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研究不添加氧化剂时,高铁、亚铁盐混凝—过滤法净化低浓度As(Ⅲ)污染饮用水的可行性及对比两种铁盐除As(Ⅲ)性能差异,本试验分别从铁盐投加量、混凝最佳p H值、吸附容量、亚铁氧化去除As(Ⅲ)能力等方面,系统比较了亚铁盐和高铁盐去除As(Ⅲ)工艺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高铁盐能够有效净化低浓度含As(Ⅲ)水,其投加量不足亚铁盐的一半,且出水p H波动较小.吸附是混凝除砷过程的主要机理,随铁盐投加量增加,吸附贡献率不断增加,且高铁盐吸附除砷效率始终比亚铁盐高.高铁、亚铁盐絮凝颗粒吸附除As(Ⅲ)的平衡时间为6h,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2.445和50.865mg/mg;亚铁盐能够催化氧化进水中40%左右的As(Ⅲ),但吸附效率较差,除As(Ⅲ)效果不及高铁盐.  相似文献   

2.
X791.3 .9703450微电解亚铁盐法处理印染废水及染料废水/陶大钧…(无锡市环科所)//污染防治技术/江苏省镇江市环保局一1997,10(1)一49一51 环信X一n 论述了微电解机理;分析了影响微电解法处理效果的因素;探讨了微电解法对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列举了微电解亚铁盐法处理分散染料印染废水、硫化染料印染废水、水溶性染料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利用铁炭微电解池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时,可溶性染料脱色率约90环,C()De:去除率约70%,处理效果与pH值、温度、微电解时间有关。该法与铁盐混凝法相比,脱色效果好,生成污泥少,而且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5):61-67
蓝藻水华严重影响水环境健康和用水安全,化学絮凝法能高效去除水中藻类。该文以铁盐和亚铁盐为混凝剂、磁性藻基炭(MAB)为助凝剂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确定了铁盐的最优投配比和MAB的最佳投加量,探讨了MAB对铁盐去除水中铜绿微囊藻的助凝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铁盐最优Fe2+∶OH~-∶Fe~(3+)投配比例为2∶6∶0.3,投药量以[Fe~(2+)]计为1 mmol/L,MAB最佳投加量为30 mg/L。MAB提高了铁盐去除铜绿微囊藻及相关污染物的混凝效果,促进藻细胞与铁盐水解产物作用生成密实性更好的藻絮体沉淀物,并且具备良好磁响应性能的MAB有助于实现藻絮体的外磁场分离。水中藻细胞和MAB在混凝初期主要通过静电吸附的形式与铁盐水解产物Fex(OH)y作用,混凝中后期则主要通过无定形Fe(OH)_3的网捕卷扫作用得以沉淀去除。表征分析表明,混凝过程中铁盐水解产物与藻细胞表面活性官能团发生作用形成了新的表面基团,可推断Fex(OH)y及其高聚合体与铜绿微囊藻的胞外聚合物之间发生了共聚络合反应。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提供氧分子以外的其它电子受体时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的修复效果,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了活性污泥在供给硝酸盐、亚硝酸盐、EDTA铁盐或硝酸盐+EDTA铁盐条件下对苯的降解效果,探讨了这些电子受体对缺氧和厌氧微生物降解苯的影响以及这些电子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在供给硝酸盐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硝酸盐还原和亚硝酸盐暂时累积现象同时出现;②当供给亚硝酸盐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不明显;③在供给EDTA铁盐为电子受体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明显,亚铁盐浓度逐渐升高;④当同时供给硝酸盐和EDTA铁盐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明显.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亚硝酸盐和亚铁盐累积现象.这表明,同时供给硝酸盐和EDTA铁盐时,伴随苯的降解首先硝酸盐和铁盐还原产生亚硝酸盐和亚铁盐,随后亚硝酸盐将亚铁盐氧化为铁盐.氧化产生的铁盐又继续作为苯降解的电子受体来降解苯;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之间构成的氧化还原循环,从而促进了苯的缺氧降解和硝酸盐还原.  相似文献   

