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河流水流条件,也影响了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稀释、扩散、降解和转化过程,其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范围将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湖南衡阳水源污染事件发生时的水流条件、水质状况的分析,对事件发生的水域进行流场及浓度场模拟计算,研究了河道型水库与天然河流岸边污染带的变化特性,并对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但又易被忽视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2.
黄柏河流域是葛洲坝水库的一条支流,其下游水质水量受水库和流域径流的双重影响,水环境复杂,黄柏河中上游的水环境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水环境质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需要进行综合治理。本文分析了黄柏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探讨了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流域治理的思路、原则和对策,为该流域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鸭河口水库功能及供水现状,对预测年南阳市供水工程建成投产后鸭河口水库水资源平衡进行了计算,分析替代工程兴建对地下水水位、水质、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盘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盘江上游生态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产生了水体的非点源污染。为此,必须积极造林,改变树种单一结构,严格管理以加强森林建设;兴建水库,坡地改梯田,合理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小流域以控制水土流失;同时控制农药使用,以协调农业生产与水源地水质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 七十年代初,葛洲坝工程开口初期,水产主管部门要求在葛洲坝工程上设置过鱼建筑物,1973年长办接受葛洲坝工程设计任务后,先后组织力量,派人分赴长江上下二十多个水产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征求意见,大多数单位认为不需设置过鱼建筑物,但亦有部分同志主张修建过鱼建筑物。为了慎重对待各种不同意见,长办继续委托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进行科学调查,调查结果认为葛洲坝枢纽是一座低水头迳流式电站,兴建后除库区部分外,对整个长江的水文条件无  相似文献   

6.
新疆平原湖泊(包括人工湖)水质盐化及其防治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疆平原湖泊、平原水库盐化日趋严重。湖泊、水库水质盐化对渔业、灌溉、苇产、饮水和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引起湖泊、水库水质盐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活动造 水盐与水量平衡关系改变的结果。为防止水质盐化,必须减少农田排水泄入河道和湖泊、增加入湖水量,扭转湖泊水量平衡长期亏损状态。  相似文献   

7.
堪称世界第一流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水利史上的壮举。1981年1月4日大江截流胜利合龙,同年5月23日开始蓄水并发挥效益。水库在蓄水期间,水质如何,有无污染,能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这些都是长江沿岸、全国人民所关心的问题。经过建库前后连续几年的监测和调查研究,从收集整理的数据、资料看,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如下。一、几项水质指标在库区蓄水前后与坝上下对比的变化 (一)重金属在蓄水前后的变化库区水体中,重金属含量除总铁外,几乎都在0.1微克/升以下,甚至未检出。如汞,蓄水前平均含量是O.00015毫克/升,蓄水后为  相似文献   

8.
柴河水库沉积物中Pb,Zn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柴河水质重金属的释放条件,以及水库底质对水质的缓冲作用,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柴河水库水质满足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底泥盐分释放对北塘水库水质咸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南水北调通水后,水源改变及水库调度对底泥盐分释放的影响,2005年7月,取0~60 cm深度的北塘水库原状底泥样品,在实验室内模拟分析不同底泥含盐量、不同蓄水水质及水位变动和扰动条件下底泥氯化物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底泥中Cl-含量为0.043%,释放强度为0.12g/m2·d,Cl-含量越高,释放强度越大.在底泥含盐量相同的条件下,蓄去离子水的底泥Cl-释放强度是蓄水库水的1.87倍.扰动状态下,底泥中的Cl-有5.0%~9.5%释放出来,高于静止状态的3.2%~5.6%.水库运行水位发生变化,将影响底泥盐分的释放.1.0m水深条件下Cl-的释放量是1.5m水深的5.8倍.水库四周地下水中Cl-浓度为8.0×103~4.2×104mg/L,远高于目前水库水的Cl-,浓度.因此,一定要避免水库在低于设计低水位和周边地下水水位的条件下运行,防止底泥盐分释放及地下水反向补给造成水库水质的咸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水流情势变化是河流生态系统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水库调节引起河流水文和水力条件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对河流水质、生物栖息环境和生物群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采用数学的手段来抽象模拟复杂的物理现象,并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近似求解,籍以重现自然演变的过程。应用丹麦水力研究所(DHI)研发的MIKE11模型软件系统的水文和水动力模块模拟三峡和葛洲坝建坝前后对长江流域的水流情势变化,从而为下一步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调度做出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官厅水库水质预报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E-QUAL-W2模型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水动力学与水质模型,可模拟河流、湖泊、水库等 不同条件下多种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根据官厅水库狭长、水浅和水文、水力、水质扩散 等特点,采用CE-QUAL-W2模型模拟其水质变化,并对模拟模型水质参数进行验证,将其用于官 厅水库水质的预测研究;进而提出官厅水库水污染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南水北调通水后,水源改变及水库调度对底泥盐分释放的影响,2005年7月,取0~60cm深度的北塘水库原状底泥样品,在实验室内模拟分析不同底泥含盐量、不同蓄水水质及水位变动和扰动条件下底泥氯化物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底泥中Cl~-含量为0.043%,释放强度为0.12g/m~2·d,Cl~-含量越高,释放强度越大。在底泥含盐量相同的条件下,蓄去离子水的底泥Cl~-释放强度是蓄水库水的1.87倍。扰动状态下,底泥中的Cl~-有5.0%~9.5%释放出来,高于静止状态的3.2%~5.6%。水库运行水位发生变化,将影响底泥盐分的释放。1.0m水深条件下Cl~-的释放量是1.5m水深的5.8倍。水库四周地下水中Cl~-浓度为8.0×10~3~4.2×10~4mg/L,远高于目前水库水的Cl~-浓度。因此,一定要避免水库在低于设计低水位和周边地下水水位的条件下运行,防止底泥盐分释放及地下水反向补给造成水库水质的成化。  相似文献   

