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我国目前处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因此要对固废进行合理的利用,以此来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近年来城市中对固体废物的处理限制以及污泥、餐厨垃圾等固废垃圾不断的增加,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文本主要对城市固体废物的状况以及处理技术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此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固废进行处理,是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固废热解技术在废旧轮胎、生物质、城市生活垃圾等行业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工业固废现状及2010年固废种类及产生量的预测,根据其性质和特点,结合国内外治理固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探索一条适合我市牧业的工业固废管理和综合利用途径,从而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PTA生产企业污水处理污泥固废属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科学》2015,(6):80-85
通过对某PTA生产企业污水处理污泥固废属性鉴别采样方法的分析和筛选,依据相关规范对该企业污泥进行鉴别后,认为该企业污泥不具备危险固废特性,可按照一般固废进行综合利用。此外,PTA生产企业污泥固废属性取决于生产工艺、原辅材料及污水处理工艺,要求该行业污泥综合利用前应按要求开展危险废物鉴别。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固废产生量逐年增加.文章根据习总书记对垃圾革命的指示,针对义乌市环卫体制改革及固废工作实施进程,总结近年就工业固体废物分拣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在制度规范、标准设置、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的有益实践,对比研究各种管理模式,就各方主体应该进一步理顺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有借鉴意义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对新加坡城市固废处理的现状与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对照识别了我国城市固废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对我国城市,尤其是具有土地紧缺、人口密度大、高度城市化等特征的重点大中型城市的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的策略与模式提出了建议,包括健全法规强化制度,加强固废分类管理,大力发展固废焚烧产业。  相似文献   

7.
赵曦  吴姗姗  陆克定 《环境工程》2021,39(2):136-140,15
综合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和五分制综合评分法建立了1套适用于评价“无废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从选址、功能、工艺、污染控制、管理等的角度,制定了25个评价指标,并将其归纳为选址与园内布局、处理处置功能与容量、工艺路线、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管理机制和邻利共融措施6个准则层...  相似文献   

8.
林立河 《环境》2011,(Z2):44-45
本文主要谈及潮州陶瓷产生业由生产带来的大量废陶瓷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论述了废陶瓷循环利用的重大意义和技术处理方法以及实施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综合利用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废皮革为典型固体废物开展水泥窑共处置试烧试验.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为研究手段,对水泥窑共处置技术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与常规水泥生产过程作比较.结果表明:常规水泥生产过程的综合环境负荷为7.028×10-12 a-1,其中最大的环境负荷为全球变暖,达3.368×10-12 a-1.当废皮革作为替代燃料在水泥窑中共处置时,可减少燃煤的使用量,同时降低CO2的排放,降低了能源消耗、人体健康损害等方面的环境压力;其综合环境负荷为6.618×10-12 a-1,比常规水泥生产降低了5.83%.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青岛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商品消费量不断增加,由此导致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随之加速增长,带来极大的环境安全隐患。本文在调查和分析2005—2007三年青岛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对青岛市固体废物的有效管理和促进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瓦勃氏技术研究工业污水的可生化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瓦勃测试技术对沈阳市西部污水及其10个重点工业污染源18个排污口污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对可生化性级别及生化毒性作出了判定.  相似文献   

12.
用三聚氰胺生产中排放的固体废物制备三聚氰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聚氰胺生产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在自生压力下可以由三聚氰胺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酸解制备三聚氰酸 ;添加酸式硫酸盐在低硫酸浓度下水解几乎能达到高硫酸浓度下水解的效果 ;固体废弃物酸解时 ,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和NaHSO4用量增加都会提高三聚氰酸的收率 ;酸解过程中 ,反应温度对收率有显著影响 ,而反应时间、硫酸氢钠的用量对收率影响不显著 ;在 160℃、NaHSO4用量为 10 0g时反应 4h ,三聚氰酸的收率可达 67%  相似文献   

13.
纯碱厂在生产过程中要排放许多废碱液,如果用作烟气脱硫剂,不仅降低了脱硫费用,而且消除报废碱液的主要成分,介绍了旋流板塔式除尘脱硫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了影响用废碱液除尘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找出了较好的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废认在该装置上脱硫和除尘效果均达到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水平,同量,解决了因为废碱液带来的水污染。除尘脱硫装置结构简单,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低,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主设计的高压挤压小试装置,将城市混合生活垃圾分为干、湿两种组分。分析其性质表明:在20 MPa和40 MPa挤压压力下,干组分含水率低于30%,热值从2 778 k J/kg分别提升至14 503,11 659 k J/kg。湿组分性质与混合垃圾中的厨余组分相近,易腐成分含量高,可采用厌氧消化处理回收生物质能。采用高压挤压技术作为预处理手段,垃圾能源最大可回收量达5 340 k J/kg,相对直接焚烧提高近90%。高压挤压技术作为预处理手段,可有效提升城市混合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和能源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现代化回转窑水泥厂处理工业和城市生活垃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峰  贺军 《环境工程》1997,15(4):47-50
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化学特性与水泥生产所用的原料和燃料基本相似。本文对在现代化回转窑水泥厂使用垃圾代替生产水泥的部分原料和燃料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利用城市附近的水泥厂处理城市工业和生活垃圾的设想。水泥厂通过回收垃圾中的能源和原材料,可以成为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用陶瓷膜做滤材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是以无机膜之一的陶瓷做滤材,对含油污水处理进行研究.探讨了含油种类与膜的性质、含油浓度和透过速度的关系及反冲洗对透过速度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轻质油比重油的透过速度大;油水中含油浓度对透过浓度影响不大;反冲洗会使透过速度得到恢复;浊度去除率可达96%以上,陶瓷膜超滤法处理含油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周宏磊  王玉  王澎  马志强 《环境工程》2015,33(5):126-130
输氧抽气技术是基于好氧降解原理对垃圾填埋场中固体废弃物实施原位处理的先进环保技术。采用该技术对垃圾填埋场中固体废弃物减量化研究,总结了技术应用中的关键参数:有效影响半径,最佳真空度等。结果表明抽气流量大小与影响半径密切相关,抽气影响半径建议取20~25 m,抽气系统最优负压为20 k Pa,同时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应保证垃圾场表层覆盖层的密封性能,尽量减少空气的渗入。输氧抽气技术在垃圾场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型场地治理提供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垃圾焚烧发电是我国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针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涉及的包括不同炉型垃圾的预处理,炉型的选择,烟气的净化,灰渣的处理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脑电路板中废塑料所制备的活性炭,研究其对印染废水的吸附。实验以其中的COD(还原性物质)为吸附对象,分别做吸附时间、活性炭投加量、温度、溶液初始pH以及溶液初始浓度的单因素实验。研究表明:吸附时间为15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活性炭的投加量为6 g时,COD去除率最高;吸附最适宜温度为20℃;弱酸性条件有利于活性炭对COD的吸附;溶液初始浓度越高,COD去除率越低。此外,还利用范特霍夫方程式的变形形式对自制的活性炭吸附COD的过程进行热力学研究。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印染废水中COD的过程是放热过程,说明温度过高不利于活性炭对印染废水中COD的吸附。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处理能力100 kg/h的卧式气流分选机开展生活垃圾中塑料分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进风角度为10°、15°时,分别对应存在>8.5 m/s、7.7~9.3 m/s的风速范围,使塑料的纯度和分选效率达到80%以上;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结果表明:进风角度>15°时,分选机内气流复杂,塑料纯度和分选效率的波动性大,仅存在较窄的风速范围可使总纯度和分选效率同时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