚清洁与重度污染之间,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点位分别占44.4%、37.8%和15.6%;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依次为Hg Cd As Pb Cu Ni,Hg和Cd存在较大潜在生态风险,不同类型城市绿地Hg和Cd的潜在生态风险存在差异;土壤状况总体处于轻微和中等生态风险,个别绿地土壤处于重度生态风险,不同类型绿地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依次为居民小区绿地道路绿化带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8.
简介了生态城市绿地建设发展现状,分析了昆明市生态绿地建设进展情况,提出了基于环境功能昆明生态绿地建设的建议优化生态结构,多生态单元为本底的生态系统,城乡生态系统的连通,城市生态的水网化和林网化,入湖河道下游自然化.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的三维生态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负反馈调节功能的重要组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各种生态功能,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绿地在抗逆性和对环境的改造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可归结为绿地的三维生态特征差异所致.在对上海市区绿地生态效应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绿地三维生态特征对绿地生态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北京地区为例,运用生态资产综合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法来测算北京地区2009~2019年生态资产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而探讨对城市生态福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生态资产核算大体可分为城市森林、绿地和湿地的核算;生态资产综合指数整体下降14.73%,其中湿地和绿地降低明显;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主要以城市森林为主,其次是绿地和湿地;从生态服务类型来看,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而供给和文化服务占比较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增加,预示着城市居民的生态福祉保持着改善趋势。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加强城市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文化服务价值能力,建立城市生态系统管理部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晖雅 《环境保护》2007,(3A):74-75
博鳌镇位于风景独特的万泉河出海口处,毗邻博鳌水城和万泉河滨海旅游度假区。全镇17个村委会,175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万人,面积86平方公里。近年来,博鳌镇广泛开展“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实现城市化与生态化的协调,是当前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拟从城市绿地生态网的构成与特征入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绿地生态网建设需求,研究“三生空间”相融合,以桂林市沙河地区为案例地,通过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全面剖析与评估,结合生态网空间要素特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绿地生态网构图,最终形成一个相关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绿地生态网规划方案,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14,(21):67-68
重庆市武隆县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近年以来,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把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立县之本。生态环保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绿色崛起、富民强县"和建设"中国武隆公园"总体战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严格项目审批服务,不断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推进环保"五大行动"和"四清四治"工作,全县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14,(18):65-66
重庆市大足区以"生态立区"目标,建立总量减排、环保委员会例会制度、一票否决等考核机制。结合自身特点,重点改善区域次级河流水质,加强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设施等排污监管力度,实施山体修复工程、城乡绿化工程、土壤修复工程,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行动。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环保投入,强化全区环境监管能力,保障区域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衡阳为例,从气象学、环境工程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城区大气污染机制,探讨城市开敞空间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并针对氧源绿地、城市空气通道、大气环流、城市组团布局及绿地布局模式等问题,从生态机理上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和研究,为衡阳城市生态绿地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2014,(17):67-68
重庆市合川区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探索美丽宜居生态的城乡发展道路。合川区根据功能区的划分,结合实际,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严格项目环境准入政策,将环保工作纳入部门党政"一把手"绩效考核中。以环保"五大行动"工作任务、总量减排工作为主线,结合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策划区域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大气环境预警响应机制,改善合川区城乡环境质量,成就生态宜居之城。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2011,(3):60-63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特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十一五"环境宣传教育情况和面临的任务"十一五"期间,环境宣传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以《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引,有力地服务和配合了环保中心工作,全社会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圆满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涪陵区生态环保工作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以中央环保督察和四城同创为契机,深入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7年,将主动围绕涪陵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锁定"131"的环保工作格局,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个非常关键的目标窗口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将同时启动编制,亟须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使命与定位给出全局性、战略性、科学性的审视、研判和决策。本文立足"价值—制度—行动"框架,展开对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使命与定位的具体分析,首先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具有文明伦理价值、国家战略价值、发展质量价值、财富均衡价值、整体治理价值五重属性,进而从国家规划体系构建的制度层面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稳健与积极两种情景下的定位选择,最后从行动层面提出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体系与实施路径的构建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城市绿地生态需水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了城市绿地生态需水和生态灌溉需水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需水和生态灌溉需水的计算模型,对黄河流域4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地生态需水与生态灌溉需水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城市绿地年生态需水量为44 749.7×104m3,年生态灌溉需水量为22 783.5×104m3.约占2000年黄河流域城市市区供水总量的4.85%.其中90.2%的生态灌溉需水集中在绿地植物的生长期(4~10月份);②植物需水和生态灌溉需水表现出不同的月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异规律.月生态灌溉需水的计算结果为黄河流域城市绿地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