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肖凯恩 《环境保护科学》2012,38(3):14-19,24
根据珠江口东四口门(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海域的调查资料,对营养盐含量和比值与浮游植物生长和种群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海水中营养盐的浓度及营养盐之间的比例均有关,丰富的氮、磷、硅和较高的N:P、Si:P、Si:N比,可能是形成目前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以硅藻类占优势的种群结构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像深圳湾这样的半封闭海湾,营养盐含量及其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尤其是N:P),将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4~2008年每年3~11月份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监控区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监测基础资料,对监控区水域营养盐变化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近5 a监控区Si、N、P营养盐的空间波动程度存在明显年际差异,营养盐含量受监控区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命活动和陆源径流以及鱼、贝类新陈代谢强弱的共同影响。5 a来NO2-N、NH4-N和SiO3-Si的含量呈波动性升高,PO4-P含量保持稳定,NO3-N含量有所降低,Si∶P值上升比较明显,而N∶P和Si∶N值波动较大。2004~2005年监控区无机氮主要存在形式是NO3-N,2006~2008年主要存在形式为NH4-N。P一直是该海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潜在限制性因子。5 a来监控区海水符合养殖功能区的水质标准要求,未受到PO4-P和DIN营养盐的污染,处于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营养盐硅在全球海域中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全球海域浮游植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浮游植物种群结构以硅藻和甲藻两大类为主,而硅藻是浮游植物的主体.以中国近海的海湾生态中浮游植物的组成为例子,发现硅藻在浮游植物中大约占80%~99%,甲藻在浮游植物中大约占20%~1%,其它藻类仅仅占5%~1%.通过硅藻和甲藻的生理和生态行为机制以适应不同的水环境的综合研究,发现硅藻的生理特征很大的优越于甲藻等其它非硅藻,这样,在营养盐供给充足的条件下,硅藻理所应当成为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根据光照、水温、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和营养盐N、P、Si的生物地球过程,发现营养盐Si决定浮游植物生长的生理特征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过程,揭示了硅藻与甲藻相互交替的变化过程.目前,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海中营养盐N、P在迅速增长,营养盐Si受到限制,水域呈现富营养化.那么,采取何种措施使海洋生态能够持续发展,这是人类面临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钦州湾近20 a来水环境指标的变化趋势Ⅰ平水期营养盐状况   总被引:6,自引:11,他引:6  
根据 198 3、1990年和 1998~ 1999年平水期 (春、秋季 )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钦州湾水域的营养盐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湾营养盐含量变化显著 ,无机氮呈明显递增趋势 ,无机磷则与此相反 ,而活性硅的最低值则出现在浮游植物量最高的 1990年度 ;相关分析显示 ,陆源输入的多寡和浮游植物的丰度是导致本湾N、P、Si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Si/N/P值分析则体现了本湾从明显N限制到显著P限制的演化规律 ,而Si限制状态只有在浮游植物异常丰富的情况下才出现 ;通过营养状态综合指数计算 ,表明本湾水体已由明显贫营养状态上升为中营养和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5.
大辽河口N、P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2003年9月在大辽河口水域进行水质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大辽河口N、P营养盐的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感潮河段、口门至口外的海域,N、P营养盐的含量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N营养盐保守性较好,其分布主要受海水和河水的混合产生的物理稀释的影响;相比之下,PO4-P由于其缓冲特征,保守性较差.根据调查区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结果,在辽河口口门附近海域和靠近辽东湾东岸的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和中等营养水平,在远离海岸的海域,水体呈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夏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营养限制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1年7月23日到8月15日期间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限制因子测定的现场培养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冲淡水域磷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显著潜在限制因子,离岸较远的远河日海域氮是潜在限制因子,中间海域是磷、氮潜在限制过渡区。在调查海域范围内硅和铁不是潜在限制因子。如果水体中存在对浮游植物的某种限制因子,浮游植物的生长将明显受到限制,一旦消除这种限制因子,浮游植物就会快速生长。发生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uans)赤潮时,受捕食压力的影响,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很低,一旦捕食压力被解除,有充足的营养条件下,浮游植物会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7.
