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厨房的主要空气污染源和污染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厨房内空气污染状况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了治理污染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厨房油烟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扬 《环境科技》1995,15(5):47-51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测定了厨房油烟中有机物的成分。通过模拟实验,将高低温油烟中有机物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实地采样,对于典型厨房环境中的油烟污染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煤矿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对厨房使用燃气所产生的污染,提出采用烟道井和排烟罩,减少厨房油烟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室内废气污染:一个被众人忽视的危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合物理,化学,空气动力学对造成中国居室,厨房污染的主源-油烟雾,燃气废气流场的形成和扩展;对现吸油烟机排污的缺陷作了定性定量的初探。  相似文献   

5.
V关于住宅厨房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的国家还研制了厨房的排烟机械。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对此开始注意,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消除或缓解我们现面临的住宅厨房污染问题,改善住宅空气质量,最根本的办法是减少污染物的发生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对燃  相似文献   

6.
厨房燃煤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厨房排风扇使SO_2、NO_2、CO及颗粒物浓度平均下降50%~80%,能有效地减除燃煤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实验表明,采用排风扇减污时,暴露于厨房的大鼠肺巨噬细胞内的尘含量,和血中HbCO含量,明显降低,而较敏感的免疫指标——大鼠肺巨噬细胞Fc受体功能,则明显提高。因此,排风扇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厨房减污装置。  相似文献   

7.
拉萨市餐馆厨房内空气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8月对拉萨市4个餐馆厨房内细颗粒(PM2.5)和CO的浓度进行监测,以认识2种污染物的污染水平、日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采集气溶胶样品,以分析颗粒物中有毒元素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厨房1~4内的ρ(PM2.5)的平均值分别为0.356,2.045,1.387和0.191 mg/m3,φ(CO)的平均值分别为20.600×10-6,142.900×10-6,9.200×10-6和7.800×10-6,藏式餐馆厨房内的φ(CO)明显高于汉式餐馆厨房;厨房内的ρ(PM2.5),φ(CO)和φ(CO2)的日变化具有一致性,且污染物浓度峰值与就餐活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厨房内气溶胶中的ρ(Cu),ρ(Zn),ρ(Cd),ρ(As),ρ(Pb)和ρ(Bi)等很高,均高于室外空气,且藏式餐馆厨房高于汉式餐馆,其中ρ(Cu)最高,在藏、汉式餐馆的厨房内分别高达5.684和2.081 μg/m3,分别是室外的236和111倍,这可能是液化气炉子铜质出气口在高温下的损耗所致.   相似文献   

8.
李清治 《环境》1996,(8):7-7
谈到室内污染防治,千万不要忘了厨房那块天地。厨房虽小,但污染却很重。经常下厨的妈妈、奶奶、以及那些男性炒手们,你们在动手做饭做菜时,一定要注意卫生,防止污染,多多保重。  相似文献   

9.
<正> 一、问题的提出人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二以上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有些人群如老年人、体弱多病的人和婴儿几乎全部时间都在室内,因此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十分重要。70年代初,国外就开始重视室内空气污染的监测,发现室内空气中某些污染物质浓度甚至比室外高。1982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标准所对北京地区住宅厨房所做的实地监测数据表明:各类燃料在厨房内燃烧及炊事活动所产生的CO和NO_x浓度值分别高出室外最高浓度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8,(2):96-97
提到污梁、环保,人们想到的便是工厂、街道,而很少有人想到家庭。其实人的一生大约有2/3的时间在家里度过。据资料显示:粉尘,毒气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在居民的家中,厨房与居室内的空气污染有时要比一般情况下的室外污染高十几倍,上百倍甚至几千倍。  相似文献   

