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福清市地处福建沿海泉州-汕头强震活动带北段,历史上曾受到泉州海外1604年7.5级大震影响,1918年的南澳岛海域7.3级地震影响,其影响烈度均为Ⅵ度,本市及临近市县也多次发生有感地震,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地隅我国东南沿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同时又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港澳同胞的祖居地之一。近年来,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福建省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02年人均GDP已达13510元,位居全国前列。 但是,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上,著名的长乐一诏安断裂带横贯福建沿海,历史上曾发生过7.5级大震和多次6—7级地震。近年来,仍小震不断,中强地震时有发生。同时,福建沿海还经常遭受毗邻的台湾强地震的波及影响。 中国地震局、福建省委、省政府十分关注和支持福建省的防震减灾工作。“九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与福建省省长唐登杰分别代表中国地震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新时代福建防震减灾能力现代化建设协议。协议签署将进一步提升福建省防震减灾能力,加快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在福建的实施,增强防震减灾在公共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作用,基本实现新时代福建省防震减灾事业的科技现代化、业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防震减灾事业开始于1966年的邢台地震。邢台地震后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等单位开始建立地震观测台站,并于1971年成立了河北省革委会地震办公室,组建了河北地震队,1976年改建为河北省地震局。从1983年起河北省地震局实行中国地震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制,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负责建立河北省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度过了60年光辉岁月,中国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人民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对于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人们来说,我们更是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的防震减灾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增强了我国城乡防震减灾的能力。当然,也许有人会问,你们不是说地震预报没有过关吗?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没能预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地震火灾?地震火灾起因主要有:(1)火炉翻倒,引燃可燃物。(2)燃气管道破损,泄漏的气体遇到明火。(3)房屋倒塌或破坏造成电线短路,发热一定时间后引燃物品。(4)地震停电后复电,而破坏房屋未经清理,造成电气短路。(5)油罐、输油管或加油站破坏漏油,遇到明火等。地震火灾蔓延的条件是房屋易燃,因此木结构房屋是地震火灾的常发场所。地震后供水系统破坏,消防水源短缺,是控制地震火灾的最大障碍。地震火灾的另一个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防震减灾基础知识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地震多发而且震灾严重的国家之一,社会各界对地震灾害事件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在当前的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走综合防御的道路,是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提高广大民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提高全社会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由于地震预测还处于探索阶段,人类至今尚不能做出准确的临震预报,地震的发生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地震成灾是在短时间内的。地震发生在瞬间,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  相似文献   

9.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多发国。据日本国家气象厅最新统计.日本从1998-2007年发生震级为6.0以上的地震199次,占全世界的20.7%左右,而地震灾害的死亡人数只占世界的9%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和日本都是地震多发国家,在国民防震减灾教育方面,中日两国各有特点.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0.
始建于地震肆虐的20世纪70年代,肩负着为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四川省地震局走过了30多年艰苦跋涉的历程。历经了几多风雨的洗礼,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局正以崭新的面貌,投身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建设中,以高度的对国对民的责任感,兢兢业业于四川省的防震减灾大业。在各  相似文献   

11.
数字城市减灾战略的提出城市发展战略的各种研讨,总是要讨论安全城市概念中重要的灾害安全的涵义。同样,讨论安全战略的场合中,或者在讨论国家安全战略的著作中,也要讨论自然灾害或地震安全,或防灾减灾战略方面的内容。就是在国家长期科  相似文献   

12.
《防灾博览》2021,(4):13-13
近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和科学普及等重要论述精神,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为增强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紧抓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主题日,组织地震系统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科普。每2个月制定1次计划,力争做到"月月有看点,半年1亮点"。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组织开展了网络知识竞赛、场馆直播、网络讲座等线上形式为主的科普活动,参与公众超2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地震谣言是怎么回事? 地震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它反映了公众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在我国,近几十年来.尤其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全国发生了近百起对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地震谣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定,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治安秩序,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地震谣言产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内心中对地震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地震局以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地震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开创胶州市防震减灾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地震局根据国家和省地震局的要求,2003年在5个中心城区的社区,进行防震减灾进社区试点工作,受到上级机关和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6.
震时避险有哪些办法?地震时如何避险,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各种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震时就近躲避在小开间房屋,承重墙墙根、墙角,桌子、床等家具下,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这是人们根据邢台、唐山等大地震经验总结并逐步完善的。这也是基于当时"房屋主要是平房和低层楼房,从地震初动到房屋垮塌大概时间为十多秒,人们在外逃过程中伤亡严重"的情况总结的。(2)"不盲目外逃"。20世纪70至80年代,我国先后发生了1979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由河北省地震局宣教中心创作的"防震减灾系列电视公益广告"获得了由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举办的河北省首届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这是地震系统首次获得此奖项。电视公益广告具有主题鲜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很好的宣传和传播作用,非常适用于防震减灾事业和防震避险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害预防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是什么?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既是指导各项防震减灾工作和活动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有何区别?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一次地震本身的大小,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但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是不一样的,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即地震烈度.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这就好像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的破坏程度不同.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相似文献   

20.
防震减灾规划是加强地震灾害预防,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依据。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是增强防震减灾能力的需要。目前我国防震减灾能力还相当薄弱,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发生同等程度的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严重得多。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纳入依规划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