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碘量法测定硫化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碘量法测定了污水中的硫化物,实验探讨了加药次序、空白滤纸、滴定终点的判断问题。由实验结果可知:必须严格按照先加入碘标准溶液、再加入硫酸溶液的次序进行处理。空白实验中是否使用滤纸,其结果差异显著。在反应过程中,随着放置时间延长,硫化物测量值会增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分光光度法(HJ586-2010)在曲线绘制时存在低浓度点不显色现象,用于加标的次氯酸钠标准液不稳定且操作繁琐的现实缺陷。采用不同显色时间及取消曲线制作过程中在加入硫酸溶液前先加入约50 mL水的实验环节,并采用碘酸钾代替氯制剂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显色时间的延长,曲线斜率逐渐降低,曲线的第一点吸光值始终偏低,无法取得理想的标准曲线,在取消加入约50 mL水的环节后,无论是高浓度曲线还是低浓度曲线的截距、斜率和相关系数均符合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碘酸钾标准溶液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加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好以后再进行水样加标,获得的加标回收率,符合《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显色时间不是标准曲线绘制成败的决定因素;碘酸钾和碘化钾反应时溶液的酸度高低决定了碘分子或[I3]-在规定时间内生成是否完全,从而决定了标准曲线绘制的成功与否;用碘酸钾溶液代替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可以解决次氯酸钠标准溶液操作繁琐且不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氮中的干扰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硝酸盐氮的标准方法进行研究,在不同浓度的氯化物、氨氮和亚硝酸盐氮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硝酸盐氮标准溶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的试验条件控制下,氯离子对低浓度硝酸盐氮测定产生的负干扰明显大于对高浓度硝酸盐氮产生的负干扰;随着加入的氨氮和氯化物浓度的增加,硝酸盐氮含量的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值,且逐渐减小;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亚硝酸盐氮浓度对硝酸盐氮的测定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涂铁石英砂吸附水中Cr(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微微  吴纯德  叶建 《四川环境》2009,28(4):20-22,27
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过滤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涂铁石英砂(IOCS)滤料对水中Cr(Ⅵ)的去除,并探讨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r(Ⅵ)在IOCS上的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经氧化铁改性滤料表面电位带正电荷,对水中的Cr(Ⅵ)有良好的去除效果。pH值对Cr(Ⅵ)的去除影响较大,随着溶液的pH值升高,滤料表面电位减小,Cr(Ⅵ)的吸附率也减小。IOCS滤料去除Cr(Ⅵ)机理主要为静电吸附。  相似文献   

5.
工业废水中CODCr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主要叙述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COD_(Cr)值,通过对测量过程重复性、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标准溶液的浓度等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工业废水中COD_(Cr)值不确定度评估,能够准确反映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的所有来源。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示,测量结果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确定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了由铁阳极和空气阴极构成的单室铁-空气原电池(IAFC)替代传统的EC法还原固定Cr (Ⅵ),并且通过实验研究了电解质浓度、溶液pH值和气体氛围对Cr (Ⅵ)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的pH值从6.0降低到3.0,Cr (Ⅵ)的去除速率逐步提高,并伴随着功率密度从1 040 mW/m~2升高到2 880 mW/m~2。此外,将Na_2SO_4浓度从0.01 mol/L提高到0.1 mol/L,也促进了Cr (Ⅵ)的去除。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TiO2作为光催化剂,利用光催化-混凝联合处理含Cr(Ⅵ)废水,研究了废水的pH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有机物和混凝剂种类对含Cr(Ⅵ)废水中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EDTA,pH值为1,紫外灯120min左右,二氧化钛加入量为0.4g,采用FeCl3和PAM作为混凝剂时,Cr(Ⅵ)的去除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8.
超声内电解处理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研究了铁碳内电解、超声波辐照以及不同组合方式对高盐度泡菜废水的处理,重点研究了铁碳比、铁碳加入量、溶液pH值、处理时间、超声功率密度等因素对高含盐量泡菜废水降解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铁碳加入对内电解处理效果影响显著,超声波处理该废水的最佳pH值为7;超声内电解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铁碳比2∶1,铁碳加入体积为溶液体积的25%,溶液初始pH值为7,超声功率密度为0.225w/cm3,曝气处理90min。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大于50%,达到了对该类高浓度含盐废水的预处理效果,降低了后续生化系统的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9.
以某污水厂的高氯低COD生化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硫酸汞加入量、K2Cr2O7溶液浓度、反应酸度、取水样量等参数对COD测定的影响,探讨消除该厂Cl-干扰最简单有效方法,结果表明:控制硫酸汞与氯离子比为15∶1(质量比)、K2Cr2O7浓度为0.18 mol/L、水样稀释0.75倍、Ag2SO4-H2SO4加入量为28mL,皆可有效减少氯离子的干扰。该方法相对氯气校正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工业总排放水中Cr6+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充分考虑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制备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测得Cr6+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23mg/L。  相似文献   

