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CB废水难降解及含重金属铜的特点,在物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BAF工艺进行处理。BAF系统对PCB废水中的COD、Cu2+去除效果良好,出水COD、Cu2+的含量分别稳定在16-56.7mg/L和0.17~0.37mg/L,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用稻草和含碱废液制取黄原酸酯并处理含铜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稻草和金属铬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铬反应废液为主要原料制备黄原酸酯,并用来处理模拟的含铜废水和湘潭电缆厂实际的含铜废水。试验考察了废水的pH值、铜的初始浓度及酯的用量对铜脱除率的影响。含铜20mg/L。的废水经处理后,Cu2+浓度可降至0.05mg/L。以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高效载体生物床工艺对温州某电镀基地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项工艺技术对电镀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对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铜及总氰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试验连续运行2个月以上,在进水COD及重金属浓度均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保持COD平均去除率为62.3%,出水COD浓度降至60.0mg/L左右;出水总铬、六价铬及总氰浓度分别降至1.0mg/L、0.2mg/L及0.3mg/L以下;出水总镍与总铜平均浓度分别为0.33 mg/L与0.27mg/L,远低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浓度限值,保障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针对PCB废水难降解及含重金属铜的特点,在经过一系列的物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AF+BAF组合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研究中,通过控制污水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使得废水在AF中水解酸化,以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在此基础上利用BAF的生物膜来去除污水中剩余的有机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对PCB废水中的COD、Cu2+去除效果良好,出水COD、Cu2+的含量分别稳定在10~50mg/L和0.02~0.1mg/L,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沉淀法对模拟含铜废水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反应pH值、温度、沉淀时间、絮凝剂(PAM)用量以及PAM作用下沉淀时间等因素对模拟含铜废水处理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对实际含铜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200 mg/L的模拟含铜废水时,1‰聚丙烯酰胺(PAM)的最佳加入比例为30 mg/L,在25℃下,合适的pH值为7.12左右,沉淀时间13 min。在此条件下对来自葫芦岛锌厂的酸性平均含铜为167 mg/L的实际废水继续处理,处理后废水中铜离子浓度平均值为0.87 mg/L,可以实现实际废水中铜离子的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6.
针对PCB络合废水络合铜浓度高、COD难达标、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在研究铜对铁碳微电解和Fenton氧化的催化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催化铁内电解-Fenton催化氧化联合自催化氧化还原技术对PCB络合废水进行处理,并通过混凝实验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污染物。零价铁可置换出络合铜中的铜,单质铜与零价铁可形成Fe-Cu催化还原体系,对Fenton氧化也具有催化作用,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工艺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最佳工艺条件为:p H=2,反应时间为60 min,铁屑投加量为5 g/L;Fenton催化氧化最佳工艺条件为:p H=3,反应时间为60 min,H2O2投加量为15 m L/L;混凝实验PAM最佳投加量为10 mg/L。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COD和总铜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5%和98.8%,B/C由0.12提高到0.32,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王震  马勇光 《环境工程》2011,29(6):20-22
爆破浆经二级挤浆提取黑液,黑液经三效真空蒸发浓缩后,送锅炉内燃烧,每立方浓黑液可节煤91.06 kg。提取黑液后造纸综合废水COD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 250~1 450 mg/L,经"加药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可使废水COD排放质量浓度稳定低于100 mg/L。  相似文献   

8.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组合工艺处理生物柴油制环氧脂肪酸甲酯废水,考察了反应器各个阶段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调整废水的氧化还原电位(ORP)降至-50~+50mV,UASB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约为6 000mg/L时,出水COD在1 300mg/L以下,COD去除率约为80%,VFA浓度为180mg/L(以乙酸计)左右,最佳容积负荷为6.0kg/(m3·d);采用SBR处理UASB出水,当容积负荷为1.27kg/(m3·d)时,出水COD在250mg/L以下,COD去除率在80%以上,氨氮浓度在25mg/L以下,TP浓度在4mg/L以下,且处理后废水的COD、氨氮浓度、TP浓度均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A级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电子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TN,通过小试实验及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臭氧-活性炭工艺对于电子产业废水中的COD和TN均具有一定处理效果。原水经前端生物处理工艺及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后,COD可由50mg/L降至20mg/L以下,TN可由70mg/L降至5mg/L以下。根据小试优化结果,建议工艺臭氧最佳投加量为10mg/L。  相似文献   

