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汞在全球大气、水和土壤中的含量已增加了三倍左右。在工业区附近汞的含量更高,汞污染的不断加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报告指出,人类受汞污染伤害的途径有很多,但大多数人是因为食用了被汞污染的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在海洋中处于生物链最高层的鲨鱼、箭鱼等大型鱼类以及海豹体内的汞含量最高。联合国警告:汞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2.
汞的甲基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汞的甲基化是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并且与人类的健康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全面总结了汞的甲基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包括汞甲基化的主要场所、汞的生物甲基化过程、非生物甲基化过程以及影响汞甲基化的因素。并指出研究低纬度带(热带亚热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汞的甲基化机制及其环境生态影响对汞全球循环的贡献,是今后汞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汞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汞的急性毒性研究、生殖毒性研究、致畸毒性研究、神经毒性研究等毒理学试验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汞的临床毒性研究进展,主要内容为汞对人类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作用,并特别强调了汞对人类的肾脏毒性以及生殖毒性.最后,提出了汞中毒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燃煤电厂是自然界人为汞排放最大污染源。汞易挥发、剧毒、易积累、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明显危害。本文分析了烟气汞存在形态转化以及去除方法,并沿用王运军等人的研究成果预测了包头地区规模较大的燃煤电厂汞的排放量,得知除尘、脱硫设备联合运行是目前去除汞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土壤环境质量显著降低,影响食品安全、水源水质和空气质量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汞(Hg)作为一种全球性的重金属污染物,广泛分布于多种环境介质中,其中土壤是全球汞最大的储存库。土壤中的汞可通过多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加剧,全球土壤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然而,目前有关土壤汞污染的基础数据较为缺乏,大范围的土壤汞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相对较少,对于土壤汞污染主控因子的分析方法缺乏系统的阐述。因此,本文基于文献调研的方法,分析了全球的土壤汞污染分布特征,发现全球土壤汞污染主要集中在矿区及工业聚集区,阐述了人为因素、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因素等对土壤汞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总结了可应用于土壤汞污染主控因子分析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同时,本文对未来土壤汞污染调查和研究进行了3方面的展望,以期为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土壤汞污染问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汞消费量日益增大且污染日益严重,汞污染已影响到我国居民的健康,含汞污染物一旦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就会以食物链形式放大,危协人类的健康.利用微生物对含汞废水清除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治理途径.通过研究发现环境中的某屿微生物能利用自身的基因表达出一种汞还原酶及汞裂解酶,将环境污水中的汞离子还原成金属汞,降...  相似文献   

7.
正汞是环境中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它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富集性,在自然界中能够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高度富集和放大。更为严重的是,汞是重金属中唯一能够以气态形式长距离传输的全球污染物,即使是汞排放量极少的国家以及远离污染源的低密集人类活动地区,也可能遭受汞污  相似文献   

8.
<正> 一、前言由于环境汞污染及其对人类的危害和威胁愈益严重,现已引起世界范围的警惕和重视。“水俣病”就是汞污染所引起的疾病。因此环境中汞的检测已成为重要的环境化学检测项目之一。环境样品中汞的检测国内已广泛采用冷原子吸收法。它是将试液中汞化物,用还原剂还原成金属汞、用空气从试液  相似文献   