13.
修建水库可以蓄水,防洪,对库区附近的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带来便利,而水库水质的好坏是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用水的关键。在形成库区后水动力条件的改变以及库区库水向周围地质体内渗入,会引起周围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并对水质产生影响。文章提出在流沙河周边山地设立水源地保护带的概念。水源地保护带是指围绕坝址区设置的降低沉积物,污染物和养分进入水文敏感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地带。设立该带在于防止此带内或带外地下水出现污染,以保证未来良好水质的持续供水。  相似文献   

14.
磨盘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盘山水库是哈尔滨市人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从库区面源污染来源、农业各类面源污染入库量比较、磨盘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状况及趋势等方面论述了磨盘山水库水质富营养化防治对策。提出要加强磨盘山水库水质的科学研究,防止水库水质的富营养化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 微生物在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各种环境因子以及水污染的重要指示物。研究水微生物的密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水系统的生态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用水微生物指示污染,评价水质以及其在水体中的生态作用受到重视,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改进。为了研究葛洲坝水库库区的生态影响,我们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库区微生物区系的组成、数量及其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与原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水质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6.
水库的供水功能日渐重要,水库水质安全已经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库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保障水库水质安全日趋紧迫。水库水质安全保障需从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水库生态系统恢复和突发事故应急等多方面着手。本文结合长潭水库情况,全面分析水库水质安全的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岭市2011年饮用水源地清河水库小流域内水质状况,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通过分析非点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进行水污染风险综合评价。目的是定量分析评价清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清河水库小流域水质较差,水库入口、红花甸、聂家沟、曾家屯、腰堡的水质均属于V类水,说明水库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而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库水质污染和波动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急需进行科学的治理,否则将带来严重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损失。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中规定的方法,对沈阳辉山水库进行了水质和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并对污染源和水质污染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库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富营养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34.44,辉山水库水质为中营养化水平,水库没有藻类水华的产生。水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悬浮物,分别超出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的14.2倍、5.85倍和2.72倍。整个库区水质变化不均匀,水质变化受库区沿岸污染物排放影响较大,辉山明渠上游和某工厂暗渠排污口输入是水库主要污染源,库区周围动迁后的荒地和蚯蚓养殖,是辉山水库地面径流和农业污染污染源。  相似文献   

19.
北塘水库底泥盐分释放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北塘水库作为天津市南水北调调节和事故备用水库的水质安全性,2005年7月~2006年1月,取北塘水库0~20cm混合底泥及0~60cm的圆柱状底泥,在实验室模拟了温度变化、风浪扰动、换水、下渗等条件下底泥Cl-的释放过程和释放强度,分析了Cl-释放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底泥中Cl-的释放速率越快,但释放量的差别随时间变得越来越小。在扰动条件下,10d以后,0~20cm混合底泥中的Cl-几乎全部释放出来。每换一次水,底泥中Cl-的释放量都会明显下降。释放和下渗将导致水库底泥中Cl-的含量不断降低,南水北调通水后,如果能保证一定的供水频率以及换水周期,北塘水库水质将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20.
结合洋河水库的水质现状,对造成水库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污染防治对策,为保护水库水质及生态环境、遏制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