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地表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对pH值及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论述了水质富营养化后藻类生长对pH值及DO的影响,并对pH的变化给出了定量公式,对水中藻类的生长给出了pH限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连云港市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掌握了连云港市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情况及氮磷在土壤中的转化机制,监测分析了水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氮磷对水环境的影响途径,提出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氮磷对水体环境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地表水监测分析中对Cr6 测定方法的改进,通过活性炭吸附预处理后的水样消除水样中色度的干扰,并对活性炭的用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活性炭的用量,以及对显色剂的改进.对基层监测站Cr6 测定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参照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规定》,在厦门市区开展了放射性污染源调查,对厦门市放射性污染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各类放射性污染源的环境影响作出评估,对放射性污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厦门市放射性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底泥中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自动索氏提取法对底泥进行预处理,并用GC-MS方法对水源地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测定,检出了多种有机污染物,这对加强环境管理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乌鲁木齐市地下水进行了分区取样 ,对氮的分布形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统计计算及分析 ,对成因进行了推断 ,得出初步结论 :人口密集区氮的含量与大气污染及人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国内、国际细颗粒物比对监测工作的概况,对南通市细颗粒物比对监测工作进行了分析,对目前细颗物比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细颗粒物污染状况对数据有效性的影响,以及温、湿度对自动监测数据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依据《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本文对标准中规定的四类化学物质共19项监测指标就其种类、来源、特点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对如何监测进行了说明,并对预防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领域拓展方向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环境监测市场背景与走向,提出环境监测站应向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督监测,快速应急监测和事故仲裁监测,规划及建设项目环评现状、竣工验收、施工期与回顾性监测,排污收费总量监测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仪监测检定,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监测,环保产品性能及环保产品认定监测,室内环境与装饰装修材料监测,食品安全检测,以及环保体系认证监测领域拓展,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政府考核体制、监测网络管理、监测能力水平、监测质量管理、自动监控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环境监测数据可信度的原因,提出通过改变监测体系、政府考核体制、监测网络优化、改变监测机构的体制和性质、加大监测能力建设、强化监测规范化建设、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飞行"检查力度、加快现场监测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建设,建立监测数据可信度评估体系等手段来保证其准确、可靠,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污染场地含水层监测现状与技术研发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我国污染场地含水层监测现状和污染场地环境管理需求,指出我国污染场地含水层监测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我国污染场地含水层监测技术研发趋势.当前,我国污染场地含水层监测主要以地下水监测为主,且监测仪器设备简陋陈旧、技术手段落后,不能满足数量日益增长的污染场地环境管理需求,急需发展一批新型、高效、经济、实用的监测技术和监测...  相似文献   

14.
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定义和目的,介绍了构成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6个子网,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网、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和锰三角地区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目前该网络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技术体系、扩大监测网覆盖面、扩展监测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谈加强环境现场监测规范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环境现场监测存在的质控体系不够完善,监测人员不够专业,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实现环境现场监测规范化建设,应从完善现场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入手,加强监测队伍、监测装备、现场监测管理制度建设,改进和提高现场监测技术,以此满足和适应环保新形势对环境现场监测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开展大气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大尺度监测对于臭氧污染的联防联控有重要意义。欧洲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展VOCs大尺度监测,而中国自2018年才开始建设全国性的VOCs监测网络,目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通过总结欧洲VOCs大尺度监测的发展历程、监测指标、质量保证及监测结果等,对中国VOCs监测提出建议:开展VOCs监测的顶层设计,对全国VOCs监测进行统一科学规划,保持VOCs监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通过科学方法筛选优化VOCs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统一的监测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优先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将VOCs监测与现有的大气常规六参数常规监测网、颗粒物组分监测网等其他大气监测网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综合而丰富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同时满足业务和科研需求。  相似文献   

17.
企业环境监测工作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从监测对象、监测项目、监测职能、监测手段、监测信息处理等方面论述了强化企业环境监测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近40年来江苏省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正朝着监测对象不断完善、监测频次渐趋合理、监测指标全面覆盖的方向发展。指出,监测能力建设滞后于管理需求、重复监测影响管理决策、冗余监测增加工作负荷、监测点位设置缺乏针对性是当前江苏省水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监测系统能力建设、建立水质监测权威性、提高水质监测效能、提升数据研判能力的水环境质量监测建议,为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9.
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版)中对环境监测的总体要求,指出了目前环境监测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面对新型环境问题监测滞后、监测基本制度尚不完善、全过程监管出现真空区、法律责任追究软弱乏力、环境监管监测信息封闭、社会监测力量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应构建现代监测管理制度,加快监测信息主动公开,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充分依靠社会监测力量,推进以人为本环境监测,细化监测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关于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督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督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出,目前我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部分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断面)设置欠科学合理,环境质量监测仪器与监测方法不统一,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不强,监测能力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测数据的质量缺乏保障,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力度和水平不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提出,环境质量监测督查不仅能为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又是对实现环境监测历史性转型开展的有益探索,各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加强工作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