9.
汞的污染和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会兰 《陕西环境》2003,10(1):44-45
汞是室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有流动性。汞的用途非常广泛,但汞也严重的污染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认识和防治汞污染是非常必要的。1汞污染的来源汞污染主要来自汞矿开采、冶炼、氯碱生产、造纸、塑料等的工业三废中、及含汞农药与医药等。由于汞在常温下可以挥发,20℃时汞蒸气饱和浓度可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1000倍以上,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汞蒸气较空气重6倍,故多沉积在车间下方,并很容易被不光洁的墙壁、地面、天花板、工作台、工具及衣服所吸附,汞表面张力较大,若洒落在地面或桌面上即分散成许多小颗粒…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土壤表层汞污染等级结构与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圳市采集并分析了200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汞浓度,并利用克里格插值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土壤表层汞污染数量结构与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壤汞平均值为70.52ng/g,中值为58.82ng/g.37%的样点土壤汞浓度超过土壤背景值,5%的样点处于中度以上汞污染水平.样点的土壤汞浓度随着的高程和坡度的增加呈现出均值降低,偏差减小的变化趋势.汞污染严重的区域为南山蛇口工业区、宝安西部工业区、龙岗大工业区与东部工业区和罗湖商业区等,人类活动与城市土壤汞浓度密切相关,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工业区化石燃料燃烧、含汞废物排放、商业区长期的人类活动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汞矿区的非点源污染(NSP)问题,本研究基于土壤侵蚀模型(RUSLE)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汞矿区NSP风险评价模型(MPRAM),并应用于贵州铜仁翁曼河流域的汞矿区.土壤的检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汞含量为0.13~2365.79 mg·kg-1,高于0.07mg·kg-1的区域背景值,超过50%的区域汞含量高于33 mg·kg-1,高于建筑用地的管制标准;土壤可侵蚀性平均值为0.042 t·h·MJ-1·mm-1,表明研究区的土壤具有较强的侵蚀风险,容易发生侵蚀现象. MPRAM的结果表明,NSP污染的低风险地区的占比最高(50.24%),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下游地区;中度及以上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靠近尾矿库及汞矿废弃厂地,面临的汞污染风险更大;流域内大部分人类活动位于中高风险区域,而在人类活动中,水稻种植是主要的日常活动,一定程度影响了NSP污染的发展.模型的评价结果可为决策者对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和尾矿问题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汞矿区的非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随着科技和工农业的发展,水体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汞和砷是水体中常见的两种制毒重金属,给人类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汞和砷的检测技术成为了当前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汞和砷的检测技术的提高能更好地给人类提供健康的水资源,同时可以想办法降低水体中的汞和砷含量,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本文就原子荧光仪对汞和砷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汞和砷的检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峡中坝遗址剖面中汞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三峡中坝遗址是我国目前仅有、世界上也罕见的"通史式"遗址。它不仅蕴藏着大量的文化内涵,而且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环境演变信息。我们对遗址剖面地层中汞的含量和垂直分布变化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发现该剖面地层中汞含量高,这与遗址沉积物中硫含量高、复杂的区域地质构造条件以及频繁的人类活动有关。同时发现,汞含量在地层中呈垂直波动变化,这反映了该地区人类生产活动、气候条件、植被状况和剖面沉积物粒度大小等的影响,即与该地区人类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演变有相当关系。遗址剖面中汞的含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该地区人类活动的进程和自然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燃煤汞排放及活性炭脱汞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由此凸显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是煤炭使用大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燃煤带来的大量汞释放使大气环境日益恶化,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对此我国十分重视,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并部署了大气汞污染排放的控制及防治工作。目前,国内外对于燃煤电厂释放汞的控制技术逐渐成熟,其中利用活性炭及改性活性炭对煤炭燃烧后产生的汞进行脱除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广泛,也是各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对我国燃煤释放的汞污染现状及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在众多燃煤脱汞技术中重点回顾了活性炭及改性活性炭对燃煤电厂汞排放的控制技术及机理研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汞污染对人体有较大危害,会损伤人体的神经系统,在汞污染环境中各个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然而自然现象和人类生产生活都会扩大土壤中土污染的范围,通过对土壤污染及其危害进行分析,探究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技术,以期更好地治理土壤汞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三江平原湿地汞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植物、地表水中的总汞含量较高,表层土壤汞含量平均为88.4ng/g,高于本地区耕地土壤,并具有从上到下逐渐减少的趋势;在草根层和泥炭层土壤中,总汞含量为毛果苔草沼泽>乌拉苔草沼泽>小叶樟沼泽,与积水条件一致;湿地开垦以后总汞含量明显减少,耕地土壤在开垦初期降低速率很快。湿地植物汞含量较高,湿地水中的总汞含量春季为58.4-131.6ng/L。初步认为三江平原湿地汞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沉降,湿地是河流和水库中汞的重要来源,人类活动增强了湿地中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汞(Hg)作为1种神经毒素,它在环境中无处不在,且和人类的健康有密切关系,这主要是由于水生食物链和受污染的鱼类的生物累积的结果.在1990年第1次把汞作为1个全球污染物的国际会议上,大气中汞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就被确定并随后由Lindqvist等人尖锐地指出:即使在偏远地区的、低生产力的湖泊,鱼类也被发现含有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环境中汞污染的来源;汞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并且着重说明甲基汞对人类健康的损害状况;同时也介绍对环境中的无机汞和有机汞的监测分析方法,其中几种比较常用的甲基汞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湘黔汞矿区土壤汞的化学形态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湘黔汞矿带内典型矿区土壤为对象,基于BCR三步法和氢化发生-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研究了湘黔汞矿区土壤中汞的形态含量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汞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有机-硫化态,酸交换态和铁锰氧化态所占比例较少,各形态汞的分配系数依次为:残渣态(85.77%)>>有机-硫化态(12.44%)>>Fe-Mn氧化态(0.93%)≈酸交换态(0.86%);土壤中各形态汞含量与砂粒含量正相关,与粘粒含量负相关,并随土壤pH升高而增加;各形态汞含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垂直空间上体现为表层土壤中的含量高于亚表层土壤,水平空间上表现为随着与污染源距离的增加而含量急剧降低,并因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区域不同而差异明显.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源输入性汞污染对矿区土壤中汞的环境毒性和污染特征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控制的必要性与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汞已经成为温室气体和持久性有机物后又一引人关注的全球性化学污染物,汞污染和控制问题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新热点和前沿研究领域.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专门对全球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指出"人为活动的汞排放已经明显改变了全球汞的自然循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