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关于有机物在各种矿床形成中所起的作用,В.И.Вернадский、Н.М.Страхов、А.П.Виноградов、В.И.Данчев、Т.Шн-ейдерхен、В.Γарлик、Ш.Девис、В.А.Иарсеев、Д.И.Лавлов、В.М.Попов、В.В.Попов、Л.Ф.Наркелюн、Е.В.Рож-кова、Н.А.Созинов和О.В.Щербак等曾以铀、铅和锌、铜、金及某些其他元素的矿床为例多次指出过。产于“黑色页岩层”中的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具有特殊意义,而作为“黑色页岩层”基础的则是各种含碳建造;这些由不同地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后成作用和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根据文献及作者本人的有关铝土矿化学成分的资料(А.В.Зильберминд,В.А.Скроп-ыщев,1977;Теняков,1980等)分析表明,目前在这种地质体的成分中,在一定精度上确定了57个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当然,这些资料是几十年中不断积累的;所得的平均指数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有关试图利用游离气体中稀有组分(氩、氦和氮等)的浓度来研究成气作用的深度、规模和热力学条件的文章,已有大量发表。早在1950年,А.Л.Козлов就提出了根据游离气体带中氩的含量确定地层压力值的方法。近年来,这一方法已用于研究普林库洼地和西西伯利亚北部游离气体带的形成条件。А.С.Панченко(1976)提出,根据氦和氩的比值可确定出成气作用的深度。ф.СРабан(1970)研究了根据天然气中氦的含量来评价天然气预测储量的方法。不久,В.А.Терешенко  相似文献   

4.
<正> Р.М.Талипов和В.А.Талалов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查明,在西乌兹别克斯坦的金矿床、多金属矿床和含铜黄铁矿矿床中,有圈出掩覆矿带的可能性,但对钨矿床的研究程度较差。还应指出,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还完全不清楚。近几年来,在西乌兹别克的克齐尔库姆地区发现了新的网脉型钨矿床。由于这种矿床出  相似文献   

5.
<正> Т.И.фролова和А.В.Γущин进行了岩石学研究和计算,综合了大量文献资料,从而对地球深部玄武岩岩浆形成的条件得出结论。当某种类型玄武岩形成时,岩浆中是否存在水和其他挥发组分起着根本的作用。这一因素同岩浆熔融深度,岩浆在形成处和沿其运动的道路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强度一起,决定着由地球深部到达地表的各种各样的火山岩。  相似文献   

6.
<正> 必须深入地研究矿床的现代地质工业分类是一项极其迫切的任务,这一任务关系到金属矿床局部预测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快对金属矿床进行地质经济的评价。В.М.Крейтер和В.И.Красников提出的矿床工业分类原则,近年来在В.В.Ларичкин(锡)、В.П.Федорчук(汞和锑)、Е.М.Некрасов等(金)的著作中得到了发展。我们采用了В.И.Красников的定义:矿床的地质工业类型是指一组在地质上属同一类型的矿床,这些矿床表明自己在世界和国内的实际应用中是该类矿物原料的真正供应者,研究了适用于金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利用汞作为各种热液矿床找矿标志的想法是А.А.Сауков(1946)提出並首先使其变为现实的。关于利用植物中的汞作为汞和锑-汞矿化标志的可能性是由Е.Ф.Зпштейн(1948)确定的,並为以后的研究所证实。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效率地测定生物体内微量汞的方法,汞-生物地球化学法的实际应用一直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8.
<正> 只是在最近才逐渐查明热液-沉积硫化物的成矿作用在内生金属矿床成因中所起的作用。自从C.Ofsedahl(1958)和В.И.Смирнов(1960)首次把主要组成黄铁矿矿床的硫化物矿石划分为同生沉积成因以来,这种矿石日益引起广大地质界的注意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Н.С.Скрипченко(1963)首先注意到热液-沉积成矿作用与交代成矿作用在地球化学上的根本区别。后来,由于В.И.Смирнов  相似文献   

9.
银川活动断层卫星遥感图像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地表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ENVISAT ASAR)和光谱信息丰富的常规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7 ETM)作为主要数据源,综合了雷达遥感与光学遥感的成像优势,利用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处理与多源遥感信息融合突出了银川研究区的活动断裂遥感影像特征。根据活动断层遥感解译标志,共解译出8条主要活动断层,分别为银川-平罗断裂、芦花台断裂、镇北堡断裂、黄河-灵武断裂、贺兰山东麓断裂带、黎家新庄-南泉子断裂、三关口断裂与青铜峡断裂,并对其影像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详细分析。银川活动断裂的解译分析为该地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地震活动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生物圈这个术语是地质学家E.Suess在1875年首先提出来的。以后,生物化学家В.Н.Верн-адский对生物圈范围的理解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他认为,生物圈是生活物质及其生命活动的产物所集中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划分出若干个地理圈,即包括平流层的下层、整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各地火山岩内的上地幔和下部地壳捕虏体中,已辨认出三种不同的宏观断裂:(1)节理——未被结晶岩浆产物占据的张性断裂;(2)岩墙——被镁铁质岩浆结晶形成的辉石岩、辉长岩或富含水矿物岩石占据的张性断裂;(3)断层——表现出剪切位移的表面痕迹的、未被充填的剪切断裂。除了捕虏体内的断裂外,捕虏体通常具多边形或多面体状,这种形状体现了捕虏体加入把它们带到地表的主岩浆内时所利用的断裂。这种种断裂的形成被认为是由于受岩浆流体的压力和周围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断裂组和穿切关系的存在表明,有岩浆充填的断裂和无充填的断裂可能是同期生成的,而且局部应力场可能随时间变化,导致重复出现幕式断裂。这些观测结果,使人们对地幔中深部断裂作用的特性和流体-橄榄岩相互作用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们认为,未被充填的断裂是被从上升到正在形成中的岩墙顶部的岩浆释放出的挥发性流体打开的。这些挥发性流体很重要,一是因为它们的粘度低,能快速地把流体压力传递到岩墙和断层的两端,二是因为它们能降低扩展宏观裂隙和在先存断裂中滑动所需的能量和构造应力。在夏威夷火山活动中心之下20—65km深处发生的地幔地震,对应于这样一个深度区间,据推测,那里的富CO_2流体是从正在上升中的玄武质岩浆中释放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地球化学文献中都把热液体系pH的变化看作为矿物质沉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迄今为止,论及直接研究pH值对一系列金属矿物(其中包括自然金)的沉淀和成分产生影响的著作为数有限。有关自然金的成色与热液pH值关系的最早资料曾在Mackay(1944)的著作中得到过引证。后来,В.В.Щерб-  相似文献   

