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日融融,万物萌发、草长花开、新陈代谢旺盛,散发着一种勃勃的生机,好像新生命的到来,是最适合重新开始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人的起居和精神活动等,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生长的特点,饮食宜富营养、清淡可口、甘甜少酸.让身体在一年初始焕发生机. 春捂 "春捂秋冻"是一句老话,它说的是"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特别是刚开春的时候,早中晚的气温变化比较大,而我们的身体还没有从冬天的御寒状态中调整过来,如果这时突然减衣,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尚能适应,但回到室内则会因"凉爽"而感觉不适,遇到天气突然变化时,也容易受凉生病.所以,在初春适当地"捂"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防治春困     
《民防苑》2006,(2)
“春眠不觉晓”。每到春暖花开,阳光普照,气候宜人的日子,不少人都有一种懒洋洋,睡不醒的感觉。尽管晚上早早入睡,可是早上醒来仍然感到一种昏昏欲睡的困乏,这就是民俗所称的春困。民间向来有“春困、秋乏、夏打盹”的说法,其中“春困”两字正是描述春天人很容易感到困乏的现象的。即使不缺睡眠,白天尤其是午饭后往往无精打采,这是春困而不是病。这是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的生理现象。在自然界,随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气候变化,生物便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3.
读者信箱     
《民防苑》2014,(4)
正(上期答案)献血毕竟也是"出血"。我们知道,一般急性失血500ml,就会出现头昏、心慌、乏力,失血1 000ml就会出现休克。因此,献血者有些顾虑是正常的,那么,通常献血200ml对身体会有影响吗?会有哪些影响呢?通常一次献血200ml,而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2~4.8l,献血量仅占全身血液的5%左右,对健康人来说不是个大数目,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女性每个月"那几天"还要出血30~50ml呢,而且是每个月都出,有些量大的能到80 ml。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献血的那点血量对全身来说损失并不大。  相似文献   

4.
游泳知点滴     
夏季是游泳的好季节。游泳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带来快乐,是人们喜好的一种体育锻炼方式。但在游泳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5.
从养生健体的角度讲,每日食用一把各类坚果,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尤其在冬季对滋补身体更是好处多多,其它季节应控制食量,当然也要因人而异。本有虚火或正在热症期(感冒发烧)就不要食用。凡事都有一个度,只要适度适量,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坚果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防苑》2006,(3)
夏季相对于其它季节而言,昼长夜短,烈日炎炎,酷暑难挡。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更注意养生保健,或习惯使然,或主观臆想,或受误导,不少人夏季保健的观念和行为上常常出现误区。一、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夏季行走或骑车,戴上太阳镜的确感到一种“凉意”。尤其中午烈日炎炎,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  相似文献   

7.
暖冬与健康     
《民防苑》2003,(1)
这个冬天不太冷。据专家预测,今年入冬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又会进入暖冬天气。气象部门介绍,入冬以后的气温会比往年普遍提高,人们又将过一个暖洋洋的冬季。过敏疾患拉响季节警报梦彤对自己一向非常自信。她当然有自信的资本,从小学起就一直占据着前三位的位置,在那个天才聚集的著名学府里也不例外。背书、考试对她来说从来就不是难事。毕业了,在几个顶尖的外企里跳来跳  相似文献   

8.
堪集 《防灾博览》2007,(1):32-33
从养生健体的角度讲,每日食用一把各类坚果,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尤其在冬季对滋补身体更是好处多多,其它季节应控制食量,当然也要因人而异。本有虚火或正在热症期(感冒发烧)就不要食用。凡事都有一个度,只要适度适量.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坚果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09,(9)
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出疾病预报:9月申城气候将从热转凉,日均温差较大。市民在这一季节须着重预防各类食源性疾病、菌痢、普通感冒和流感。由于学生开学均在9月份,学校食堂应注意食品卫生,谨防学生"病从口入"。食品经营单位、集体食堂等应在这一季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自办酒席的,应注  相似文献   

10.
炎热夏季是各类皮肤病的高发季节。而得了皮肤病,洗擦皮肤、涂抹药物是大多数人在家护理时都会采取的措施。然而,医生提醒说,清洗患处和涂抹药膏都要对症而行,否则会适得其反。夏天容易出现的皮肤病有夏季皮  相似文献   

