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东生等十三人分别受聘为中国环科院名誉院长及学术顾问为了加强对中国环科院的学术指导,进一步提高环科院的学术水平,国家环保局为环科院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和12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分别担任名誉院长和学术顾问。于1994年12月27日在环科院举行了聘任大   相似文献   

2.
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上,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做了题为《中国优秀文化与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共进》的演讲。论坛结束,记者有幸就河南省文化发展问题采访了王越院士。记者:王院士您好!很荣幸听到您一番对文化的高见。听您的演讲,我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文化囊括了所有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3.
名誉主任委员刘鸿亮,男,1932年6月出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给排水专业。曾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钱易,女,1936年12月出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卫生工程系,1959年清华大学土木系研究生毕业。现任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钰 《环境保护》2007,(21):32-34
编者按 在最近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如何理解和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李文华.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上海市科协将举办首届上海科技论坛,主题是国际大都市与科学技术,市长徐匡迪院士任组委会名誉主任,市科协主席杨福家院士任组委会主任,同时还有一批著名科学家和主管科技的政府官员担任论坛顾问。 举办上海科技论坛旨在进一步落实上海“科教兴市”战略,以国内外科技专家的科技大交流推动上海科技进步,加快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进程,表达科技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形象。其目的是立足上海,面向世界;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立足科技界,面向社会。  相似文献   

6.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8(4):F0002-F0002
应我院院长薄景山博士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地震工程与防灾工程专家谢礼立教授于2006年12月12日在我院作了题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的传统与非传统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我院师生400余人参加报告会。  相似文献   

7.
<正>一年一度全国两会召开的时节,全国人民都跟随代表委员们更热切地关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行业、各领域。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在两会中频频出现。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均有新的更高的目标,为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的目标任务和着力方向,本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和人资环委副主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中国民主同盟会江苏省委副主任委员,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科学顾问组副组长、江苏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创建人、原所长,名誉所长,原所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和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周立三同志,因脑梗塞医治无效,于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十六时四十分在南京逝世,享年八…  相似文献   

9.
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生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1002-1002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学院承办、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协办的“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21~23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正式代表212人,提交学术论173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黄宇副厅长、自治区科协谢林城副主席应邀出席了此次学术盛会。会议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百明研究员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彦随研究员致开幕词,广西师范学院院长于琛教授致欢迎词,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倪绍祥教授和谢林城副主席致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叶苹主任代表学会对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石玉林院士发来贺信,对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和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西南大学等国内10个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向大会召开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9日防灾科技学院揭牌暨建校30周年庆典之际,马宗晋院士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的对策”的学术报告,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马宗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曾担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从事地质构造、地震预报、地球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1972年,他率领地震小组,首创渐进式预报模式,提出长中短临渐近蕴震模式,成为中国预报强震的主要思想和工作程序,该模式的预报思想一直影响至今。其间,对海城、松潘等大地震的预测,乃至对唐山大地震的中期估计和短期预报分析都有重要影响,该模式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式地震预报”;他还提出了地球动力学的模式构想,建立了三个全球的构造系统,论证了地球变动的韵律性和非对称性,从而提出以壳、幔、核细分层角差运动为基础的地球自转与热、重、流联合的动力模式构想,对全球构造动力模式进行了新的分析与综合,为灾害和矿产研究提供了部分基础;提出了综合减灾系统工程设计。马宗晋院士1995年兼任国务院三部委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组长;2005年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任。 马宗晋院士的报告以大量的研究数据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自然灾害和减灾的对策。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灾种繁多、灾情严重、经济损失巨大的国家,很好的学习和掌握马宗晋院士报告的观点和精神,对于推进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和从事防灾减灾教育事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学报编辑部在认真学习和整理马宗晋院士报告的基础上,决定在学报的“院士专家论谈”专题栏目,陆续刊载以“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的对策”为题的系列文章,并经马院士同意和审核,马智同志编辑整理。我们认为,这对于全国各地从事防灾减灾事业的部门和工作人员,是十分有帮助的。希望各地从事防灾减灾事业和其他工作的读者能够关注这个栏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福建师大“资源与环境学”省211工程重点学科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永续利用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9月4~6日在福州隆重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台湾海峡两岸地理和资源科学界学者共80余位 ,来自大陆的学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述彭教授以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30余人,来自台湾的有台湾中华地理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地理系张长义教授以及台湾师大、高雄师大、台北师院、彰化师院、海洋大学、侨生大学等的18位教授、学者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2篇。…  相似文献   

12.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8):1404-1404
主编:汤鸿霄副主编:曲久辉,陶澍,郝吉明,杨志峰,王子健,赵进才,彭永臻执行副主编:张利田学术顾问:(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列)蔡道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静生北京大学教授冯宗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鸿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铁珩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主编:汤鸿霄副主编:曲久辉,陶澍,郝吉明,杨志峰,王子健,赵进才,彭永臻执行副主编:张利田学术顾问:(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列)蔡道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静生北京大学教授冯宗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鸿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铁珩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主编:汤鸿霄副主编:曲久辉,陶澍,郝吉明,杨志峰,王子健,赵进才,彭永臻执行副主编:张利田学术顾问:(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列)蔡道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静生北京大学教授冯宗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鸿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铁珩中国…  相似文献   

15.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7):1228-1228
主编:汤鸿霄副主编:曲久辉,陶澍,郝吉明,杨志峰,王子健,赵进才,彭永臻执行副主编:张利田学术顾问:(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列)蔡道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静生北京大学教授冯宗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鸿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铁珩中国…  相似文献   

16.
去年11月13日,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选出第五届理事会,并在广州召开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聘任强炳寰为名誉理事长,聘任肖锦、陈成章为名誉副理事长。会议选举学会的领导如下:理事长:王荫焜副理事长:王子葵、傅家谟、汪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程院士张勇传,和水打了一辈子交道,73岁了.依然迸发着生动的活力。记者如约赶去张院士下榻的宾馆时还忐忑不安,已经夜里10点了,生怕影响张院士休息,谁料一见面,张院士的幽默风趣一下子让我们轻松了许多。张院士爽朗而健谈,经史子集如话家常,很难想象,搞理工科的张院士还是个百花齐放的杂家。张院士业余除了读文学著作之外还擅长书法和音乐。  相似文献   

18.
近日召开的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工作报告中回顾院士队伍建设成绩的同时,也坦言院士增选工作受到了诸如"助学"、"拉票"以及"集成"、"包装"等行为的干扰。徐匡迪也指出,应特别关注院士队伍年龄偏高的发展趋势,根据今年1月的统计数字,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为73.1岁。(据6月8日《中国青年报》消息)  相似文献   

19.
语丝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严格遵循我院的‘章程’和‘办法’。工程管理领域院士的增选,第一步看学术背景,第二步看管理业绩和整体水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2013年5月26日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