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1.4%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年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至"十二五"末,争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1.4%.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能源发展的绿色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能源面临着长期的挑战.目前,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能源是"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一五"时期,能源的发展既要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环境治理的要求,要保证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清洁、安全"的能源.  相似文献   

3.
建立“科学用能”机制,实施节能减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用能"是从能的梯级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循环等基本科学原理出发,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进用能的合理性与高效性."科学用能",主要包涵三个层面--科学使用能源、科学配置能源和科学管理能源.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科学用能",这是保证能源持续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的关键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要建立和完善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建立和发展能源合作社,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在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五个重点之一."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的目标为年均节能率4.4%.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迫切需要技术支撑.因此,为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致力干研发节能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并实施相关工程的企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5.
杨伟利 《环境》2007,(7):54-55
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分析报告.该报告称:目前,可再生能源和能效产业投资日增.流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资金从2005年的80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24(1):11-11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日前表示,2008年我国能源工业的工作重点将是"节能、新能、绿能".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我国今后的能源发展应该总的目标是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能源生态文明.能源生态体系是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疆能源消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5年为基准年,根据统计数据和发展目标,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新疆能源消费领域温室气体的减排潜力.结果显示,新疆"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领域CO2减排量可达10*!254.00×104t,接近2005年的排放量.其中,工业能源消费领域减排量占全部能源消费领域减排量的82.05%,是主要减排领域;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六大主要工业经济行业减排量占全部能源消费领域减排量的68.24%,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领域减排量的83.17%,是主要减排行业.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研究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大气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分析广东省"十一五"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可达性,同时探讨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对策.要在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必须从经济、能源和污染治理三个方面同时着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氢动力     
杨伟利 《环境》2007,(3):72-74
人类正处于能源利用的转折点,以石油为标志的"黑金时代"将逐步远去,以氢能为代表的"白金时代"雏形已现.氢作为能源其利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能源结构迎来根本性变革的背景下,氢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其前景被普遍看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能强度逐年增大,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日益成为碳排放的新增长点.本文采用Theil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12年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均呈增长趋势,其年增长率分别为9.69%、3.29%;2八大经济区域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的差异是构成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达到了57.90%;3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01—2012年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的"冷点"区变化较为稳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经济区,而"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黄河中游经济区;4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城市居民年龄结构均对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具有加剧作用,而城市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具有减缓作用,且北方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南方;5现有样本数据支持环境Kuznets曲线假说,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存在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池州市2000—2010年能源足迹动态测度与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能源足迹测度分析是揭示能源消费对区域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基于能源足迹的碳吸收计量模型、能源足迹强度与生态压力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年鉴中能源消费数据,对2000—2010年池州能源足迹及生态压力与强度进行了动态测度,运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2015年、2020年能源足迹进行了预测,并借鉴STIRPAT模型对能源足迹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池州人均能源足迹由2000年的0.1173ghm2(全球公顷,下同)上升至2010年的0.8993ghm2,呈波动上升趋势.2000—2003年,人均能源足迹的供给大于需求,EPIEF<1,2004年开始人均能源足迹的需求已超过供给,供需状态严重失衡,EPIEF>1,2010年,EPIEF比值达2.4,能源足迹为森林对能源足迹承载力的2.41倍.煤炭足迹为能源足迹的主要贡献者,平均贡献率达90.21%.能源足迹强度整体呈倒"U"型趋势.人口规模、人均GDP、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能源足迹呈正相关关系,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5698、0.590、1.468、0.144.可为池州市政府动态了解能源消费对环境形成的压力,准确把握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而为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微观尺度区域能源足迹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13,41(3)
山西京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白头里乡业家村,是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1%)和山西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49%)共同投资建设的现代化环保发电企业.装机总容量600兆瓦,总投资约28.88亿人民币,其中环保设施投资约3.0237亿人民币. 山西京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从"奉献能源、回报股东、服务社会"为使命,以"聚能合力,创新卓越"为核心价值观,认真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坚持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并重,高起点,严要求,科学论证,努力创建节能减排一流发电企业.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7,(10):9-9
在9月9日举行的"核能开发与内陆核电建设专家论坛"上,与会院士、专家纷纷表示,核电是清洁能源,中国发展核电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山西省能源革命现状及生态资源禀赋特征,依靠产业经济学理论和环境经济学方法,从能源革命的内涵及发展论述,探讨了山西"一煤独大"的能源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了借助"能源革命"推动山西"环境治理"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必要性,探讨"能源革命"与"环境治理"内涵及发展机制、内在联系,结合山西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现状,提出促进能源革命推动山西环境治理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喜阳  周程  王田 《环境科学》2023,44(10):5464-5477
准确预测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量对于科学有序落实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有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了一种融合位置扰动和模拟退火的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优化基于两层"分解-集成"策略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趋势分解(TD)将原始能源消费时序分解成趋势项和非趋势项,继而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非趋势项分解成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MFs)和一个残差项,然后对上述趋势项、IMFs和残差项分别建模预测,利用IPSO优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预测趋势项,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非趋势项的本征模态函数IMFs和残差子序列,最后通过相加集成求取最终能源消费预测值.实证分析表明,基于TD-EMD两层"分解-集成"策略的IPSO-MLR-LSTM模型融合了TD、EMD、IPSO和LSTM的优点,更全面地捕捉了趋势项和非趋势项演化规律,提升了预测性能,将其应用于能源消费领域是可行且有效的.最后,预测了在不同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人口数量、能源效率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水平情景下的我国2021~2035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提效率、控总量、调结构",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本文探讨了"美丽中国"背景下能源低碳转型困境的法律根源,分析了我国现行能源法律制度存在的基本法缺位、单行法缺失、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等缺陷,并从健全能源法律体系和完善"低碳+能源"法律规范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支持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的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天津港生产和建设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能源已成为影响天津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实现天津市"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8%的目标,就必须推进节能降耗,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结构调整,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存度,促进天津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修订"城考"指标体系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并基于对能源、气候变化与环境的研究工作,认为:有必要将"单位GDP能耗"的相关指标分三步纳入"十一五"时期的"城考"必考指标体系.阐述了将"单位GDP化石能源能耗相对指标"和"单位GDP污染物强度相对指标"同时纳入"城考"指标体系.实施协同控制,是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环境》2013,(8)
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的消费大体上占70% ~ 80%,致使我国在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为此,国家层面正在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如核电、水电、风电等等.在《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中更明确了我国未来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面对国际社会的质疑,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近期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也进一步表示:"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不会改变,将进一步完善核电发展规划,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发展核电."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球面临巨大能源、水污染及资源危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能源自给、污水再生及资源回收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是未来水厂重要实施路径.污水处理厂实现能源自给的关键一是"开源",即高效回收污水中有机物化学能、低品位热能,并利用外源有机物厌氧共消化、太阳能、风能等技术开发能源;二是"节流",即利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