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室内空气甲醛的现场快速监测技术已成为环境监测的热点研究领域,旨在为普通家庭提供室内空气甲醛现场监测方法。优化了甲醛吸收液用量、自然吸收时间及吸收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对监测方法的影响,制作了用于目测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标准比色卡,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实用,可望在普通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水中总氮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和密封消解管,实验了过硫酸钾氧化、硫酸联氨还原、重氮-偶联反应的最佳条件,讨论了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用量及硫酸联氨溶液用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从而建立了水体总氮的碱性过硫酸盐消解-分光光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在现场简便快速地测定水和废水中的总氮。  相似文献   

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铜(Ⅱ)对高锰酸钾氧化二安替比林对甲基苯基甲烷显色的强烈负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铜的高灵敏方法。检出限为0.004mg/L,铜含量mg/L与lg(0/A)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用于环境样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大气降尘中铅、锌、铜、铁等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用氢氟酸消解法对降尘进行预处理,并对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较为满意.该法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5.
应用表面活性剂消除铜,在水质硬度测定中干扰的方法,方法应用“均匀沉淀”原理,加入硫代乙酰胺使铜形成硫化铜晶形沉淀,不经分离,然后采用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联系复盖硫化铜沉淀,消除铜对硬度测定的影响,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用于电镀、化工等污染的地表水的监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和废水中亚硝酸盐氮的现场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水中亚硝酸盐氮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采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建立了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分析方法。该法与GB7493-87[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为良好,该方法可在现场简便快速测定水和废水中的亚硝酸盐氮。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新型移动监测仪器及监控系统的意义,介绍了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基于业务管理平台建设的现场自动监控系统,详细描述了自动监控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功能。对于该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测定水中Mg^2 的测试管,测定范围为0.5mg/L-2.0mg/L,该测试管适用于现场应急监测,具有快速、简便、抗干扰能力强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一种测定水中Mg2 + 的测试管 ,测定范围为 0 .5mg/L~ 2 .0mg/L。该测试管适用于现场应急监测 ,具有快速、简便、抗干扰能力强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树脂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显色载体,利用直接吸附在树脂上有色络合物-Fe(II)邻二氮菲的吸光度,借以检测水和火腿肠中铁的新方法,本法具有比原子吸收法更高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选择性,并对成络及树脂吸附条件作了较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氨氮纳氏比色法测定中减少显色剂中HgCl2、KI的含量,以聚乙烯醇做胶体稳定剂,显著提高了显色剂和显色的稳定度。以KOH和酒石酸做缓冲液,保持恒定的显色碱度,同时也隐蔽了金属离子的干扰,从而大大降低了空白吸光度和检出限。并通过一系列条件改进,使废水预处理后提高了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现场监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明确了做好现场监测质量监督的前提条件;并从现场监测人员业务水平状况、现场监测准备、现场监测仪器日常管理、现场监测工作、数据、报告审核等5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如何加强质量监督,提高现场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脱氢酶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脱氢酶活性检测的方法及其在活性污泥活性检测、细菌菌落总数检测、水质毒性检测、土壤污染等检测与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环保系统垂直改革稳步推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现状着手,分析新形势下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缺乏、现场监测过程质量管理薄弱、质量管理意识尚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应从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现场监测水平、强化考核培训力度等方面改进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精确的温室气体监测是准确估算并制定温室效应评价的依据和支撑。PICARRO (G2401)监测发现,不同材质和长度的进气管路在不同气体流速及水汽浓度下对温室气体CO2和CH4的监测浓度和总监测时间(响应时间t1+延迟时间t2+稳定时间t3)存在重要影响。实验对比结果显示,在4~12 L/min采样流速内,使用150 m和300 m铝塑管监测CO2和CH4的总监测时间均短于使用PTFE管的结果。铝塑管管长由150 m增长到300 m时,随着气体流速的提高,CO2t3增加时长由195 s缩短至57 s,而在PTFE管中由271 s缩短至61 s,针对CH4t1延长,对其t2和t3影响相对较小。随着采样流速的提高,CO2和CH4在等长铝塑管和PTFE管内的总监测时间的差异变小,CO2的差异由39%变为18%,CH4的差异由16%变为10%。CO2和CH4浓度变化不会影响其在管内的t1t2t3,管长增加时CO2t3显著长于CH4。PICAARRO的CO2水汽自动校准浓度在水汽体积分数高于2%时较标气值偏大0.25×10-6~0.30×10-6。为了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CO2时最好将水汽体积分数控制在1%以下。水汽对CH4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该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规范温室气体监测和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系统的建立进行了策划,阐述了应急监测系统及野战实验室的构成,对应急监测系统的运行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地表水采测分离现场监测引入社会化服务后面临的质量监管难点,从建立监测人员能力考核和资质管理制度、制定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完善现场采样监测质控要素和原始记录清单等3个方面讨论了采测分离模式现场监测的质控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涵盖技术人员资质能力、机构监测能力、质控样品合格率、交接样品合格率和现场质量抽查结果等5个要素的量化评估方案,并明确了各要素包含的评价指数及权重。  相似文献   

18.
创新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阐明了符合体制创新要求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提出了资质管理、行业自律等新机制,最终构建\"国家统一监管、地方监督实施、部门分工协作、单位自测申报、社会中介服务\"的新型环境监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氯离子,研究了酸度和介质及各种离子对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具有高选择性,而且操作手续简便快捷,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