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减灾短讯     
广州市广雅中学开展突发地震事件应急演练2006年9月28日.广州市广雅中学开展突发地震事件应急演练。演练包括教室避震、火警逃生、应急避险疏散.整个演练过程在广州市地震办公室、荔湾区防震抗震办公室的指导下完成。演练旨在强化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避震疏散场所公园绿地面积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人研究城市绿化和避震疏散场所的都很多,但都是把两者分开来研究。本文把两者结合起来,在研究避震疏散场所的基础上,以尹之潜、李荷提出的震害预测方法和谢礼立归纳的房屋遭遇地震时的破坏情况为基础,以人的需求为本,结合定性和定量2种方法,分别对城市建成区、发展建设区和规划新城区避震疏散公园绿地指标进行研究。按本文提出的避震疏散公园绿地指标规划城市避震疏散场所,既能满足城市避震疏散的目的,又能提高城市绿化率。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广东省地震科普馆发布了“稳稳”和“震震”作为科普馆的动漫专属IP,开展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收获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本文将总结广东省地震科普馆应用动漫IP在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地震科普宣传效果,增强公众避震避险意识,提升地震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师生应对地震突发事件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中国地震局组织开展"有备无患安全相伴"防震减灾主题活动。天津、河北、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广东、四川、云南、新疆等地的10余所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按照《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GB/T 33735-2017)的基本要求,模拟当地发生5-6级中强地震的情况下,有序开展地震避险疏散、包扎急救等情景模拟活动。  相似文献   

5.
当地震来临时,快速及时地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能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因此,在地震频发、城市人口不断集中的今天,各城市应事先建设好避震疏散场所。通过对影响避震疏散场所选择的中山市城区地质构造背景与场地条件、以区为单位需安置人口数量、医疗救护点、易燃易爆危险源、避震疏散通道分布等要素的分析,并在野外勘查的基础上,参照关于建设避震疏散场所的规范和标准,对中山市城区避震疏散场所进行了规划。所规划的避震疏散场所安全可靠、布局合理,能够满足中山市城区的应急疏散需要。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是对我国地震应急避险工作的严厉拷问,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现行的体制.从地震灾区收集了应急避险的第一手数据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调研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的地震应急避险措施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公众在地震灾害中应急避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申俊 《防灾博览》2021,(1):20-27
地震是突发性极强的自然现象,地震灾害具有成灾迅速、破坏性强、影响面大等特点,如何在震时做出科学正确的应急避险选择,既取决于平时的应急避险准备,更取决于震时果断正确的应急避险方式.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是不是所有的地震都需要应急避险呢?显然不是.需要应急避险的是那些可能对人们造成伤害的地震.为此,需要了解地...  相似文献   

8.
2005年11月22日晚,哈尔滨市许多市民走上街头"避震",各大广场人流车流不断.一条"凌晨将会发生地震"的消息在市民中传播.23日凌晨,哈市并未发生地震.城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有居民集中、信息传递快,相互影响大而迅速的特点,尤其对于地震信息,人们更加敏感,只要一提起地震,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地震--灾难--死神--恐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稍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满城风雨",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秩序就会被搅乱.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今年"5·12"前夕,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地震局指导,中国地震局发展研究中心、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共同组织编写《地震避险手册》《家庭减灾手册》《洪涝避险手册》等3部"应急避险科普系列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生动的图示、科学严谨地引导公众面对灾害如何正确防范和应对,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0.
地震时人们可能受到物品摔落砸伤.房屋倒塌砸伤,水灾、火灾、滚石、泥石流,滑坡、毒气泄漏、危险品爆炸等伤害。从人们感受到地震到房屋倒塌破坏大约十几秒钟,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进行有效避震。  相似文献   