通过2011—2015年监测数据分析广西茅尾海海域营养盐的变化趋势和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茅尾海2011—2015年为中度富营养~重富营养。茅尾海水体中的活性磷浓度持续增加,活性磷浓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磷的限制作用,为茅尾海的浮游植物生长提供了条件,给茅尾海生态系统健康带了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2至2003年福宁湾海域的监测资料,研究该海域PO4-P、DIN的时空变化特征、营养程度现状以及本海域的营养盐限制因子.研究表明:PO4-P、DIN含量均呈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福宁湾海域季度平均E值为1.48,水体已呈现富营养化状态;N/P〉16并不是福宁湾海域爆发赤潮的必要条件;福宁湾海域N/P值长期保持较高,秋、冬季N/P值较为稳定;PO4-P为福宁湾海域浮游植物生长营养盐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夏秋季长江口及毗邻海域N、P营养盐分布及其潮汐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5年7月和11月在长江口及毗邻海域进行的现场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夏秋季表层N、P营养盐的高值区(N>65 μmol/L,P>1.3 μmol/L)多位于长江口及杭州湾海域,而低值区(N<40 μmol/L,P<0.5μmol/L)多存在于长江口东北海域以及舟山东南海域,底层N、P营养盐在夏季存在-向东北方向的舌状扩散,而秋季等值线比较均匀且呈南北向分布;调查海域表层N/P值都超过30,羽状锋区可达到200以上,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存在着磷限制;连续观测站位的PO-P含量在夏秋季大都表现为小潮高于大潮,而NO3-N含量变化复杂.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3年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东山湾春、夏、秋、冬4个季节营养盐结构分布特征及其限制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盐结构平面分布随着季节变化而不同,陆地径流和沿岸流对营养盐分布有较大影响,夏秋冬3个季节Si/P和Si/N比值由北向南递减,春季相反。N/P比值除了冬季外,其他季节都是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东山湾海域潜在限制性因子主要为P,秋冬两季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术支持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元凶,且技术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术支持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元凶,且技术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Biomimetics is a rapidly growing field both as an academic and as an applied discipline. This paper give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iscipline before it describes three approaches to biomimetics: the mechanism-driven,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a specific mechanism; the focused organism-driven,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one function in a model organism; and the integrative organism-driven approach, where multiple functions of a model organism provide inspiration. The first two are established approaches and include many modern studies and the famous biomimetic discoveries of Velcro and the Lotus-Effect, whereas the last approach is not yet well recogniz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grative organism-driven approach are discussed using the ragworms as a case study. A morphological and locomotory study of these marine polychaetes reveals their biomimetic potential, which includes using their ability to move in slippery substrates as inspiration for novel endoscopes, using their compound setae as models for passive friction structures and using their three gaits, slow crawling, fast crawling, and swimming as well as their rapid burrowing technique to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he design of displacement pumps and multifunctional robots.  相似文献   

14.
15.
知情权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我国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并没有关于知情权的明文规定.本文从知情权的概念、确认知情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保障知情权的有效途径等方面试就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障知情权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我国公民知情权的保护应该通过建立与信息公开、新闻自由、隐私权密切相关的法律去实现,以使知情权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媒体大量崛起,快速蔓延到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挑战。但是,这并不是单纯的只有挑战,同时伴随着一定的机遇。微博是一种新出现的网络社交平台,因此,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一平台,在本文中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概要评述了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成果;其次,从可持续发展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和延缓全球变暖的角度阐述了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再次,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这次世界峰会能源谈判的角度分析了能源问题的艰巨性。最后,对中国应取的立场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势在必行。传统的决策方式在存在许多不足,必须综合考虑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经济目标上,环境保护部门与有关部门相互关系上以及工作措施上体现综合决策思想。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上中游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黄河上中游10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磷赋存形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沉积物各理化性质与磷赋存形态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上中游表层沉积物的总磷含量为97.86~129.33 mg·kg-1,有机质总量为0.11%~1.96%,沉积物中活性态Fe和Al的含量分别为2.02~7.40 mg·g-1和0.29~0.90 mg·g-1;颗粒组成以粉砂级为主,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和长石,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混层矿物为主,其次是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磷的形态以无机磷为主,钙结合态P的含量为37.61~64.04 mg·kg-1,是沉积物中的主要赋存形态.沉积物理化性质中阳离子交换量与沉积物中粘粒和粉砂粒总量表现正相关(R2=0.76);沉积物的有机质总量与沉积物中的无机磷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R2=0.66);氧化还原敏感态P和金属(水合)氧化物结合态P含量的总和与活性态Fe和Al的(水合)氧化物的含量总和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0).  相似文献   

20.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O9000后的重大举措,是当今国际潮流。本文从ISO14000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消费倾向的引导等方面分析了其对我国企业的冲击,指出我国企业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将实施ISO14000作为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达以标准要求并通过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