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江南北历代所建佛塔,皆有震不倒的特点。佛塔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抗震性?只要细看福建泉州两座大石塔,便知其中奥秘。 被国外专家誉为“世界第一塔”的泉州东、西两塔,五层。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分别建于南宋(公元1237-1250年),座落于占地78000  相似文献   

2.
蛙鸣之塔在河南洛阳市的齐云塔东南北面,用力击掌,就会听见塔身发出蛙鸣声。其实,这“蛙呜”是人们击掌的回声.回声是每层塔檐一连串回声的迭加和延续。  相似文献   

3.
以菲律宾PANAY岛上138kV双回路Panit-an-Nabas线路为研究对象,模拟台风海燕过境时线路发生连续性倒塔的过程,并探讨了线路发生大面积倒塔的主要原因。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线路简化为三塔四线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显示积分方法和生死单元方法模拟风致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倒塔过程和倒塔路径。风荷载选用Kaimal风速谱和谐波叠加法,并应用MATLAB软件模拟生成。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勘测图片对比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清晰有效地模拟输电塔-线体系在强风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塔机理和破坏路径,而且有助于合理准确地发现和阐明线路倒塔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
斜拉桥在施工状态时柔性大、振动频率较低,在紊流风的作用下梁端会产生较大的竖向抖振位移,而塔的摇头运动会在塔根引起较大的纵向弯矩。以某三塔斜拉桥为例,根据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有限元理论,分析和比较了5种不同的风缆设置方案以及设置临时支撑桩方案的抑振效果,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抑振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洞庭湖大桥桥塔(主塔)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软件平台,模拟了主塔塔顶表面的风压分布。采用3种不同的湍流模型对主塔塔顶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选取合理的湍流模型;并探讨了不同风速及不同风向角对主塔塔顶表面风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模型模拟的结果均与实测试验结果变化趋势一致,而Realizable k-ε模型的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测试验结果;不同风速对主塔塔顶迎风面及侧面风压系数影响较小,而对其背风面风压系数有较明显影响;不同风向角对主塔塔顶风压系数影响显著,尤其是对其拐角处。研究结论可供湖区复杂高耸结构的抗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华东电网某500kV高压输电线路结构的三塔两线空间有限元模型,将线路实测的台风"韦帕"风速记录转换为风荷载,进行了该塔线耦联体系的非线性风振响应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加速度响应吻合较好,说明文中建立的高压输电线路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是合理的,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塔线耦联体系的风振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设计风速作用下塔线耦联体系的风振响应,并与规范拟静力响应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设计风速时,线路中输电塔主要受力构件的内力接近钢材的屈服强度设计值,有引发塔架破坏的可能。按现行输电线路结构设计规程设计的输电塔结构在设计风速作用时是偏于不安全的,输电线路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塔线之间的耦合作用对输电塔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面沉降是一种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下,由于土层压密下沉,从而造成地面标高降低,引起种种不良后果的环境地质现象。在全国迄今发现地沉现象的城市中,天津、西安、常州三座城市情况比较严重。西安地沉发现于1959年。1979年以后,随着过量开采地下水而逐渐加剧。1981年底平均沉降量已达24.7毫米1983年,沉降面积达181平方公里。1972—1983年,最大累计沉降量777亳米,年平均沉降量30—70亳米的  相似文献   

8.
已经入秋,北戴河海滨风大浪高,我沿着海岸线欣赏“白浪滔天”的壮观。行至东山碧螺塔南约150米处,忽见一股黑色浊流从西侧滚滚而来。顺流上望,源头在岸边一座飞翼状翘檐式亭子下面,亭周围杂草丛生,排污口非常隐蔽。 震惊之余,我用随身携带的像机拍下了几个镜头,以防口说无凭。就在我拍第三张照片时,突然听到有人大喊:“别拍了!别拍了!”抬头看,一位40多岁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机理,开展了覆冰导线舞动风洞试验,通过变化风速、风向、弧垂等参数研究了柔性覆冰导线舞动特性。研究表明:覆冰导线在风荷载作用下变形到平衡位置,并围绕平衡位置以多阶模态进行振动。覆冰导线顺风向平均变形和振幅最大,并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塔四线耦合体系模型,给出了塔线体系舞动响应。计算结果显示:覆冰导线距离初始位置2 m处的平衡位置开始舞动,导线振幅不断增大,舞动轨迹呈椭圆形,导线竖直向振幅明显大于横向振幅。同时基于疲劳累积损伤准则进一步评估了输电杆塔关键节点的舞动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研究发现酒杯塔线体系在舞动过程中上下曲臂交点位置是最易发生疲劳破坏的关键节点,在输电塔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上下曲臂交点处的构件疲劳损伤,最后给出了输电塔主要关键节点的舞动疲劳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慈灯寺金刚宝座塔的抗震性能,测试了金刚宝座上五座小塔的动力特性,并建立数值模型计算结构的动力特性。通过动力特性比较,确定了结构整体等效弹性模量,输入调幅后的三向EL-Centro波计算古塔的地震反应,输出古塔各层应力响应、弹性位移响应、最大层间位移角以及塔底加速度时程。结果表明:中塔的水平剪应力在塔体中部最大,中塔竖向正应力、边塔水平剪应力和竖向正应力在塔体底部最大;层间位移值在塔体顶部最大,中塔和边塔的结构薄弱层分别为4层与顶层以及底层与顶层。慈灯寺塔在8度多遇地震下塔体基本完好,在8度罕遇地震下塔体上部将产生严重破坏。设置金刚宝座降低了各小塔的振动频率,加大了塔体底部的加速度幅值,不利于古塔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输电线路多塔耦联体系的风致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输电塔结构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电网的运行可靠性,而风荷载则是威胁其安全的主要外因之一。基于此,首先以华东某500 kV输电线路的典型输电塔结构为背景,在有限元程序AN SY S开发环境下,建立了包含三塔两线的塔线耦联体系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应用经典的基于功率谱密度函数的谱表现方法,结合D avenport谱生成了目标场地的风场;最后,利用该生成风场,进行了上述输电塔耦联体系模型的抗风动力响应分析,进而对比了输电塔的拟静力计算结果与多塔耦联体系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行输电塔抗风设计方法是偏于不安全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对自锚式悬索桥力学性能的影响,将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采用有限元逐步计算法处理结构徐变问题,对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收缩徐变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徐变效应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主缆锚固点在塔梁位置的改变而引起的结构线形及内力变化,主梁内的预应力损失较为显著,运营期主跨跨中主梁下缘压应力减小较大。自锚式悬索桥成桥合理状态应充分考虑收缩徐变效应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合理设置主梁预拱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对自锚式悬索桥力学性能的影响,将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采用有限元逐步计算法处理结构徐变问题,对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收缩徐变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收缩徐变效应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主缆锚固点在塔梁位置的改变而引起的结构线形及内力变化,主梁内的预应力损失较为显著,运营期主跨跨中主梁下缘压应力减小较大。自锚式悬索桥成桥合理状态应充分考虑收缩徐变效应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合理设置主梁预拱度。  相似文献   

