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点源预测模型软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计算各种大气扩散模式下的地面污染浓度,然后据此结果作出评价.为方便气象资料的整理和大气扩散的计算,因此使用Matlab软件,编制这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点源预测模型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2.
应用加拿大COSPEV V型相关光谱仪遥测高架源烟羽SO2浓度剖面,测定烟羽高度处的风向,对Eulerian平均剖面数据处理及计算σy进行了探讨,并用以验证Briggs模式,为实测大气扩散参数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同时使用三种方法对100米和43米烟囱的烟云进行实验工作。照像法和激光雷达法对上述的两座烟囱的烟云进行探测,在附近还利用等容气球法求出大气扩散参数。文章对比了照像法和激光雷达法实测大气扩散规律的近似性和三种方法所测得的大气扩散参数。  相似文献   

4.
杭州半山工业区污染气象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1986年12月和1987年5月边界层观测的风、温资料及杭州市历史气象资料,初步探讨了半山工业区污染气象条件及特征。并用平衡气球(标记粒子)方法进行了大气扩散试验,获得了半山工业区不稳定、中性、稳定三类层结的大气扩散参数。这些结果对环境治理及环境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楠  王文勇 《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837-1840
为更准确地预测狭长交叉山谷中大气污染物浓度,利用高斯山谷扩散模式和美国Earth Technology Incorporat-ed公司研究的中尺度空气质量扩散模型CALPUFF对某山谷工业园区所在的狭长山谷中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了计算。计算中,CALPUFF模型考虑了山谷中地表地形的变化,融入了诊断风场模块CALMET。...  相似文献   

6.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可以模拟不同尺度、气象、地形条件下工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与扩散特征,为大气监测、城市环境规划和空气质量预报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归纳了目前广泛应用于模拟工业污染物扩散的模式,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些模式的主要应用研究进展,比较了各模式在应用上的优缺点,并对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海岸地区热力内边界层(TIBL)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具有重要影响。选取杭州湾地区某区域为模拟区,采用一个TIBL高度的简单计算模式模拟模拟区的TIBL高度,将其耦合到空气质量模式AERMOD中,并对AERMOD的相关模块和参数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再分别利用原AERMOD和改进后的AERMOD,模拟了不同污染源情景下的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由于TIBL对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空间的限制,大气污染物的地面最大浓度有所升高,地面浓度的高值区范围也有所增加,具体影响特征取决于污染源与TIBL的相对高度以及污染源距离海岸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近年来不同地区对不同环境下大气超细颗粒物的观测和扩散模拟研究进展。大量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大气超细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组成特征、形成和成长的特性因观测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受气象因素和局部污染源的影响很大;其来源主要包括固定、移动燃烧源的直接排放和大气中颗粒成核现象,前一种来源一般是局部的,而后一种来源则是区域性的。目前,大多数关于大气超细颗粒物扩散的模拟研究都是针对其质量浓度的,对其数浓度扩散的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范围(机动车排放烟云的研究方面),在城市区域范围上的研究和应用还很少。最后,探讨和展望了大气超细颗粒物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一、概况小浦地区位于浙西北滨湖平原向丘陵山区过渡地带。该地区西北部为丘陵山地,合溪涧穿过其中,由西北流向小浦;东南部则为滨湖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小浦镇东距太湖约15千米。为了进行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在小浦地区用平衡球探测,研究当地大气扩散特征。 1986年12月17日至26日,在小浦释放平衡  相似文献   

10.
高架连续点源污染物排放落地浓度是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由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明显受气象条件尤其是风速的影响,而现有预测模型中对于风速的取值都是按经验值来确定的。通过分析在不同气象和烟源条件下,平均风速的计算方法对烟羽抬升高度以及最大落地浓度产生的影响,与实测值相比较确定了风速取值的合理方法,缩小了预测偏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发展,预测模式的验证显得越来越有必要。但一般项目无条件采用风洞模拟或释放示踪剂等方法进行验证。本文介绍在污染源、定点环境大气(水)质量和气象(水文)条件同步实测的前题下,采用计算法和增量计算法验证大气和水环境浓度预测模式。然后筛选出预测与实测浓度间的相关系数在0.7以上,适用于评价项目性质及其所在地气象、水文、地形等因素的预测模式。因而提高了拟建项目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2.
AERMOD在国内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例验证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ERMOD是美国环保局推出的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它由AERMET(气象数据预处理器)、AERMAP(地形数据预处理器)和AERMOD(大气扩散模型)3部分组成.结合宁波市北仑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对该模式系统进行模式验证,并应用于实际预测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在采用适当的模型参数时,该系统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SO2、NO2日均最高浓度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64.3%和85.7%.最后结合实际预测评价工作,提出AERMOD模式系统在国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  相似文献   