13.
<正> В.И.Смирнов和М.Б.Бородаевский等的研究表明,黄铁矿省矿床的现今面貌是由热液交代作用和热液-沉积作用相互造成的成矿物质的堆积所决定的。被研究矿床在成因上属于有争议的类型。В.П.Дмитриев等发展了矿床硫化物矿石属  相似文献   

14.
<正> А.С.Бажов和Е.А.Соколова(1977)提出过在同一份样品中用二苯硫脲萃取分离后测定金、银含量(10~(-5)—10~(-4))的原子吸收方法。但是为了满足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需要,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制定出可以同时测定金、银克拉克含量(10~(-7)—10~(-8)%)的快速原子吸收方法。这一问题是有可能顺利解决的,因为一方面最近获得了关于焙烧分析样品时银无明显损失的资料,另一方面是有了与二苯脲不同的有效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渭河盆地断裂系统走滑切错关系,将渭河盆地断裂系统分解为五种断裂运动学体制。第一种是东西向左行走滑运动体制,是秦岭走滑向北的逐级传递,也是导致渭河盆地扩展的重要模式;第二种是北西-南东走滑系是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相对运动体制,可能和鄂尔多斯盆地的挤压蠕散有关系;第三种是口镇右行,六盘山挤压运动体制,可能代表了六盘山造山导致的鄂尔多斯地块相对东移甚至旋转;第四种是东秦岭的南北挤压运动体制,和川东北向秦岭的挤压有关系,导致秦岭北缘断裂的强烈弯折,并维持了华山、崤山的相对隆升状态;第五种是中秦岭动力楔挤压运动,和目前的GPS数据反映的规律一致,代表了目前的渭河盆地整体上呈现挤压汇聚状态。这五种运动学体制可以轮流发生在渭河盆地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体制"轮流值班"的态势,多种运动学机制和动力学模式可以"轮流值班"、"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许多研究者通过对变质黑色片岩层中金矿床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金矿床是由原始沉积岩变质而成的。这一点已为下述事实所证实:这些黑色片岩中的金矿床主要产于变质程度达绿片岩相(据А.А.Маракушев资料,从泥质片岩相到云母片岩相)的变泥岩  相似文献   

17.
<正> 有关花岗岩类造岩矿物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含量的最早资料是我们在十多年前发表的(В.В.Ляхович,1973),然而迄今为止又积累了新的分析资料,这就使以前的资料更为详尽。本文援引了根据比以前更多的大量(4115个)测定结果而计算出来的角闪石中稀有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新资料一部分引自文献资料(1995个测定结果);另一部分(2120个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似玄武岩和花岗岩类岩浆分异过程中金的行为的报道极为有限。对此问题有过简单评述(А.Ф.Коробейников,1981,1983)。岩浆成因金矿床形成的现代理论认为,金可能是被侵入体的流体相带出。金在后期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不同尺度的小波变换的细节信号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小波变换分解的细节信号显示出不同的时变特征.当尺度为1时,日均值的细节信号主要为噪声;尺度为2、4时,日均值细节信号主要为非平稳信号;尺度为5、6时,细节信号主要为平稳周期信号;2)每月观测一次和每4月观测一次的跨断层形变资料在尺度为3时的细节信号有较好的年周期特征;3)关中地区垂直形变小波处理结果与测点附近200km左右范围内的中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口镇-关山断裂2005年最新资料显示异常,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是由于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在龙门山断裂集中释放.北川位于龙门山断裂的北段,野外考察结果表明,在主断裂方向北川县城可观测到两条断裂,并且产生了明显的地表破裂,走向均为北东30°~50°,主断裂方向地表破裂约10 km,具有明显挤压逆断层特征,上盘以60°~80°高角度向北东逆冲,断层垂直位移量3~4m,水平位移量0~2 m.主断裂的地表破裂集中位于两个地层的不整合面上,上盘为寒武系细砂岩、砂页岩,下盘为泥盆系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另外在北川县城北部发现次级断裂一条,走向北西30°,地表破裂长度约4 km,表现为正断层特征.这些破裂都直接或间接受地下深部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