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2012年3月27日,首尔核安全峰会在韩国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岀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峰会以加强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为主题,重点讨论加强核安全国家措施和国际合作.53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领导人或代表与会.,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题为《深化合作提高核安全水平》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岀,2010年首届核安全峰会以来,各国在核安全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核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
亓玲 《防灾博览》2007,(1):21-23
2007年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渔业。提醒人们关注湿地生态环境对鱼类和水产养殖的重要性,辨识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如鱼、鸟类、红树植物等。湿地日的来源:为了保护湿地,十多个国家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重要的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  相似文献   

3.
赤天 《防灾博览》2011,(2):60-61
自2010年11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部分地区麦田土壤失墒较严重,干旱现象相继露头并持续发展。中国人均水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至1/4,面对严峻的水情,尤其是近期黄准地区遭遇历史上少有的大旱,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水的宝贵,而如何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亓玲 《防灾博览》2007,(2):10-12
人类生活的地球目前大约已有46亿年.而人类的文明生活从有文字算起也有约6000年的历史.地球是人类之家,没有地球也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反之人类更应了解地球.且应爱护倍加。我们知道科学家把地球分为四个圈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他蕴藏了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并养活着地球陆地上60多亿人口和其它所有的生物。成为人类永恒的需求.那末.就目前所知道的地球各种主要资源都有那些呢?  相似文献   

5.
我们平常所取用的水资源,除了来自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之外,另有相当一部分是地下水。绝大部分的地下水来自于天上降水,当雨、雪等降到地面,一部分成为地表水流,一部分蒸发,剩下的部分则沿土壤或岩层空隙渗至地下而成为地下水。近年来由于工业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消费用水与污水产生量大增,不仅地表水常受到严重污染,而地下水危机也已日趋显现。  相似文献   

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后,“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做为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5 年,江苏省如东县地震局始终把全县重要建设工程安全性评价工作视为全年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全年共完成“安评”6项目,其中包含国家级“I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1个、省级燃气发电项目1 个,县级重大工程项目4个;完成一般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达16项。在“安评”工作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肖萍  鲁石 《防灾博览》2007,(5):10-10
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泻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本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7.5度、东经138.6度的新泻县上中越海底。本次地震是日本自1995年神户地震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导致新泻县柏崎市300余幢建筑物倒塌,公路和桥梁变形损坏,沿着海岸线的地面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16日,我国首家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多种互动技术展示公共安全教育的“海淀公共安全馆”在北京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24日,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回良玉在会上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强化服务,扎扎实实地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应对地震灾害的预报、防御、救援能力,全面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不容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环保史上记载着这样的事件:1994年7月中旬,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颖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米。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俚未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噪音对人体健康有害,这是谁也不会怀疑的事实。因此,人们想尽办法采取种种措施,千方百计来减少和消除噪音,以保障身体健康。然而,最近德国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个完全没有声响的环境, 对人的身心健康同样也会造成损害。他们的研究表明,无声环境会使人产生恐惧不安、心律失常、食欲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