11.
Cr(Ⅵ)是一种高毒性重金属.为了探究炭质材料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行为,首次尝试用不同浓度的锰离子溶液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研究了包括pH、温度、投加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原活性炭和改性活性炭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锰离子改性可以增加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容量,溶液pH、温度、投加量和初始浓度对CKⅥ)的去除率有很大影响.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rmuir模型有更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江水中总氮的含量,其不确定度的分量主要有标准拟合引起的不确定度、由氮标准溶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时所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平行实验数据重复性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水样在消解等前处理过程上产生的不确定度、测量水样体积V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经过计算,标准拟合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值最大,在实验时,应引起注意,减小对试样结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强酸性溶液中、165℃和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碳被K2Cr2O7迅速氧化,而K2Cr2O7中的Cr6+还原成Cr3+,Cr3+在600nm波长上有特征吸收,其吸光度与有机碳的浓度成正比。根据吸光度可计算出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实验证明试剂和工作曲线的斜率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质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Cr3+离子掺杂对负载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钛酸丁酯和CrCl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钛片、玻璃、釉面瓷砖、陶瓷、不锈钢和铝片六种载体上制备了Cr3 掺杂TiO2薄膜。讨论了不同Cr3 掺杂浓度下,不同载体表面上制备的TiO2薄膜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r3 对TiO2薄膜的掺杂效果与载体的类型密切相关,并且不同载体其Cr3 掺杂的最佳浓度也不同。Cr3 掺杂后,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提高最大的是釉面瓷砖,其次是玻璃、钛片、铝片、陶瓷,最差的是负载不锈钢。  相似文献   

15.
用碘量法测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时,用去离子水代替二氧化硫吸收液,并加入淀粉指示剂和碘标准溶液,采样过程中二氧化硫使紫色的吸收液退色,完全退色后,停止采样,记录采样体积,并根据加入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此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准确度能满足污染源监测的要求,通过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总磷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总磷时, 实验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克拉玛依市环境科研中心监测站对延长SnCl2、KH2PO4试剂的使用保存期、提高显色的稳定度、降低空白值的方法做了大量试验。试验表明:SnCl2-40%丙三醇溶液、KH2PO4使用液均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期达到2个月;钼酸铵溶液中,加入酒石酸锑钾钼蓝显色有良好的稳定性。用本方法和标准方法测定水样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其准确度与精密度均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7.
COD_(Cr)分析中使用的硫酸银属于重金属溶液,若直接排入下水道,对环境影响较大,而且也是对贵重金属的浪费。文章对COD_(Cr)分析废液中银的回收进行了实验研究,将废金属银回收,配制成硫酸银溶液回用于实验中,与购买的硫酸银溶液相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统计软件研究了徐州北郊柳新煤矸石充填复垦区Cu、Cd、Pb、Zn、Cr五种重金属对其周边100m范围内土壤的影响,得出结论:区域内全部161个样点中Cd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除少量Zn以外,7个监测点位各层土壤中的五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研究区内Cu和Cd的纵向空间变异性最大,存在较强的纵向迁移能力,而Cr、Pb、Zn的纵向空间变异性相对较小;土壤中Zn、Pb、Cr和Cu存在极强的空间相关性,其中Pb、Cr和Cu的变程均相对较大,受母质的影响相对较大,而Cd的块基比最大,变程最小,其受人为随机影响突出;区域内的Cd、Cu、Zn和Cr的主要污染源为充填的煤矸石,且存在明显的横向和纵向迁移过程,Pb的污染则主要来源于道路交通;区域内Cd污染严重,而充填的煤矸石是主要污染来源,因此必须建立相关的土壤充填复垦物标准以保障种植安全。  相似文献   

19.
纺织印染废水TOC值和CODCr值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晶 《青海环境》2004,14(3):97-100
文章对纺织印染废水TOC值和COD Cr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论证,对实际监测的TOC值和COD Cr值进行回归分析,并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纺织印染废水TOC值和COD Cr值有良好的相关性。使TOC在污水处理工程中成为一个可操作的控制指标,对环境监测和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测定地面水的挥发酚时,通常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氯仿萃取比色法。这种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验和验证,证明是灵敏度高而又稳定的比色方法。但是此法的4—氨安基替比林试剂空白值较高。在地面水的例行监测中,只要是在没有含酚废水直接排入的江河断面上取样,往往检不出酚或刚好接近检出下限,其水样的消光值与空白值很接近,常处于同一个数量级。所以,空白值的大小及其分散程度将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以及分析方法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