5.
铝盐铁盐的混凝机理及特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无机混凝剂为铝盐和铁盐。要了解其混凝机理必须首先了解它们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铝盐铁盐极易溶于水,其存在状态与溶液pH值有直接关系。 1 铝盐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及混凝机理当pH值小于3时,水溶液中Al~(3 )以水合铝络离子Al(H_2O)_6~(3 )的状态存在,如果pH值升高,水合铝络离子就会发生配位健离解,生成各种羟基铝离子,pH值再升高,水解逐级进行,从单核单羟基水解为单核三羟基,最终将产生氢氧化铝化学沉淀而析出,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究不同反应条件下芬顿-混凝反应与铁盐(Fe2(SO4)3)混凝反应对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EOM)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室温,pH=3,Fe2+/H2O2摩尔比为1∶1时,EOM的去除率达到最佳。Fe2+投加量为5 mmol/L时,TOC、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70%、34%。通过三维荧光(EEM)与分子量分布(HPSEC)分析表明,藻类EOM中主要成分是亲水性大分子多糖和蛋白质,其次是疏水性类腐殖酸物质。单独的铁盐混凝反应表明混凝过程促进了芬顿反应对EOM的去除,EOM中亲水性大分子量物质的去除率很大程度是由Fe2+氧化为Fe3+通过混凝过程贡献。此外,在芬顿反应处理EOM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絮体粒径受Fe2+投加量影响较大,形成的絮体粒径越小,TOC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石灰混凝沉淀法处理纺印污水滨州地区环保局李长春,孙翠玲近年来,化学方法处理纺织印染污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所用混凝剂铝盐、铁盐等价格较高,污水处理费用居高不下,过高的经济投入使治污单位的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同时也是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8.
采用石灰-铁盐法工艺处理含砷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应用较广泛、成熟,但该工艺应用于(亚)硫酸盐溶液中的砷等重金属的分离较少见。通过工艺对比,并经小型实验、中试、扩试验证,确定了采用铁盐法工艺脱除硫酸铵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并成功应用于生产,能有效去除(亚)硫酸盐溶液中的砷等重金属离子,并产出合格的硫酸铵产品。  相似文献   

9.
有色金属冶炼含砷铁酸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石灰铁盐法的基本工作原理,结合项目中酸性含砷废水中铁离子含量较高的特点,设计了三段中和—铁盐混凝法处理含砷酸性废水工艺。经三段中和后,原水中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以上,出水pH值在8.5左右,且原水中浓度较高的SO42-离子及铁被大部分去除。达到预处理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回收脱水性能及纯度都较好的石膏副产品,为企业降低了运行成本,并且防止了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去除水中的胶体颗粒,在水或废水中通常采用混凝方法。常用的混凝剂有三种:(1)铝盐:有硫酸铝、明矾及碱式氯化铝等;(2)铁盐:有硫酸亚铁和三氯化铁等;(3)高分子有机凝聚剂,其中三号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应用较多。水与人们关系密切,尤其是饮用水。  相似文献   

11.
味精生产废水絮凝沉淀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聚合硫酸铁作为絮凝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作为助凝剂,进行了味精生产废水絮凝实验研究,确定了影响其工艺条件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采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处理味精离交尾液的絮凝剂,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助凝剂,pH值的适应范围广(pH值5—10),在适宜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45.4%。采用聚合硫酸铁作为絮凝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助凝剂去除味精离交尾液中的COD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絮凝沉淀法处理电解金属锰废水,主要研究水力条件、最佳混凝剂、助凝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剂组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其最佳投加量分别为:聚合氯化铝为90 mg/L,聚丙烯酰胺为50 mg/L。当pH=9.0时,采用先无机再有机的投加混凝剂的顺序,水力条件工艺控制为先加无机混凝剂慢速搅拌1 min,再加有机助凝剂快速搅拌2 min,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PSA处理含氟矿井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聚硅酸铝混凝剂处理煤矿含氟矿井水,处理后,氟,S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8%,98.5%和96.8%,处理后的水质可用于矿井除尘或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14.
活性硅酸混凝剂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玻璃,硫酸铝为主要原料制备一定比例铝离子的活性硅酸混凝剂(简称PSAA,以下同),试验其在处理一些典型的有机废水中的混凝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铝离子的添加量及溶液最终pH值对PSAA的混凝特性影响都很大.当SiO2/Al3+(摩尔比)为1左右时,混凝效果最好;在pH4~10范围内,PSAA有着良好的混凝性能。   相似文献   

