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硅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在镉浓度为1.0x10-6mol·l-1时,研究硅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硅和缺硅处理对水稻的幼苗子物质的积累无明显影响;硅对水稻报系的镉的吸收量也无明显影响;硅明显降低了水稻地上部分镉的吸收量,即硅减少了水稻根部吸收的镉向地上部分迁移的量。  相似文献   

2.
为使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金属元素准确可靠,对各测定程序和环节采取了消除干扰、测平行双样、测加标回收率、对照分析等措施。测定数据经统计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7.3%~115.2%范围内,平行双样相对偏差在12.3%以下,标准土样重复测定变异系数除镉(Cd)外均在5.9%以下,达到了分析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CdCl2将盆栽土壤Cd浓度处理为1mg/kg、5mg/kg、10mg/kg、20mg,/kg、30mg/kg种植棉花,研究棉花对镉的吸收及镉在棉花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土壤镉浓度小于30mg/kg时,镉在棉花体内的分布呈现不同的规律。当土壤镉浓度小于5mg/kg时,镉主要分布在棉花的地上部;当土壤镉浓度大于20mg/kg时,镉主要分布在棉花的叶片、根、茎中,其中叶片的镉含量最高,棉絮镉含量最低。不同镉污染水平下,棉花的镉富集系数均小于1。当土壤镉污染浓度为5mg/kg时,棉花叶片的镉富集系数为0.76。在同一镉污染水平下,棉花叶片的镉转运系数最高。当土壤镉含量小于20mg/kg时,棉花茎、叶、棉絮的转运系数平均为4.63。  相似文献   

4.
东南景天是一种镉和锌的超积累植物,改变土壤p H能否有效提高其吸收镉的效率,需要进一步验证。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土壤p H下东南景天吸收和积累Cd的差异以及对Ca Cl2提取有效态镉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土壤p H值显著提高了土壤镉的有效态含量。弱酸性土壤即p H接近5.5时东南景天生物量及累积镉的量最大,土壤镉去除率也最高,达6.6%。强酸性即当p H接近4时,虽然植物地上与地下镉含量均最高,但生物量最小,植物去除率较其他处理低。研究证实降低土壤p H是提高植物提取效率的有效办法,这为进一步利用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提高修复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适合广安地区镉(Cd)污染稻田的原位修复技术,采用小区试验的方式,探究了水分管理和腐殖酸、碳酸钙两种钝化剂对农田中土壤和稻米Cd含量、稻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全Cd含量为0.451±0.033 mg/kg、土壤pH为4.80±0.16的酸性Cd污染稻田中,长时淹灌处理或施加钝化剂均能有效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和稻米Cd含量。其中,与CK处理相比,施用腐殖酸可显著提高43.7%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降低34.85%的土壤有效Cd含量和42.46%的稻米Cd含量,使稻米Cd含量低于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0.2 mg/kg。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有机络合反应使土壤溶液中易被水稻吸收的Cd~(2+)变为有机结合态Cd,从而实现了土壤中Cd的钝化。施用碳酸钙也能降低稻米Cd含量、同时能提高稻米产量,但部分碳酸钙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稻米Cd含量超过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同时,试验田灌溉水和所施用的化肥、农药中的Cd含量均满足相应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作为螯合试剂,甲基异丁酮(MIBK)作为萃取溶剂,于酒石酸铵介质中,在pH8—8.5的条件下定量萃取,并在同一有机相中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天然水中PPb级的铜、铅、锌、镉、铁、钴、镍、锰等金属元素。同一水样10次分析的精密度,以标准偏差表示为:Cu<15%,Zn<5%,Cd<20%,Fe<3%,Co<25%,Ni<30%。当标准添加Cu、Zn、Cd、Ni20PPb,Fe、Pb100PPb时,各元素的回收率在80—110%之间。同一水样,使用本方法与离子交换——原子吸收法对照分析,得到了较  相似文献   