11.
结合目前国内一些餐厨废弃物管理比较成功的城市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在分析扬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细化有关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确定餐厨废弃物管理模式、规划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企业、取缔非法经营餐厨废弃物企业以及营造餐厨废弃物规范化处理的氛围等方面,阐述了扬州市餐厨废弃物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传统饮食业厨房采用混合通风技术,存在室内油烟污染严重、室内温度高、气流组织不合理、负荷波动大的特点。文章首次将置换通风技术的独特通风原理引入到饮食业厨房设计中。介绍了置换通风的原理。通过与传统混合通风技术的比较,分析得出置换通风能够改善饮食业厨房工作区域的气流分布形式、降低室内尤其是人员呼吸区的温度及污染物浓度、减少厨房室内的计算负荷、增大通风效率以及换气效率,从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同时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3.
提高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甲烷产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垃圾性质(底物、颗粒尺寸)、工艺条件(温度、pH值、搅拌、加入金属、载体)、工艺流程(增加预处理、消化气回流)等方面,概述了在厨余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中,提高甲烷产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餐饮废弃物的特点,处理不当污染环境,探讨餐饮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方式,并提出了针对餐饮业废弃物的环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分析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恶臭污染已成为生活垃圾堆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大类粗分后的厨余垃圾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嗅觉测定法和GC-MS分析了不同阶段堆肥尾气的臭气浓度和恶臭化合物的种类及其排放浓度,并对不同堆肥阶段臭气浓度和恶臭物质排放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共检测到43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含硫臭气物质5种,烃类化合物22种,芳香烃类化合物11种,其它物质5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硫化氢、甲硫醇、1,3-二甲基苯和邻二甲苯与臭气浓度极显著相关(P<0.01),二甲二硫和对二甲苯与臭气浓度显著相关(P<0.05),因此在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要对这6种臭气物质进行重点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贵州农村冬季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室内外PM_(2.5)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农村家庭冬季不同燃料燃烧产生的室内外PM2.5污染状况及其产生与变化规律,2011年11月~2012年2月间选择燃煤村寨水城县A村、烧柴村寨从江县B村和沼气推广示范村寨贵阳市乌当区C村各1户,每户设置厨房、卧室和室外3个监测点,进行连续5天PM2.5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的监测。结果表明:贵州农村室内因冬季燃烧不同燃料,产生的PM2.5浓度水平差异较大,但3户室内外空气中PM2.5的浓度大部分高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日均浓度限值75μg/m3,其中燃煤的A村室内PM2.5的浓度水平最高;厨房PM2.5的浓度,燃煤的家庭>燃柴的家庭>燃沼气的家庭,表明沼气是相对最为清洁的能源;而厨房与卧室相比,燃煤家庭和燃柴家庭厨房PM2.5平均小时浓度均高于卧室的PM2.5平均小时浓度,表明厨房应是室内主要的因燃料引起的环境空气污染区域;B村室外环境空气中PM2.5日均浓度高于其卧室中PM2.5日均浓度,表明除燃料燃烧本身引起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外,改善室外环境空气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张韩  李晖  韦萍 《环境工程》2012,(Z2):258-261,282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方式有粉碎直排、填埋处理、焚烧、堆肥处理、饲料化处理、生物发酵制氢、厌氧消化产甲烷、发酵产酒精等。分析其不足之处并突出能源化处理对环境影响小,应用前景广阔。此外,利用厨余垃圾制取乳酸,进而合成生物降解性塑料(聚乳酸)的技术,可为治理困扰人类的"白色污染"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餐饮业油烟污染及其防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餐饮业油烟的污染现状,危害及治理技术的应用,依据餐饮业厨房通风排烟设计提出治理技术完善的净化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厨房油烟污染物来源、组成及危害,介绍了运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矿物法及复合法净化油烟污染物的应用情况,提出复合净化是油烟净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H2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制备清洁能源,是一种理想的有机固废处理处置技术。通过4因素5水平正交设计的批式实验及产氢动力学,探究餐厨垃圾C/N、混合体系C/N、含水率、初始pH值4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对中温条件下污泥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产H2的影响。极差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要因素对联合厌氧发酵产H2结果影响较明显,而餐厨垃圾C/N和混合体系C/N的交互作用对产H2结果的影响不显著。不考虑交互作用,以比氢气产量为产H2效能主要表征指标,最终确定餐厨垃圾C/N为20,联合发酵体系C/N为10,初始pH值为7,含水率为90%时,产H2效能最佳,此时的累积产氢量为1499.6 mL,比氢气产量为140.96 mL H2/g DS,最大产氢速率为21.73 mL H2/h,最大H2浓度为55.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