11.
正"时令是食物的挚友,但也是食物的死敌。"在过去,一到冬天,我国广阔的北方,天地间一片荒凉,寸草不生,枯叶凋零。从11月到4月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办法种植"应季"的蔬菜和水果。但是,面对无情的严寒,人们却也总有办法变通。"三春不比一秋忙",在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就开始忙碌地  相似文献   

12.
科技前沿     
正"导航鞋"能为主人规划行走路线对于路痴来说,站在街边不知该往哪儿走会让他们泪流满面,明明身边有地图却还是看不懂会让他们痛彻心扉。现在,印度两位发明家联袂推出了一款"手机导航鞋",通过"听从"手机地图指挥发出轻微震动,以提醒主人转变前行的方向。这个名为Lechal的高科技产品可以  相似文献   

13.
文摘     
《民防苑》2014,(5)
正专家称"香蕉艾滋"为枯萎病不会传染人近期,网上热传的一条消息称,一种"香蕉艾滋病"已从东南亚大范围蔓延,全世界香蕉将面临灭顶之灾。于是有些消费者开始联想,担心吃了有病的香蕉会损害健康甚至也会得"艾滋病",一时谈蕉色变。4月15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明确表示,"香蕉艾滋病"是一种误传,这其实是一种真菌类的枯萎病,而目前市场销售的多是不易得此病的香牙蕉类型。  相似文献   

14.
《民防苑》2006,(3)
夏季即将来临,天气渐将炎热,你可知道,有两种以热为特征的气象灾害和一种以热为特征的污染吗?它们就是高温热浪、干热风和热污染。高温热浪对于上海人来说,是较为熟悉的气象灾害。上海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季节经常在  相似文献   

15.
<正>炎炎夏日,朗朗晴空,竟也会出现污染?根据环保部空气质量预报,2017年5月18-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中度污染,短时可至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是臭氧。灰霾、沙尘天里,天空发灰发黄,让人能"看天辨污染",但臭氧对能见度没有直接影响,且只在大晴天出现,往往因为看不见而被大家忽视,更不知道它可能成为健康杀手。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微溶于水,有类似氯气的刺鼻气味。它是空气中的二次污染物,通过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16.
高峰 《防灾博览》2016,(5):62-65
正人可以7天不吃饭,2天不喝水,但是离开空气5分钟就不行了。空气对人意义重大,而且人们对空气的需求也很旺盛,每个人每天吃进去1.5公斤的食物,喝2公斤的水,但是需要呼吸15公斤的空气。我们现在可以挑选食物和水,但是很难挑选空气,而且我们人类呼吸系统的免疫力比胃肠道差很多,吸进去以后很难再吐出来。所以,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来说至关重要。遗憾的是,空气质量差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除了雾霾这个众人皆知的"杀手"外,室内空气污染更不容小觑。室内空气污染致死率甚至高于室外空气污染。世界卫生  相似文献   

17.
《防灾博览》2016,(6):88-89
正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其实,从出生到离世,腿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想要活得健康长寿,保护腿部是第一步。事实上,很多腿部出现问题的患者,往往心脏和大脑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梗塞。  相似文献   

18.
科技前沿     
正英国专家发明弹簧鞋:走路不费力有时候一个很小的发明就会让生活变得更简单。据报道,针对许多人走路时常常会小腿酸痛的情况,英国当地的一位生物力学家尤舍伍德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弹簧鞋,它能让每一步走起来不再那么费力。尤舍伍德说:"每当我们走在平地上,我们的小腿肌肉都会被拉开,然后能量就会被释放,小腿肌肉就会很疲惫。现在你可以拿回一点能量,走起来比较轻松。"每走一步的力量都可以反复被利用,减少小腿的施力。这项发明  相似文献   

19.
正一种高超音速武器能够在30分钟之内打击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标!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2014年1月13日报道,中国军方1月9日,首次试验了10倍音速的高超音速武器,目的是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中国总是出人意料!"德国"战争资讯"网站说,这是中国武器研发和生产的巨大进步,但对华盛顿来说却是"冰冷的事实",给五角大楼敲响了警钟。有香港媒体分析说,如若中国这种武器试验成功并部署,某些国家妄图构建反导系统包围中国的小算盘,恐怕就要落空了。  相似文献   

20.
《民防苑》2006,(3)
植物也有眼睛科学家们发现,植物不管是高大的树木、芬芳的花朵,还是遍及天涯海角的小草,都能看见光,会对光作出反应。所以说,植物也有眼睛。但植物的眼睛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只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