15.
混凝法在滇池蓝藻暴发期净水除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精制硫酸铝为混凝剂,L93^4正交法安排滇池蓝藻暴发期混凝沉降除藻除净水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水样pH值对蓝藻去除率有很大影响。研究确定了混凝剂除藻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法去除蓝藻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和实际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质,通过系统研究筛选混凝剂及优化混凝过程来达到高效去除污染物,以提供经济合理的水处理工艺途径.结果表明:新型药剂具有显著提高出水水质的性能,改善了沉淀后水体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提高了过滤效率.同时表现出明显优越的去除有机物能力,传统工艺TOC去除大约在9%~11%,而新型药剂则可以达到17%~20%.应用树脂分离分级对不同有机物表征的结果也得到进一步证实.原水的TTHMFP为20.98μg/L,而原有工艺为11.01μg/L,使用新药剂后仅为6.40μg/L.使用新药可以明显节约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强化混凝是去除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最佳方法之一。文章针对强化混凝技术,从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角度出发,通过混凝搅拌试验,评价了联合投加聚丙烯酰胺与聚合氯化铝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投加方式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投加助凝剂和混凝剂有利于水中CODMn及浊度的去除,且可以节省药剂用量,具有进一步试验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孚日家纺水厂出现的处理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通过设计烧杯搅拌实验,研究不同混凝剂及与助凝剂PAM联用对低浊水浊度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比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效果好,而与PAM联合使用比单独采用一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显著。从经济方面,对硫酸铝AS和氯化铁FC进行了试验分析,得出了硫酸铝AS与PAM联用,有可靠的除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亚铁盐对来自于供水水库的含藻原水二氧化氯杀藻过程中产生的无机副产物亚氯酸盐去除的效果及亚铁盐的投加量,同时考察亚铁盐在去除亚氯酸盐的过程中的除浊作用。实验结果表明,FeSO4能完全去除二氧化氯杀藻的无机副产物亚氯酸盐。FeSO4在去除亚氯酸盐的同时也与二氧化氯反应而使二氧化氯的浓度降低。FeSO4的用量是亚氯酸盐和二氧化氯与FeSO4反应的理论用量的总和。在二氧化氯预氧化杀藻与投加FeSO4的时间间隔较短的情况下,FeSO4的投加量按照初始投加量70%的二氧化氯与FeSO4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确定,此时亚氯酸盐能完全被去除。FeSO4在去除亚氯酸盐的同时具有除浊作用,在饮用水的净化中可以减少常规混凝剂的用量,当浊度为23.3 NTU或24.3 NTU时,不需再投加常规混凝剂。FeSO4的絮凝作用对除藻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PFS-PDM复合混凝剂对微污染河水的强化混凝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聚合硫酸铁(PFS)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备了复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FS-PDM),并对微污染的流溪河水源水进行了强化混凝处理,对比分析了复合混凝剂与PFS2种处理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与单独用PFS相比,用复合混凝剂处理冬季微污染流溪河水源水时,其对浊度、UV254及藻类去除能力更强;当投加量为3mg/L(以Fe计)时,PFS-PDM复合混凝剂的去浊率、除藻率和UV254去除率,分别提高22.1%、19.5%、14.9%,表现出优良的强化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