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7月16—19日,山东省地震系统应急救援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各市地震局分管应急工作的副局长等出席了会议,山东省地震局林金狮副局长作大会主题报告,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到会指导,并作了应急与救援知识讲座。山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肖兰喜副主任介绍了全省数据库建设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灾害应急任务从非结构化的文本型应急预案中自动化提取出来,提高灾害应急决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一种利用词共现模型将灾害应急任务从应急预案文本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即利用关联规则挖掘中的频繁项集抽取方法,提取应急案例文本中的共现词集,分析解释共现词集与应急任务之间的关系,并将有意义的共现词集作为提取应急任务的规则知识,应用于应急任务的提取中。以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将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中主要的应急任务提取出来,较好地满足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应急任务的提取工作。  相似文献   

3.
地震应急响应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应急响应系统(EERS)作为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和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时效性和对灾情宏观把握的准确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应急指挥系统能否发挥最大的减灾效能。介绍了在ArcView9.0的GIS平台上研发的城市地震应急响应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构架、主要功能以及基于Oracle9i的系统数据库结构。通过接口设计EERS将震情会商机制纳入到系统中,并结合地震影响场绘制模型可以快速地进行地震应急等级判别,同时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和专题渲染功能可以直观地把握灾情信息。在山西省运城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表明,EERS能够为应急指挥和救灾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4.
城市在聚集财富的同时也在聚集风险,因此,各种重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城市应急避难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危险地区的安全场所。为了提高应急避难所的应急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必要对应急避难所的应急适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加强应急避难所应急能力的建设提供定量依据。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根据应急避难所的功能特点,从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内部硬件设施、外部软件环境三个方面出发,选定18个评价指标;构造了突发事件应急避难所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求出了各指标的合成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综合应急适应能力评价结果,并确定改进的工作重点:对评价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以北京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所作为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区划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国内城市地震应急管理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基本单元和应急管理区划的概念,讨论了应急管理区划与灾害风险区划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城市应急管理区划的原则和应急管理基本单元的基本功能,并对基于行政区划的城市应急管理区划作了示意图。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在南黄海6.1级地震应急中的成功经验:本省及有关城市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工作的政府职能,各级领导决策及时,指挥果断、地震专业科技人员尽心尽职,迅速判断震情,安抚民心以及新闻部门反应快,报道勤,收效好。并由此提出南黄海6.1级地震应急的3点体会和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地震应急工作的3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琪  米俊  曲国华  王迪 《灾害学》2023,(4):171-178
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信息化改革,全面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是建立新型应急治理形态的重要举措。基于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的质性研究,探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急管理效能提升的运作机理、联动效应和组合路径。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不构成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的必要条件;(2)三类适配性选择路径以“殊途同归”方式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效能,分别为“数据—环境型”“组织—环境型”和“综合型”;(3)在跨区域比较中,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提升路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有助于拓展政府应急管理效能复杂驱动因素的理性认知,提供智慧应急联动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图书馆风险特征,并考虑个体感受与群体效益,从图书馆应急能力评级概念出发,结合在线问卷调查,提出图书馆应急能力等级变权VIKOR评估模型与方法。首先,从等级评估的概念与内涵出发,刻画图书馆应急能力评级问题,避免混淆应急能力评级和排序两个本质不同的问题。其次,构建图书馆应急能力评级指标。然后,提出高校图书馆应急能力等级变权VIKOR评估模型与二元语义等级评估方法。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和比较分析,检验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与实用性,可以更好地反映图书馆应急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9.
陈航  吴卫东 《灾害学》2024,(1):188-194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智慧城市仍沿用传统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模型,导致智慧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问题难以得到精准识别和有效解决。针对这一问题,该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智慧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并对陕西省西安市的智慧城市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以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智慧城市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尚未达到智慧级,未来应该从加强智慧城市应急技术的发展投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智慧应急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及优化智慧应急管理的安全防范能力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米俊  李超  王迪 《灾害学》2024,(1):29-36+44
应急物流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环节。以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文献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隐含狄利克雷分析(LDA)主题模型挖掘国内应急物流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SNA)工具厘清应急物流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从研究主题来看,我国应急物流研究主要包括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急物流模型和算法、应急物流管理,以及应急物资保障四大研究专题;从主题演化路径看,我国应急物流演化可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3—2007年的基础性研究;第二阶段从2008—2017年,以模型构建、算法求解与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三阶段从2018年至今,聚焦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物流的文献数量显著增加。研究有助于明晰应急物流的研究体系现状及其演进过程,为未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皎口1993年震群和1994年主震-余震型地震的基本参数、烈度和地质构造背景;论证了皎口地震属构造地震;并跟踪分析这些有前兆反映的地震学指标,对未来一年的皎口地震趋势作出预估。  相似文献   

12.
依法做好地震应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廷宏 《灾害学》1995,10(2):94-96
本文结合当前地震形势及地震灾害的突发性、社会性、广泛性,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作了阐述,进而论证了依法搞好地震应急总工作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对地震谣传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列举大量实例说明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损失。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汇集了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安徽省所属各观测项目记录到的地震前兆数据变化,并初步分析了震前难以做出预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国斌 《灾害学》1995,10(1):36-38
本文概述了在制定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预案时,所引起地震误传事件的经过、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采取的对策和所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6.
吸取阪神地震的教训,加强地震监测预报,推进工程抗震研究,提高综合防御水平密切注意东部地区震情,努力捕捉短临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地震科学水平和地震预报的社会实践,形成研究人员不同的“良心”心理活动。积极的“良心”心理活动,有促进地震预报研究发展,相对提高预报成功率的作用;消极的心理活动,则干扰地震预报决策,或涣散军心,增加预报失误。为此,在震情严峻的情况下,应减轻预报人员的心理负担,在基层地震部门,更要疏导地震工作者的消极心理,以提高地震预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15个中国大陆M_s≥5级双震型地震序列的资料,对双震型地震序列的活动过程和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从h值(或P值)、密集—平静、震源机制、序列早期活动峰值的有序性等几个方面对第二主震的时间预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日本阪神震害的主灾区神户市与中国沈阳市在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及地震背景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了沈阳市潜在的地震灾害危险,并参考神户在防震灾规划中所存在的失误,提出了沈阳市应采取的防震减灾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