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B 8408—201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对乘客束缚装置的技术要求做了补充和完善。本文对比了GB8408—2008及GB8408—2018两版标准,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阐述了新版标准关于乘客束缚装置的技术要求,并对GB8408—2018中加速度区域图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结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大型游乐设施乘客束缚装置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的通知》(市监特[2018]42号),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大型游乐设施乘客束缚装置选型准则。  相似文献   

2.
游乐设施人体束缚装置是否可靠有效,直接涉及到乘客的人身安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游乐设施常见的各种人体束缚装置的作用和应用场合,并提出了设计制造时如何选择合理的人体束缚装置,同时建议游乐设施标准修订时完善相关要求,规范束缚装置的设计制造,提高其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3.
GB 840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是我国大型游乐设施行业的核心标准,修订后的GB 8408—2018已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本次修订的思路、过程和主要修订内容,并对整体框架、承载系统、焊接和设计计算等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重点解析。修订后的GB 8408—2018《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实现了对大型游乐设施全生命周期的覆盖,标准的多方面内容也得到了补充和提升,为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为满足社会大众的游乐需求,现代游乐设施的种类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并集趣味性、惊险性于一身,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是游乐设施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却不容小觑,否则将严重危害游客的生命健康安全。现状与问题《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4年第114号公告)规定: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 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  相似文献   

5.
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挡杆作为乘客束缚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主要起到保护乘客作用。本文针对在大型游乐设施检验过程中发现的摇头飞椅安全挡杆失效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安全挡杆缺陷形态及受力分析进行研究,计算其在弯曲过程中对材料受力的影响。得出了安全挡杆由于弯曲半径过小,导致内外表面的应力应变超过材料的极限值产生缺陷。生产厂家在圆环设计中未考虑弯曲半径的影响,故而有缺陷挡杆在使用过程中断裂失效。因此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挡杆在设计和制造时就必须考虑材料拉伸、弯曲强度、最小弯曲半径等材料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评价的一般性方法与特点,针对传统FMEA风险点分析中不易获知游乐设备的全过程风险情况及分析的单一性问题,建立了基于时段和环境FMEA的大型游乐设施安全风险评价机制,对大型游乐设施不同时段和环境下的风险点的严重程度、发生率和探测度分别评价,求解风险点的风险系数序列,再依据风险系数序列给出优先解决方案。最后,通过骑乘类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风险分析案例,验证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游乐设施新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无法预知游乐设施运行时乘客头部、颈部、腰椎等关键部位的速度、加速度及受力情况,也无法预知特殊尺寸乘客是否能够被乘员约束系统有效束缚而不被甩出。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仿真假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建议把广泛应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数字仿真假人引入到游乐设施行业,并根据游乐设施行业乘员安全评估现状,指出了数字仿真假人的开发需求及在游乐设施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管理体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9.
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不仅涉及设备本身,而且与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这个特点,提出大型游乐设施风险矩阵(RMM)的风险分级方法。提出了将事故树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模糊事故树法(FFTA);采用3σ模糊表征法计算大型游乐设施各类风险事故的概率;再采用信息熵法来评价大型游乐设施的风险后果;最后利用风险矩阵法来确定大型游乐设施的风险等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分级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游乐设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5个层次入手,梳理并分析了我国目前游乐设施安全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针对游乐设施法律的欠缺、安全技术规范不能涵盖全部游乐设施及其安全监察、游乐设施的设计理念偏颇、现有游乐设施法规标准对游乐设施的一些要求与国际不接轨且量化要求不足等问题,笔者提出了国家应尽快制定颁布《特种设备安全法》或游乐设施的相关法律,早日填补游乐设施在型式试验、安全评价、评估、寿命预测、预警和进出口大型游乐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的安全技术规范空白,改变游乐设施设计理念,完善游乐设施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量化要求,尽快使我国游乐设施安全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适应国情并与国际体系接轨。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声     
谨防乐极生悲2010年第8期热点追踪栏目《预警太空迷航隐患》一文,敲响了大型游乐设施监管的警钟,也提醒大家对大型游乐设施的乘坐安全引起注意,谨防乐极生悲。有些不法厂家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于不顾,竟私自生产游乐设施,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大型游乐设施的发展概况、风险管理现状、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研究发现,目前已初步建立游乐设施法规体系,逐渐形成了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五层次体系,大型游乐设施运营单位安全管理正在向标准化、体系化管理方向发展.我国还没有对各类大型游乐设施进行危险性分析,有关标准和规范中并没有提到明确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法,在游乐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改造、修理和检测过程中也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检验检测”双轨制监管模式下,大量安全监察和检验检测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共享和利用,两者之间协同工作效率较低的现状.提出利用大数据资源搭建基于运行监测、故障诊断、应急指挥、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游乐设施智慧检验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大型游乐设施信息“全国一张网”,最终达到基于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Saferparks数据库中近1.5万起美国游乐设施事故的分布情况、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以及乘客年龄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统计分析研究,并从法规标准、设备、人员三个方面提出了安全措施和事故预防建议。结果表明,2000~2002年为事故的高发期,且80%的游乐设施事故发生在新泽西州、加利佛尼亚州、德克萨斯州。游乐园设施事故明显多于娱乐休闲设施和水上乐园设施,运行阶段是事故频发阶段,而伤亡乘客的年龄主要集中在7~13岁。此次统计分析的研究结果为我国游乐设施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提供了研究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飞行塔类游乐设施吊挂装置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某典型飞行塔类游乐设施-双塔跳楼机安全分析及单一失效点辨识,发现该类游乐设施座舱吊挂装置吊耳连接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仅采用简单角焊缝连接座舱和驱动钢丝绳,强度计算得出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为此对该结构进行了结构分析,将简单的吊耳角焊缝变更为连接板、连接座结构,采用多向焊缝、定位销(块)、全熔透焊缝等形式连接,通过强度和疲劳计算证明优化后的结构更加合理,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飞行塔类游乐设施吊挂装置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3年2月10日国家质监总局颁布了《游乐设施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并于当年6月1日起开始试行,此规程是为了加强游乐设施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确保游乐设施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依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监局13号令)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型大型游乐设施"轨道滑索"结构特点和运动特点,分析了该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高空坠落风险、乘客相撞风险与障碍物刮碰风险、速度过高产生的相关风险,提出了减小风险的一些方法和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18.
<正>游泳池、滑滑梯、蹦蹦床等充气城堡游乐设施因造型新奇、有趣好玩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不少游乐场、广场甚至小区都有经营。但一直以来,由于没有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此类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让家长们非常担心。2015年5月9日,河南省地方标准《充气式游乐设施通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在郑州市宣布正式全面实施,成为国内充气式游乐设  相似文献   

19.
游乐设施是承载游客进行游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质量和安全性能关系到游客的生命和健康。随着游乐设施的发展,不同结构,不同运动形式的游乐设施不断涌现。形态各异的游乐设施不仅让人们享受着惊险、刺激和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对"世纪飞碟"游乐设备在设计、制造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着手,分析、研究,探讨该设备可在设计、制造环节某些方面进行改进,将游乐设备的潜在安全隐患从源头着手消除。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全国连续发生多起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安全事故,造成包括儿童在内的多名人员伤亡。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组织对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的安全监管问题开展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力量参与了该研究工作,赴河北保定、四川成都等事故发生地进行了现场调研,完成了《游乐设施安全监管制度研究》报告。2019年9月1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以该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加强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安全监管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