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气液包裹体冷冻法是利用冷冻的方法测定气液包裹体中液体的盐度、密度以及 pH 值。藉此了解成矿溶液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和大致的成分。成矿溶液物理化学性质和成分的测定是解决矿床成因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气液包裹体冷冻法在地质科学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气液包裹体冷冻法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历史。美国的凯默洛恩(Cameron)、劳(Row)和怀斯(Weis)  相似文献   

2.
一、包裹体成分分析的意义。 我们知道,在矿物和岩石中存在的气液包裹体是作为成矿溶液的样品保存下来的。对它的研究可以推知各种地质体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而解决目前地质科学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如成矿溶液的来源及演化、矿床的成因及形成过程等。通过气液包裹体来  相似文献   

3.
通过气液包裹体均一温度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有关许多地质过程温度的有价值的资料,尤其是矿床形成温度的宝贵资料。假若压力不超过溶液平衡蒸汽压,均一化温度则一直被看作是代表气液包裹体被捕获时的真实温度。如果流体包裹体被捕获时的压力高于平衡蒸汽压,那就需要根据气液包裹体中  相似文献   

4.
一、绪论 最近十年来,在应用气液包裹体研究经济矿床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由于仪器方面的进展和对流体捕获以及重结晶的机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而包裹体研究已得到了普遍的承认而且全世界都正在广泛地用来解决矿床地质测温和地质测压问题。但是测定原生流体成分的问题仍未解决,这主要是由于缺少可用于单个包裹体测定的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在地质科学领域中,对地质体形成过程的温度、压力、成矿溶液的性质及成分等成岩成矿条件的了解,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直接牵涉到矿床、岩石的成因和工业生产上的实际应用。许多学者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对现代火山和温泉的温度、压力及介质性质的测定,矿物的共生组合及标型特征的研究,气液包裹体的研究以及矿物的人工模拟合成实  相似文献   

6.
六、气液包裹体的研究方法 为了达到测定包裹体中温度、压力、成分等因素的目的,必须根据包裹体研究的原理和假设,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在这一方面,尤其是近来无线电电子学、自动控制和各种微量测定的技术引进到包裹体研究的领域中,使方法更加正确和可靠,现在我们扼要地介绍一下包裹体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气液包裹体(fluid inclusion)是把矿化流体一直保存到现在的唯一的天然产物。近几年来,对于测定气液包裹体的充填温度和盐度,并以此推测矿液的性质和矿床生成条件的研究工作极为盛行。例如,凯利和特诺勒(Kelly 和 Turneaure,1970)对于东安弟斯(Andes)山脉的锡、钨矿床整个矿化期矿液变化的研究,以及罗德(Roedder,1971)、拉伊和索金斯(Rye 和 Sawkins  相似文献   

8.
在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中,与一般全岩或单矿物同位素和放射成因同位素研究相比,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同位素年代学和放射成因同位素研究对弄清成矿年代和矿源具有诸多优越性。一则流体包裹体大都无渗漏现象,即自形成起就保持封闭地球化学体系;二则可通过阶段加热爆裂法区分后期地质作用与早期地质作用结晶时的流体;从理论上说,凡含有包裹体的矿物,均可作为本方法研究的对象。笔者强调了进一步发展流体包裹体中同位素示踪和同位素计时研究的关键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包裹体。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本文拟介绍用显微测温法研究比利时东部一个老铅锌矿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这些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_h)分布极为复杂。一方面测出的温度离散度很大(从30℃至300℃以上),另一方面存在着好几个峰。对同一个样品来说,气-液充填系数变化也很大。我们侧重研究了能导致气液比波动的两个现象:(1)成矿溶液的沸腾,可在不均匀体系中捕获任何比例的两相流体;(2)捕获流体之后包裹体的颈缩分离。  相似文献   

