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浦东新区的开发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将新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因而,浦东新区的环境保护,也应以这一目标为基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空气新鲜,水清质优,安静舒适,绿树成荫的花园式新城。为此,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颁发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党中央关于浦东开发一开始就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设定浦东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开发浦东,是一个长期的、跨世纪的工程。在初始阶段,重点要编制好规划,整治好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开发和开放浦东问题的批复》中也着重指出,“从一开始就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因此,编制浦东新区环境保护规划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以下,就编制浦东新区环境保护规划的指导原则、环保目标的选择,以及布局与结构、环境建设等问题加以探讨。一、指导思想和原则新区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瞻远瞩,从长考虑,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在  相似文献   

3.
开发浦东、开放浦东,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件大事。黄菊副市长在浦东开发新闻发布会上,构画了一幅浦东新区的蓝图,引起了许多中外人士的浓厚兴趣。但是,在开发浦东过程中,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是建设太平洋西岸现代化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深思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浦东新区的控制范围,是指黄浦江以东、长江口西南、川杨河以北,紧靠市区的三角地带。大部分地区都在距市中心15公里的半径之内。在拟开发的350平方公里范围内,川沙县的土地  相似文献   

4.
上海浦东开发,是我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新起点。如何科学地设计浦东开发的新格局,确实体现浦东开发“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实现浦东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浦东开发建设的关键。要解决好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切实做好开发区的规划,包括环境生态规划。本文旨在以开发区的合理布局,“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从生态理论的要求出发,探讨浦东新区开发的环境规划所应遵循的原则和包含的内容,供编制浦东新区环境规划参考,也可为其它开发区借鉴。  相似文献   

5.
唐展  何澄 《环境保护》1994,(10):8-11
浦东开发在中国改革开放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近年来,浦东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至1992年9月底,外商和内商投资额分别是浦东开发前的11.9倍和268.4倍.同时,浦东地区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环境恶化尤为突出.1983年,四级水质地区不到30%,五级水质地区不到10%,到1990年,区内河  相似文献   

6.
在浦东的开发中,搞好环境生态规划,是促使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这方面,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与考虑。一、怎样落实中央的战略思想中央对开发浦东,提出了要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面向现代化的要求;也提出了从一开始要注意生态环境问题。这里,中央的战略思想,对于环境保护至少提出了两点明确的任务:第一,在开发过程中,要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第二,开发浦东环境目标的设定,要与建设21世纪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中央的战略思想落实到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同时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我国广大西部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水平、社会发展、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等七个方面对西部88个地级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生态功能区划,选择乌昌石新区、呼和浩特新区、北部湾新区、拉萨新区、西宁新区、银石新区六个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作为西部未来拟建新区,提出国家新区建设布局向西部倾斜,以政策红利促进西部新区和新兴增长极建设,以创新催生新业态新经济发展,大力培育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等政策建议,为“十四五”西部国家级新区布局和区域新兴增长极培育,加快西部大开发,优化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罗维  杨秀丽  罗伟 《环保科技》2014,20(4):30-33
在充分收集贵安新区已有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区已经开展的地下水相关项目,总结了贵安新区的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新区的开发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贵安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分区建议:分区筛选出地下水质量较好的10个富水块段作为未来新区主要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建议尽快在这些地区开展供水水文地质详细勘查;根据新区规划和现有污染源划分了地下水重点保护区,建议尽快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根据水质现状划分了地下水修复治理区,建议尽快设立专项对污染区进行修复。其成果将为贵安新区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新区开发的过程中,污水收集系统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因此会带来新的水体污染问题。本文针对城市新区开发中污水收集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城市新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上海开放浦东,开发浦东的批示中,十分明确地指出:“从一开始就要注意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浦东开发的起步阶段,就应该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按照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从规划和政策两方面入手,组织专门力量,编制好浦东新区的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保护政策,使之成为浦东新区总体规划和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贯彻实  相似文献   

11.
正重庆市两江新区生态环境优良,坐拥"两江四山多廊道"生态体系,区内山地、森林、水域等原生态面积达650平方公里,具备建设生态型开发开放新区的有利条件。新区"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水新区",积极探索"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开发开放理念融为一体,把"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融入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培育和发展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在刚刚结束的雨花台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区委提出未来五年,全区建设发展重点之一就是"推进‘两桥’地区城市更新改造,着力打造高品质的产城融合新区"。目前,两桥地区更新改造作为全区重点建设任务,已经拉开建设框架。龙翔大道、机场二通道、马家店安置房全面开工,拆迁和融资工作也在有序推进。而如何把两桥地区建设成为生态新城区,值得我们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开发浦东、开放浦东,首要的是制订好开发规划。这是一项复杂、细致、关系重大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给未来的上海,带来无可挽救的损失。笔者就浦东开发规划中值得注意的几个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一些拙见,以供参考和共同探讨。一、浦东新区环境质量形势严峻不可忽视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1986~1987年间,曾对浦东地区的环境现状组织过详尽的调查。在大气方面,设置了22个采样点,进行了三次采样分析,每次5天,其结果是, SO_2:大部分样品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有4个点出现日平均浓度超标。 NO_x:有3个点出现一次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超标。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可以将评价对象的生态系统特征与空间开发格局有机联系起来,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发展建议。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深圳市坪山新区为例,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要求和地区实际,采用GIS技术对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选取4个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敏感性因子权重,采用最大值法对生态敏感性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按照生态敏感性的高低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坪山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出分区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海浦东的开发,大政方针已定。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为上海现代化城市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此而奋斗。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座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将崛起在东海之滨,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城市建设的新的里程碑,我国一颗新兴城市的明珠。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浦东开发的批示中指出,浦东开发“从一开始就要注意生态环境问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开发全面推进、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 ,无锡新区的各项环境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环境质量得到保持并不断优化 ,得到包括众多国际著名公司在内的投资者的高度评价。无锡新区开发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 ,就是始终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从诞生之日起 ,无锡新区就积极借鉴国际著名科技工业园的经验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引进、高标准建设。目前 ,新区的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烟尘达标区覆盖率均达到了 1 0 0 % ,集中供热能力达 80t/h ,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无锡新区…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北部新区是中国中西部面积最大、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最多的开发新区。国务院明确要求把重庆北部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按照这一要求,北部新区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中确立了以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以优化经济发展为主线的创模工作思路,打造宜居宜业示范新区。  相似文献   

18.
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对于开发浦东,联动浦西,增强国力,造福人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城市建设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兴起,宾馆、商厦之类的大型建筑物纷纷拨地而立,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纠纷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8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在研究上海城市规划和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就提出了开发浦东这个问题,并组织了浦东开发研究小组,还召开过一个国际研讨会,从宏观方面来研究怎样开发和开放浦东。去年,又成立了领导小组,进一步深化研究工作。虽然,开发浦东从酝酿到开始研究,时间不短,并经过一些讨论,但同中央对我们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去年春节期间,一些中央领导同志陆续来到上海,我们分别向领导同志作了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典型与重点区域,在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开发开放理念融为一体,坚持生态新区发展战略,走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具有众多特色。文章分析介绍了两江新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