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     
正人类是远古巨兽灭绝主因英国的研究人员日前提出,人类可能是剑齿虎、猛犸象、长毛犀牛等远古巨兽灭绝的主要因素。他们对大量古生物化石、人类迁徙及历史气候变化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全球多个地区开始出现人  相似文献   

2.
青海是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生态法治文化建设对青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助力作用。文章立足于青海生态法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青海在迎接生态法治文化建设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从完善生态法律法规、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提高人民群众生态法治意识、塑造良好的生态法治文化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高层信息     
<正>习近平青海考察时要求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习近平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  相似文献   

4.
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是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洁神集团)旗下专业从事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以及各类污水处理项目的技术集成、工艺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设备制造的高新技术环卫环保企业。公司由青海洁神集团全体股东出资,于2006年1月在西宁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  相似文献   

5.
由共青团中央、国家环保局、全国青联、中华环保基金会联合开展的中国青年环境论坛“第二届年会暨中国青年优秀环保企业家”表彰大会12月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青海桥头发电厂副厂长袁文武、青海制胶总公司副总经理逯益民、青海山川机床铸造厂副厂长尚凤和被授予“中国青年优秀环保企业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业化经营的青海特色农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由于青海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低、品牌建设滞后、产业化程度不高,使青海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在分析青海省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青海省特色农牧业在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1999—2008年青海省国内游客调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10年的青海旅游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青海省国内游客的构成和特征,试图揭示青海旅游市场的现状。结论显示,虽然整体上青海国内游客数量持续增长,但仍存在省外游客吸引力弱、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少、旅游设施差、服务质量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青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及市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从西宁去湟中县塔尔寺的路上,人们可以看到整齐排列着的高大挺拔、直入云霄的两排白杨,夏日里树冠密合,形成了非常漂亮的林荫隧道。这些树,就是近代军阀“青海王”马步芳统治青海时下令种植的。提起马步芳和青海的绿化,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37  相似文献   

9.
《绿色视野》2009,(6):5-5
青海省围绕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强化项目储备。由青海省林业局委托国家林业局规划院编制的青海西宁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青海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湿地保护建设工程,青海黑河源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等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已通过省级论证,并上报国家林业局。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世界第三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潜力巨大,是一个旅游业开发前景广阔的地区.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青海旅游业遇到了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为此,全省各部门,特别是旅游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借鉴国际、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开拓进取,使旅游业沿着正确方向快速前进;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把青藏高原风光、特有人文景观、特种旅游的开发作为青海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十五"期间,青海旅游业发展首先要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开发、登山狩猎旅游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让游客充分领略青海美好的自然风光."让世界了解青海,让青海走向世界",这是我们的目标.目前,要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发娟 《青海环境》2006,16(1):18-20
文章从青海矿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矿业可持续发展入手,对青海传统矿业生产模式进行分析,指出要推动青海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矿业模式,并提出了实施生态矿业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层信息习近平青海考察时要求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青海环境》2012,(3):150-F0004
由“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资助的“携手护碧水·绿动三江源一青海北京公众参与西部生态保护联合行动”项目之一,“青海北京两地记者联合调查行动”于9月5日至11日在青海组织开展,启动仪式于9月5日在省环保厅举行。  相似文献   

14.
1988年9月至1990年3月间,在重庆市城区用化学洗脱法测定了水体、土壤、建材、草苔和树叶等11种试验下垫面的SO_2和SO_4~(2-)的混合干沉降通量和沉降速度V_d,其结果是草苔的硫混合干沉降速度较大,范围0.53—1.06厘米/秒;水体0.02—1.19厘米/秒;土壤0.01—0.97厘米/秒;建材0.04—0.29厘米/秒;树叶0.01—0.03厘米/秒。  相似文献   

15.
改善青海生态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明 《青海环境》2000,10(3):125-129
青海生态形势严峻,努力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青海大开发、大发展的根本。全社会务必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抓紧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青海环境》在全国正式发行了,在此之际,谨致热烈祝贺! 《青海环境》自1984年试刊以来,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办刊方针,立足于青海实际,突出高原环境特色而颇有声誉,受到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和爱护,成为宣传青海环境的重要窗口和开展学术交流的园地。特别是把保护高原生态作为我省环境战略目标,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大量地反映和探讨了在工农业生产及资源开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优两高"战略为青海未来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如何将"生态保护优先"进一步体现在体制机制层面,打破以往制度及组织架构的束缚是当下急需考量的。目前青海"生态保护优先"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层面的强制性规定,更是从发展的源头体现出生态保护优先。尽管如此,未来青海仍然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多元主体参与、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等层面确保"一优两高"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工作一周年之际,8月1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来到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督导调研环保系统学习贯彻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落实情况。王建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工作一年来,我们沉浸在巨大的鼓舞、亲切的关怀和美好的回忆中,特别是总书记到青海省环保机构考察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对青海环保人的厚爱,要倍加珍惜,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转变"新思路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把总书记的关怀、教诲和嘱托落实到生态环保的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实现青海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9.
刘涛 《青海环境》2021,31(3):105-110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这一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青海考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海改革发展稳定的殷切期望.我们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这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一项重要举措,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海环境》是综合性环境保护科技期刊,由青海省环境保护局主办,国内正式发行。《青海环境》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突出高原环境特色,反映高原环境科技成果,研究环保对策,为青海省的经济建设服务。本刊可供有关领导干部、管理、科研和教学人员以及广大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参阅。欢迎省内外的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