10.
<正> 硫化氢是成矿溶液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为了判定具体矿床中金属搬运的实际形式,必须了解成矿热液中硫化氢的浓度值。迄今,已知对脉石矿物的气-液包裹体中硫化氢浓度的测定只作了少量工作。在等人的著作中列出了产于东外贝加尔变质云母-石墨片岩中的单矿物石英脉的石英研究结果。色谱法测定的气-液包裹体中硫化氢的浓度是10~(0.53)m(每1000克水中含9克);在 D.J.Normah(1974)的著作中,用质谱法研究了与硫化物共生的脉石矿物在离解时排出的气体,测定了这些矿物的气液包裹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其典型值为0.01—0.001m。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前言内生金矿床和其他矿床一样,其研究方法,除了经典的地质方法以外,目前行之有效的还有三种:即稳定同位素、矿物包裹体和成矿模拟试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早已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并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包裹体的研究,特别是包裹体成分和包  相似文献   

12.
<正>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流体包裹体论文在1989年7月13日下午进行报告,报告的论文共10篇,其中大部分是关于热液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热液系统化学平衡、流体的不混溶性,运用包裹体勘探地热及利用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探讨包裹体在实用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拔茅银矿为一赋存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浅成热液矿床。本文通过该矿床矿物中的气—液包裹体,S、Pb、H、O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矿物共生组合稳定存在的热力学条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的含矿性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其成矿地球化学条件和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4.
产在石灰岩中的层状铅-锌矿、萤石矿以及重晶石矿床是密西西比型层状矿床。它们不仅在美国的密西西比地区有分布,而且在欧洲、亚洲均有此种类型的矿床。它们的成因一直是地质界引起争论的问题。 作者用气液包裹体的研究方法对北美、欧洲以及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地区的铅-锌、萤石以及重晶石层状矿床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这种类型矿床成矿条件,如成矿溶液的密度、温度、运动的速度、盐度(含盐的浓度)和成分的丰富资料,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矿床中流体包裹体是我们唯一可得到的矿化流体的样品。它为矿化流体的温度、压力条件、化学组成、水的起因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由于矿床形成条件,不仅以成因论,而且从作为矿床探测指南的矿山地质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对各种类型的矿床积极地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摘选登     
<正> 葡萄牙帕纳斯凯拉锡-钨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W.C.Kelly,R.O.Rye;Econ.Geol.,1979,Vol.74,No8,pp.1721—1822(英文)。 帕纳斯凯拉锡-钨矿床是西欧钨的主要来源,另外作为与深成岩伴生的海西期热液锡-钨矿化的重要实例,它也具有很大的地质意义。为了简述矿床的特点和成因,从矿物学,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和其他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金厂沟金矿为一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 ,产于华北地台北缘柳河地堑中。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隐爆角砾岩筒关系密切。矿体受环状断裂和放射状断裂控制 ,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包裹体以气液相包裹体为主 ,成矿温度为 2 0 6~ 398℃ ,盐度为 5 .7~ 11.5wt%NaCl。该矿床为次火山作用期后热液交代形成的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构造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包裹体的形态特征、均一温度、氢、氧同位素及包裹体气液成分的变化规律与构造形变的关系,认识到可从包裹体研究认识构造岩流体的演变规律,从而更进一步地认识构造活动中的地球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矿床地质学及其对矿产勘探的影响》一书为Richard Edwards和Keith Atkinson合著,1986年由美国纽约Chapman and Hall出版,计466页。该书旨在研究矿床地质背景的实际意义和特殊矿床类型的成因模式,介绍业已证明是最为有效的勘探方法。在讨论矿床成因模式时,着重评价有关模式在决定勘探方案中的重要意义。该书所介绍的矿床主要是北美、澳大利亚、非洲和西欧的一些重要矿床,其中许多矿床目前正在开采或处于最后评价阶段。该书共分十一章:  相似文献   

20.
引言 矿物中气液包裹体的研究可使之测定特定地质时期中的压力、温度等某些物理参数,并且这也是了解这个特定时期中出现的溶液化学参数的唯一方法。 随着这种研究的进展,需要了解包裹体中组分的详细化学平衡情况,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显微测温法、矿物压碎法、紫外萤光法等第一组方法可以得出定性和半定量的结果,那末,溶液的离子分析法或气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