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产业园区类型和规划类型、园区扩区后的规划环评范围、规划环评审查主体和审查权限、规划环评主体责任,以及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和项目环评联动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当前园区规划环评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和对园区规划环评工作造成的影响。结合当前规划环评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针对当前规划环评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衔接要求等方面逐一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推进解决当前规划环评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实园区规划和规划环评工作、细化园区规划环评相关要求、动态调整“三线一单”成果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三线一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在源头预防体系和环境管理中的定位及二者的空间拓扑关系。从技术方法、评价思路、评价尺度、评价重点和产出成果等方面对比解析了“三线一单”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评价体系。从参考、落实、简化、细化(完善)、反馈5个环节分析了“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并以某高新区为例梳理分析了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衔接落实“三线一单”成果的方式。最后,从明确“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在园区层面的定位和空间拓扑关系、完善二者衔接落实的技术方法体系、健全衔接落实的应用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低碳理念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园区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应在规划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促进园区低碳发展。本文分析了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工作重点,建议规划环评完善评价内容,在原有评价体系中融入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设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优化设计能源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发展替代方案以及碳排放跟踪评价等内容,以达到规划环评指导工业园区按低碳路径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工业园区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应在规划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促进园区低碳发展。本文分析了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工作重点,建议规划环评完善评价内容,在原有评价体系中融入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设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优化设计能源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发展替代方案以及碳排放跟踪评价等内容,以达到规划环评指导工业园区按低碳路径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小飞 《四川环境》2014,(1):98-101
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十年,规划环评实施进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阶段,跟踪评价是规划环评实施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跟踪评价暂缺乏相关技术导则和规范,无法指导实际工作。本文就跟踪评价实施步骤、技术路线、指标体系构建3个方面,探讨跟踪评价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实施。以产业园区规划为例,将步骤划分为已实施部分规划的回顾性评价、未实施部分规划的预测评价两部分分别分析;技术路线将规划要素与环境资源要素相互对应分析;指标体系构建以规划要素、环境要素、资源要素、管理要素4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前沿观点     
《绿叶》2005,(9)
地方政府对规划环评的主导作用柳宝全(河北省副省长)推进规划环评,地方政府要着力抓好四个关键环节。第一,必须强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规划环评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评价对象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种规划方案。因此,要切实提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规划环评重要性和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认识,使其自觉地严格依法编制规划,依法进行规划环评。第二,必须强化公众参与。规划环评是一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在规划环评的过程中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使…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空间规划的提出是升级现行规划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体现。规划环评作为一项政策评价工具,可以引导和约束规划决策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现行规划环评制度无论是在评价对象上,还是在功能、层次、内容、程序和强制性上,都已经无法满足规划制度的未来发展需求。因此,本文提出应同步升级规划环评制度,以响应规划制度改革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升级规划环评制度的六个要点:促进形成不同规划环评之间的制度合力,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与互动,强调三级规划环评之间的衔接,落实规划环评制度与规划制度的协同,注重多元主体参与式的规划环评架构建设以及提升规划环评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工业园区环保审批部门的规划环评相关决策能力,促进工业园区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ETL和Web GIS的多个工业园区环评全过程监管方法。该方法将试点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成果的文字描述、技术指标、图形图廓等,采用空间ETL的方式从环评报告书清洗、抽取出环评数据,在数据库设计上结合时空数据实现历史数据的管理,以统一的最新可视化编程平台技术,实现了基于Web GIS的多个园区环评数据和图形数据的互联网方式共享共通,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两个试点工业园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一步工作将应用到更多工业园区,并与生态环境大数据、模式库结合。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环评法涉及的环评主管部门、规划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三个主要对象之间的关系,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后评价、公众参与,以及环境评价与环境工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规划环评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套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对延安市某采油厂油田开发进行了区域开发规划环评。在环境调查、相关方走访及规划方案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特征,构建该规划环评的三级指标体系。从多方面对本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剖析,归纳出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开发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应满足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环评具有层次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评价首先要分清规划的层次,理清3个层面规划内容,分析所涉及到的主要环境问题,按照规划、区域和项目环评3个层次分别开展评价工作。在规划层面上应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政策的符合性和选址合理性论证;区域环评层面重点进行区域布局、结构、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评价;项目层次重点弄清污染特征、污染源和污染控制措施,评价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
潘岳 《绿叶》2007,(11):4-7
一个大国发展需要有个灵魂,科学发展观就是灵魂;有了灵魂就有了方向,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就是国土整治规划与产业规划;对这些规划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便是战略环评;战略环评的核心就是规划环评。即是国土空间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形成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的格局;重大产业要制定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规划。我们正要做的,正是过去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马桂香  马晓青 《青海环境》2009,19(4):158-160
文章通过对青海省规划环评工作起步、对已开展及拟开展规划环评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次评价从规划环评的角度对原规划组团不合理的产业布提出了重大建议,较好地解决了规划区各组团与岷江Ⅱ、Ⅲ类水域区不协调的矛盾,满足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规划评价在集中区总规环评过程中的作用,对工业集中区总规环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法律只规定了规划环评而没有规定政策和法规层次的环评,因此,现在的环评工作只能以规划环评作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王青莉 《青海环境》2008,18(1):16-21
文章在阐述我国规划环评发展以及规划环评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青海省规划环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青海省开展规划环评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构建化工石化集中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与程序。基本思路是从目标导向、影响识别、问题约束三个层面分析与筛选指标。基本程序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以园区的规划功能定位分析为导向,从国内外化工石化集中区相关标准中筛选出基础指标;其次通过影响识别法和规划内容分析进行二次筛选指标;最后通过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对指标进行最终筛选,形成一套适合集中区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以某化工石化集中区应用了该方法,从规划合理性、规划相容性、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规划实施资源影响以及规划实施社会经济构建了五大类37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春玲 《青海环境》2008,18(2):62-66
文章对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在评价目的、决策作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内容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和探讨,分析寻求建设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探求未来环评工作开展的思路,提出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环评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环评的评价内容、方法与评估体系面临着转型的挑战。为积极探索环保新形势下环评工作的发展方向,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经验,分析了我国环评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现有评价与评估方法,建立有效的环评监管体系,厘清责任以"瘦身"环评,强化规划环评引领作用和利用大数据提高环评工作现代化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制度的进展,分析了规划环评制度有效性仍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提出了对“十四五”规划环评改革的建议:一是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理念,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在规划环评中的责任和义务;二是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一步明确规划环评成果落地途径,提高规划环评意见的法律约束力,使得规划环评意见能够纳入规划、并传导到经济社会建设中;三是要构建“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的联动体系,夯实规划环评技术体系,进一步发挥规划环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