14.
镇海—温州断裂带的新构造活动具分段性,即可分为明显活动的北段,具一定活动的中段及不活动的南段.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至少可分为两期:第Ⅰ期时代为老第三纪,主压应力方向为NW-SE;第Ⅱ期时代为第三纪及第四纪,主压应力方向为NEE-SWW,现代应力场仍受此控制.新构造活动的分段性可与各分段构造应力场期次的恢复结果相对应.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井孔基本情况副_1井、副_2井均为咸水层观测井,位于汉沽区东尹乡副庄村内。分别建于1984年6月初和1983年底,成井后即开始水位监测。两井地处唐山块体西南边界断裂—蓟运河断裂南侧,两井相距100余米,分别位于副庄断层的东南盘和西北盘。副_1井水位观测层埋深51.67米—58.72米,副_2井水位观测层埋深49.35—56.06米。副_1井井口水位起算点高  相似文献   

16.
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杭州、沈阳、西安、郑州、哈尔滨、青岛、苏州、乌鲁木齐、石家庄、三亚、银川、济南等21座城市作为评价样本,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综合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5个主成分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城市防洪减灾能力主成分因子得分函数模型,对上述21座城市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计算出各个城市的得分和排名,从而使客观衡量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各主成分变量指标间的差距,进而找到城市防洪减灾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城市成为可能,可为确定城市防洪减灾管理对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1548年4月22日(明嘉靖廿七年八月十一日)山东半岛北部蓬莱县附近海域曾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山东半岛普遍受到破坏,有感范围远及今黄河口、北京、辽宁等地。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状况如图所示,陆地上的最高烈度区登州府(今蓬莱县城)记“城为之萌、坏民庐舍无算”(光绪增修登州府志)。最近根据文物部门提供的资料,考察了两处地震前的大建筑,其地震遗痕可与文字相印证。一是蓬莱县城南二公里的无梁殿,县志上谓之泰山行宫,建于1537年,是一座拱形无梁的砖石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墙厚1.45米,相当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认识矮塔斜拉桥地震动力响应特性,以大连长山矮塔斜拉桥为具体工程背景,采用ADINA三维实体单元模拟桥梁结构与桩基,全面考虑预应力钢筋作用和桩土相互作用影响,通过建立全桥大规模三维动力分析数值模型,针对桥梁结构-桩基-地基相互作用体系分别进行了地震反应谱分析、弹性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并对桥梁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计算结果表明:桥梁体系关键控制截面抗震强度和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主墩位置易发生较大塑性变形;对矮塔斜拉桥等特殊桥梁进行抗震设计时,宜进行考虑主墩结构弹塑性影响的控制截面变形校核。  相似文献   

19.
<正> 兰州地震博物馆建于1989年。它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十里桃乡。兴建在一座长达400m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内部占地面积3500 m~2。博物馆洞门恰巧开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几百万年前的地震断裂带上,洞门上面的山体断层面和破碎带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相似文献   

20.
《民防苑》2003,(1)
陕西考古工作者经过近三年的勘察研究,得出了秦始皇陵保存基本完好,未遭严重破坏和盗掘的结论,令人拍案惊喜。那么,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陵墓何时才能打开呢? 专家们认为,根据目前的条件,许多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开掘秦始皇陵的时机还不成熟,主要困难有如下几点: 秦始皇陵规模宏大。陵墓是约500米×500米正方形的地下宫殿,如发掘必须大揭顶,将封土一层层取掉,再一层层挖向地宫。移土工程的巨大且不说,要保护好地宫必须要建一座跨度500米的永久性保护大厅,建这样大跨度的大厅,不要说在国内,就是国际上也没有先例,而且费用极高。另外,秦岭地区地下水位相当高,距地16米就见水了,而地宫在26米以下。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