13.
大气污染事故预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城市突发性的大气污染事故,对大气扩散模型的图形技术进行开发研究。介绍了设计的总体结构;详细叙述了数学模型的建立、编程语言及其关键技术。该技术能模拟显示化学品泄漏后的大气污染扩散范围,为应急反应科学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4.
大气污染物等浓度曲线画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污染物等浓度曲线的画法,可用于绘制任意接近的等浓度曲线而不会相交或相切,运算量较小且与图形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现行大气导则推荐预测模式的不足及修订版大气导则推荐模式AERMOD与ADMS的特点,并分析了不同推荐模式的功能及适用范围.以美国环境保护署两个试验场(Clifty Creek(简单地形)和Epri Bowline(建筑物下洗))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分别用修订版大气导则推荐模式AERMOD与ADMS及现行大气导则推荐模式计算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及年均浓度,并采用统计法(最大值比较法、高端值比较法、相对偏差比较法)和图形法(Q-Q对比图)进行模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简单地形下,3种预测模式小时浓度预测精度接近,修订版大气导则推荐模式在可靠性上要优于现行大气导则推荐模式;在考虑建筑物下洗的复杂条件下,AERMOD、ADMS模式的预测结果普遍比现行大气导则推荐模式要好;现行大气导则推荐模式无法应用于计算建筑物下洗的模拟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烟气中含有铅等污染物,经过大气扩散后通过沉降作用在土壤累积。以上海某生活垃圾焚烧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ERMOD模型探讨烟气中的铅在大气中的扩散分布规律,采用沉积模型研究铅的土壤沉积规律,并通过IEUBK模型评估了垃圾焚烧厂对周围儿童最大可产生的血铅浓度几何均数值。结果表明,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烟气中铅的落地质量浓度最大值位于排放源的东南方向,距离排放源1 338m处,为0.017μg/m~3,远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限值0.5μg/m~3。使用IEUBK模拟得到此暴露场景对周边儿童产生的血铅质量浓度几何均数值为6.63μg/L,低于开始产生不良影响的风险阈值100μg/L。进一步结合土壤污染累积模型计算得到,当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30a时,对周边土壤的最大铅累积量为7.6μg/kg,远小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筛选值800mg/kg。将土壤铅暴露纳入评价范围后,儿童体内的血铅质量浓度几何均数值仍为6.63μg/L。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城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不断增加,同时大气污染源的排放方式和排放状态也与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热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排放方式的出现,对常规应用的稳态远距离以统计学为基础理论的高斯大气预测方法提出了挑战。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大气污染物预测模式——德国模式在烟塔合一排放方式的预测上存在着许多关键性问题,如大风下洗条件下,冷却塔附近空腔区的大小和范围、空腔区污染物最高地面浓度等无法给出准确的预测结果。为准确预测烟塔合一排放方式的大气污染物扩散情况,采用一种新的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预测模式——数值风洞模型进行模拟预测研究,预测结果表明,在烟塔合一排放方式下,大气污染物最高地面浓度随风速增加而增加,同时在冷却塔下风向存在负压区,污染物在该区域高浓度聚集。且在夏季6.0m/s风速下,冷却塔下风向最高地面浓度出现峰值,属于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数值风洞模型可利用图形化手段实现对空腔区产生、变化、破碎至再生成的全过程描述,从而建立了一种大气污染预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对高架点源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值方法对城市中高架点源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在计算区域内建立了三维数学模型,并将拉格朗日法描述的颗粒轨道模型耦合到风场。本研究计算了地面风速为3 m/s时的大气流场,并模拟研究了该风场条件下气体污染物的扩散和固体颗粒污染物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模拟结果,给出了高架点源中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和固体颗粒污染物运动轨迹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主城区大气重污染形势的激光雷达探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月12日-26日,利用大气超级站ALS300型激光雷达对重庆主城区大气进行了连续探测,分析了重污染形势期间的大气扩散条件及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等探测结果。分析表明,大气层结持续稳定,扩散条件差使得大气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大气能见度持续恶化;大气重污染期间PBL高度较低,平均为320~350m;大气颗粒物污染带处于100~400m高度范围;全国范围内异常的大气环流形势和重庆主城区独特的地形、气候特征是造成持续大气重污染形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我国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概况。阐明了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表征研究,包括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环境化学行为;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归宿的规律,包括化学过程和大气化学模式的研究等。介绍了某些大气污染物的特殊分析测试方法和采样技术,对今后发展大气化学的展望和战略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