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煜  崔岩  赫晓霞 《绿叶》2012,(7):115-119
根据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的实际测试,北京市大部分工作生活场所的磁场曝露水平符合并且远低于国内和世卫组织的推荐标准。但在信息不完全和知识不完备的状况下,公众对磁场暴露及相关工程却呈现抵制情绪。消解这种情绪,需要向公众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也需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通告相关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和肯定环保NGO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众生态文明素养及其科普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国家文明城市芜湖市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发现:公众具有一定生态意识,但生态文明素养整体状况不佳。公众对生态文明概念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只占17.7%;各类人群对周围环境关注度较高,均在65%左右;有相关生态知识或行为的公众占92%;有76.7%的人表示没有破坏环境的行为;6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保护环境的行为。通过生态科普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受访者对目前生态科普教育满意度只有25.9%,政府在生态科普教育方面还存在活动流于形式、创新性不强、投入不足、制度不完善、不能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热点、专项科普匮乏、媒体不给力、内容不接地气、无区域特色、平台手段落后等问题。提出了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需构建四个相互联动的科普教育体系:高度重视生态科普教育的思想体系、支撑生态科普教育的技术能力体系、生态科普教育的长效机制体系和具有区域特色生态科普教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3.
《绿叶》2012,(6):110
6月18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主办、北京市电力公司协办、达尔问环境研究所承办的"电磁环境的科学与社会认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电磁环境的科学与社会认知"。会议内容主要涉及:辐射环境的基本知识、前沿无线电技术及其电磁环境安全、国外电磁环境问题演变历程及现状、北京市不同人群磁场曝露水平调查、通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11,(9):55-55
本刊讯2011年8月31日,达尔问、自然之友、环友科技、南京绿石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五家环保组织在北京联合发布第二期苹果供应链污染调查报告,指苹果公司的污染排放正在随产量扩张而蔓延,给当地环境和公众健康带来的严重威胁。在2011年1月20日发布的第一期《苹果的另一面》报告中,环保组织揭示了苹果在华供应链存在的污染和毒害。然而,时至今日,苹果公司坚持不回应对其供应链环境违规问题的质疑。  相似文献   

5.
<正>为增强环保工作以及环境信息的社会透明度,使社会各界更好地感受环保、认识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自2013年7月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每月固定组织"环保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人士到山东省环保厅实地参观、学习、交流。目前活动已开展4年,2000多人参与其中,充分展示了环保部门坦诚、开放的姿态,搭建了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参观内容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包括山东省环保厅"治用保"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科普教育基地、环境监控中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短波发射台电磁环境管理现状,探讨了电磁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标准体系急需完善、公众宣传实效有待提升、与城市规划不同步等,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为主管部门的电磁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里,承担了我们的工作、居家、休闲娱乐的功能。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步增强,高层建筑的电磁环境现状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成都市区的高层建筑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9,(6):35-35
活动现场就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希望从环保类杂志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题目面向公众展开问卷调查。当天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的近200份调查问卷,通过一张小小的问卷透视了公众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境图书杂志选题策划明晰了方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活动负责人、热心公众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近期公众参与版面上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3,(7):36-36
本刊讯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院主办,环保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联合承办的大型环保论坛"绿色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在北京举行。北京市电力公司对本次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环保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邱江,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章少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  相似文献   

10.
小小问卷透视公众环境意识 活动现场就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希望从环保类杂志中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题目面向公众展开问卷调查.当天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群众的近200份调查问卷,通过一张小小的问卷透视了公众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环境图书杂志选题策划明晰了方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对活动负责人、热心公众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在近期公众参与版面上进行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公众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为考察不同类型公众参与方式对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差异,本文基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选取四类公众参与方式和四类污染物,结合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份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横向比较不同类型的公众参与方式,公众环境来访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效果优于环境信息公开和环保网络舆论,而政协提案、人大议案的积极效应尚不显著。纵向比较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治理效果,公众参与能显著促进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对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效果的影响次之,而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较不理想。建议政府进一步优化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并重视公众层面的环境诉求,建立公众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良好互动机制,同时鼓励公众通过新媒体渠道参与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宣传教育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担负着凝聚思想共识、团结稳定鼓劲的重任,是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国家环境意志的重要手段,也是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抓手。在新形势下,我国环境宣教工作面临难得的机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13,(6):114-115
2013年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电力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联合承办的大型环保论坛"绿色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副主  相似文献   

14.
在环境风险评估中,公众参与可以让公众的个人知识对专业评估做出补充,让公众对评估程序进行监督,可以大大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公众的心理承受力,起到稳定民心的效果。应运用各种手段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并在环境信息的采集上吸纳公众的最直接的感受,使其与跟科学检测的一些指标相配合。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由于信息发布不对称以及公众对环保专业知识不了解所引发的环境舆论事件不断攀升。在这些事件中,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与媒体的沟通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进而衍生新的负面情况,甚至导致公众恐慌,引发信任危机。因此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媒体采访,释放政府信息已经成为决定突发事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乌鲁木齐市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环境教育的影响力,鼓励公众参与各项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六进"项目,充分展现了环境教育在社会环保意识提高方面重要的作用。环境保护事业是"靠宣传教育起家"的,在人们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的当下,环境教育能否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能否让"接地气儿"的环境教育活动凝聚起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正能量,培育出大众的参与意识,对于环境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报纸等平面媒体,网络新闻媒体能够更加及时地报道资源环境动态,但同时也使一些原来隐形矛盾和问题公开化。认知网络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并合理运用,能够为资源环境管理工作更好服务。作为未来信息和资讯的主要传导者,网络新闻媒体将成资源环境宣传工作重要互动交流的平台,在提高公众的环境参与度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使用好网络媒体平台,有效应对其对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朱莞  姚建  谭渊 《四川环境》2007,26(6):88-91
本文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经验,提出当前环评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信息公开及听证主体不尽合理等问题,并加以分析。针对如何更好地做好公众参与工作,提出诸如扩大并完善公众可以参与评价的方式和媒体参与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环境宣传教育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担负着凝聚思想共识、团结稳定鼓劲的重任,是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国家环境意志的重要手段,也是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工作,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抓手。在新形势下,我国环境宣教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18,(12)
正在信息更加透明,公众更加关注饮水安全和健康的背景下,MyH2O经历了3年多的项目运转和机构初创,并建立了顾问委员会来监督机构更规范化发展。通过搭建一个面向全国的水信息平台,MyH2O为在地105支团队提供了专业指导,进入到800多个村庄来系统化收集当地的水和环境信息与入户调研,并且为社区提供水和环境的科普教育。依托信息平台,为有饮水隐患的地区链接具有技术、设备等资源的研究院、企业、基金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