10.
采用陶瓷平板膜-结团絮凝组合工艺对沈阳市六水厂除铁除锰滤池反冲洗废水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最佳的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结团絮凝后的出水经沉淀10 min后,通过曝气经膜过滤处理效果较为理想。最佳的运行参数为:溶解氧为7.18 mg/L,膜通量为3 L/h,运行周期为抽吸12 min反冲洗1 min条件下膜片可长时间稳定运行。出水铁含量稳定在0.4 mg/L以下,锰含量稳定在0.28 mg/L以下,出水可满足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工程为浙江某太阳能电池企业新建两条生产线配套,废水量为400 m3/d,分成含氟浓废水、喷淋废水和清洗稀废水三类进行收集,其中含氟浓废水经二级钙盐沉淀除氟后,再与喷淋废水混合,经两段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清洗稀废水经pH调节后达标排放.总排口出水F-浓度稳定降至20mg/L以下,CODo降至500 mg/L以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镀镍漂洗废水水质单一,含有较高浓度的镍离子,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本工程采用离子交换-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镀镍漂洗废水,利用离子交换系统浓缩回收废水中的镍离子,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回收利用有用金属、废水中水回用等特点.回收的Ni2+经进一步处理后可返回生产工序使用,处理后出水可回用到电镀生产漂洗工序中.镀镍漂洗废水中Ni2+质量浓度由424 mg/L降至1.0mg/L以下,CODcr由150 mg/L降至20 mg/L以下,SS由28 mg/L降至2mg/L以下.系统Ni2+的回收率能达到99%以上,废水回用率超过65%.  相似文献   

13.
某生化燃料综合废水处理改扩建工程采用"上旋流厌氧IC反应器和一体式氧化沟"主体工艺处理柠檬酸废水和综合废水,原水COD浓度在10 000~30 000 mg/L,经上旋流厌氧IC反应器处理后出水COD在2 000~2 500 mg/L,经一体式氧化沟处理后出水COD在200~250 mg/L,稳定达到排放标准:ρ(COD)≤300 mg/L。  相似文献   

14.
含Cu-EDTA废水吸附法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活性炭吸附法对Cu-EDTA废水的处理进行了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对含Cu40mg/L的络合剂废水,利用络合铜在酸性条件下的不稳定和活性炭表面电荷作用,在pH=5—6,采用活性炭进行搅拌吸附0.5h,铜的吸附率可达98%,出水残铜稳定在1mg/L以下。同时采用0.5mol/L H_2SO_4洗脱回收铜,且做到活性炭再生使用,铜的回收率为98%。为Cu-EDTA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铁氧体法处理电解锌厂生产废水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在对广西某电解锌厂的金属废水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铁氧体法对其产生的含铜、锌废水进行工程实际处理 ,运行结果表明 ,处理效果十分稳定。进水Cu2 +、Zn2 +浓度为 2 5mg/L ,1 2 0 0mg/L左右 ,pH为 2 .0 ,出水pH为 8.0左右 ,Cu2 +,Zn2 +浓度为 0 .1mg/L ,1 .0mg/L ,并对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UASB-SBR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处理淀粉废水的工艺 ,详细叙述了该类废水的特点、试验系统组成、UASB的启动到污泥颗粒化的过程 ,以及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处理系统具有耐冲击负荷 ,处理效果稳定 ,运行管理简单 ,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废水经颗粒化UASB稳定处理后 ,出水COD可降到 5 0 0mg/L以下 ,然后经SBR稳定处理后 ,出水COD可降到 10 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食品添加剂废水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组合工艺。废水COD从进水2000~7000mg/L降到100mg/L以下,最低为33mg/L,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水解酸化系统使废水平均COD从5290mg/L降到2323mg/L,并使大颗粒难降解分子部分转化为小颗粒可降解分子,为后续的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接触氧化出水平均COD为268mg/L。接触氧化出水含较多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经O3氧化预处理后在COD下降45%的情况下其BOD5/COD由0.3升为0.44,更易于生化降解。废水经曝气生物滤池平均出水COD为66mg/L。中试研究表明,水解酸化系统和臭氧催化氧化(负载MnO2的陶粒为催化剂)-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高浓度Cu-COD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凝聚-生物流化床法对含Cu1700—3800mg/L和COD3900—5400mg/L的Cu-COD)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生物流化床挂膜驯化条件和废水停留时间、容积负荷,气水比及化学凝聚条件等与去除COD和Cu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凝聚-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并在控制适宜条件下,处理高浓度Cu-COD废水是有效的,处理后排放水中铜浓度可达0.20—0.82mg/L,COD可达150—180mg/L,铜总去除率可达99.97%,COD总去除率可达95%—96%。  相似文献   

19.
对德士古煤气化废水的产生及水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废水首先经蒸氨,将氨氮浓度从1300~2700 mg/L降低至200~300 mg/L,后续处理采用具有生物脱氮功能的处理工艺.对A/O、SBR及其改良工艺进行了综合评述,重点介绍了碟式射流曝气在改良SBR工艺中的应用,及该工艺的运行周期设置和特点.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操作及控制灵活,氨氮去除率达到98%,出水浓度小于10 mg/L.  相似文献   

20.
曝气生物滤池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废水COD浓度从进水90~140mg/L降到80mg/L以下,色度从32倍降到16倍以下,排放水质稳定达到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一时段一级标准。通过近半年的试验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少、运行稳定、成本低、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在印染废水后段深度处理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