11.
震时避险有哪些办法?地震时如何避险,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各种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震时就近躲避在小开间房屋,承重墙墙根、墙角,桌子、床等家具下,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这是人们根据邢台、唐山等大地震经验总结并逐步完善的。这也是基于当时"房屋主要是平房和低层楼房,从地震初动到房屋垮塌大概时间为十多秒,人们在外逃过程中伤亡严重"的情况总结的。(2)"不盲目外逃"。20世纪70至80年代,我国先后发生了1979  相似文献   

12.
动物行为异常与地震灾害预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前地壳中的应力变化会引起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球物理场与地球化学场变化。动物有感受这种变化的能力,在地震发生前数天或数小时,动物可能会不安、抑郁或狂躁、迁徙或逃亡。动物的这种能力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动物在自我保护的同时有可能为人类提供地震预警信号。本文概述了动物感受地震灾害的机制,分析了从基因遗传水平上解释动物地震灾害避险能力的途径,阐述了找出可能作为灾害预警信号的特有动物异常反应的意义,讨论了建立试验性地震灾害动物行为异常预警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22日晚,哈尔滨市许多市民走上街头“避震”,各大广场人流车流不断。一条“凌晨将会发生地震”的消息在市民中传播。23日凌晨,哈市并未发生地震。城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有居民集中、信息传递快,相互影响大而迅速的特点,尤其对于地震信息,人们更加敏感,只要一提起地震,人们就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8日,在纪念唐山地震29周年之际,石家庄市地震局与裕华区科技局联合在石门小区举办防震减灾为民服务“手牵手、邻帮邻,共建平安和谐社区”服务卡发放活动,并向居民宣传防震避震知识。  相似文献   

15.
熟悉周边环境熟悉周围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经常性的组织开展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应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度应急科普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名单,由山东省地震局创作的科普图书《大龙小庆聊地震》获"全国应急科普十佳图书","地震来了怎么办创意拼图"获得创意设计类优秀作品。据悉,此次活动是由应急管理部联合人民网面向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及全社会开展的应急科普作品征集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社会整体应急能力和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此次活动共征集各类作品807件,在对形式和内容进行严格筛选的基础上,邀请专家进行了综合评议,结合网络投票结果,最终评选出应急科普十佳微视频作品、应急科普十佳图书、应急科普十佳创意设计作品、应急科普十佳融媒体作品和应急科普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7.
《防灾博览》2021,(1):5-5
近日,应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度应急科普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名单,由山东省地震局创作的科普图书《大龙小庆聊地震》获"全国应急科普十佳图书","地震来了怎么办创意拼图"获得创意设计类优秀作品。据悉,此次活动是由应急管理部联合人民网面向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及全社会开展的应急科普作品征集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社会整体应急能力和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此次活动共征集各类作品807件,在对形式和内容进行严格筛选的基础上,邀请专家进行了综合评议,结合网络投票结果,最终评选出应急科普十佳微视频作品、应急科普十佳图书、应急科普十佳创意设计作品、应急科普十佳融媒体作品和应急科普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由河北省地震局宣教中心创作的"防震减灾系列电视公益广告"获得了由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举办的河北省首届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这是地震系统首次获得此奖项。电视公益广告具有主题鲜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很好的宣传和传播作用,非常适用于防震减灾事业和防震避险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应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首届应急管理新媒体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江苏省地震局《应急避险小贴士》、福建省地震局《蟾童系列防震减灾三维动画片——博物馆神奇之夜》入围优秀视频类作品名单,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3D云展馆》入围优秀互动类作品名单,中国地震局办公室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北京市地震局常建军同志荣获"优秀创客"。  相似文献   

20.
《民防苑》2006,(2)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省九江县、瑞昌市之间发生5.7级地震,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1.8万间房屋倒塌。地震和日常所见的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99%以上的地震是微小地震,人们不容易感觉到。但强烈的突发性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调查发现,13名遇难者中,直接被倒塌房屋压死的很少,绝大多数是地震发生时跑出房屋,被掉落的女儿墙、屋瓦、砖块等砸死。死因暴露出当地居民避震知识缺乏,房屋抗震性能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