7.
利用厌氧菌可溶性代谢物处理含镉废水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微生物代谢物的投加量、pH、温度和反应时间等不同的条件下对废水中镉的去除效果,最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微生物代谢物对含镉废水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生物代谢物投加量为1.10g、反应时间为20分钟、pH=6、温度20℃,此时镉的去除率为95.3%.并用实际含镉、铜和镍等离子的电镀废水进行验证实验,同样发现微生物代谢物对Cu<'2 和Ni<'2 两个离子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三者去除率分别达到97.7%、95%和91.5%.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Cd作为非必需微量元素,经根系吸收并累积时对植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因而开展植物对Cd的响应途径及其调控机理研究,对改良植物对Cd的耐受性以及开发超累积植物均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硫代谢、抗氧化系统和Cd2+跨膜运输是植物对重金属镉响应的主要途径,以上3种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Cd2+诱导植物硫转运蛋白、硫还原相关酶类以及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和植物螯合肽合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Cd2+诱发的植物抗氧化反应及其基因表达,质膜和液泡转运蛋白促进Cd2+运输和隔离的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9.
会理污灌区重金属污染的调查,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  杨德芬 《四川环境》1998,17(3):41-46
本文调查、评价了会理县锌矿污灌区内水、土、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污灌区内土壤、作物重金属污染严重,尤以镉污染突出。作物中镉含量与距污染源距离呈负相关(r=-0.995)。镉在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分布,以根系含镉量最高,茎叶次之,谷粒最少。评价结果表明农灌水的污染程度不大,土壤中Cd、Zn、Pb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主要表现,水稻的污染较玉米更为严重。Cd已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本文还针对污染区的重金属污染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古蔺磺厂工矿废弃地复垦区土壤Cd污染严重,但水稻等农作物中Cd含量低。为探讨土壤Cd污染的原因、赋存形式以及生态风险,对复垦区内的硫铁矿、冶炼矿渣、选矿尾矿以及土壤等样品,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方法,分析各类样品中的Cd元素含量及赋存形式。结果表明,造成复垦区土壤Cd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冶炼矿渣(可能还有黄铁矿),但Cd元素主要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ZnS)之中。尽管土壤中Cd全量高,而有效量不高,因而农作物中镉元素超标率低。但在表生环境下,CdS与O_2、H_2SO_4反应可形成CdSO_4,从而使Cd~(2+)释放出来。CdSO_4溶解度大,能长期溶解在水中顺水迁移,危害下游的农作物食品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含硅量多的植物,通常茎叶中二氧化硅含量可达10—20%。硅素是否为水稻生长所必需,由于培养无硅植物极为困难,故难以确认。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高产良种的推广应用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水稻对硅素营养的需要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重视。据分折亩产500kg稻谷需吸收65kg二氧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西宁市大气自然降尘中的重金属铜(Cu)、锌(Zn)、铅(Pb)、镉(Cd)、镍(Ni)。结果表明,西宁市自然降尘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8个采样点平均含量(微克/克)为:铜(Cu)56.40,锌(Zn)307.0,铅(Pb)51.60,镉(Cd)5.50,镍(Ni)44.82。并结合降尘量对降尘中的重金属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降尘中重金属的测定对综合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成雅高速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军  叶芝祥  闫琰  黄小平 《四川环境》2008,27(1):19-21,26
本文以成雅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集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样品,通过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铅、镉、铜、锌的含量。研究表明,成雅公路两侧距路肩200m范围内大气颗粒物已受不同程度的铅、镉、铜、锌污染,其中重金属含量Pb〉Zn〉Cu〉Cd,并获得成雅高速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布局种植规划,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及农产品安全,采集区内表层土壤(0~20 cm),分析检测Cd、Se、有效镉、有效硒含量及pH值,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区内土壤中Cd、Se元素含量水平进行评价,探讨其有效性特征。区内土壤中Cd元素含量范围为0.21~1.22 mg/kg,均未超过“管控值”,92.19%的样品超过“筛选值”,可能存在生态环境风险,土壤pH≤6.5条件下Cd元素平均含量(0.44 mg/kg)低于其在pH>6.5条件下平均含量(0.72 mg/kg),Cd元素有效度与土壤pH值均呈负相关,表现为Cd元素有效性随土壤pH值升高呈明显下降趋势;Se元素平均含量(0.63 mg/kg)达到富硒土壤要求(大于0.40 mg/kg),其含量、有效度与土壤pH值关系较弱,含量基本稳定。区内分布大片高镉富硒土地属自然背景继承,酸性土壤环境下Cd元素活性程度较大,随pH值升高Cd元素活性程度下降趋势明显,表明农作物吸收土壤中Cd元素水平呈下降趋势亦明显,同时Se元素活性程度受土壤pH值影响较弱。可通过控制土壤pH值,合理布局种植规划,为规避或降低土壤中高镉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在无菌条件下研究了伯克氏菌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初生幼苗耐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伯克氏菌D54能在含500mg·L^-1Cd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显示出极强的耐镉能力。在50 mg·L^-1的镉胁迫下,接种伯克氏菌能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但在其他镉处理下,接种伯克氏菌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接种伯克氏菌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指数没有影响,但在10 mg·L^-1Cd处理下,接种伯克氏菌能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初生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总数和耐性系数。接种伯克氏菌对初生幼苗的芽鲜重无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根鲜重。在50 mg·L^-1和100 mg·L^-1的高浓度镉处理下,接种伯克氏菌对根系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吸附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并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Cd2+,有利于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置,为污水中重金属的处理与处置和“碳减排”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水厂的污泥的最佳活化温度不同,昆明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泥最佳活化温度为300℃,第三、第五污水处理厂污泥为400℃;对于污水厂污泥制备的生物炭对镉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吸附模型拟和结果表明Freundllch模型在大部分温度下均具有比Iangrmuir模型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水中Cu,Zn,Pb,Cd的量浓度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从痕量到很高的含量,但大多数水样中Cu,Zn,Pb,Cd含量都在痕量水平。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元素含量时,常受到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干扰,影响测定准确度,另外因含量甚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消解的方法对土壤和沉积物样品进行消解,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的镉含量。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测定检出限、测定实际样品及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式,验证和探讨了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检测土壤中镉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的质量控制结果均符合GB/T17141—1997相关规定要求,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可广泛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镉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用HNO_3—HClO_4硝解聚氯乙烯膜,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镉,方法准确度使用标准物质,在选定的条件下,相对误差0.011%,变异系数为10.83%,回收率在90.2~101.6%,方法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镉污染条件下混种对假繁缕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采用盆栽的方式,将黑麦草、三叶草分别与假繁缕混种,研究不同混种组合对假繁缕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种对不同植物的生长和镉积累表现出了促进和抑制两种结果,如假繁缕混种三叶草混种使假繁缕的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其单种提高了20.39%(P0.05),却使三叶草较其单种降低了13.85%(P0.05);两种植物地上部分镉含量则均有所提高,较各自单种分别提高了10.70%(P0.05)和17.32%(P0.05)。与假繁缕单种相比,混种黑麦草、三种植物混种均显著降低了假繁缕地上部分生物量、镉含量和镉积累量,分别降低了46.79%、22.00%、58.55%和21.55%、24.14%、40.47%;混种对另外两种植物表现也有促进和抑制的效果。就单盆中所有植物的镉积累量而言,三种植物混种的单株地上部分镉积累量最高,达到了492.39μg/盆。因此,假繁缕混种三叶草能提高假繁缕地上部生物量、镉含量和镉积累量,而三种植物混种的处理的镉提取效果表现最好,利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