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灾害严重和频繁的国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灾害的发生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势在必行。分析了农业灾害与一般灾害的不同特点,提出农业减灾科技体系应由农业灾害学与农业减灾系统工程两大部分组成;分别论述了农业灾害学的理论与内容框架,和农业减灾系统工程的基本内涵。最后,对如何创建中国的农业减灾科技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城市灾害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磊 《灾害学》1997,12(2):11-15
城市灾害学是一门随着工业化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门新学科。本文在分析城市灾害学的研究基础及进展的同时,探讨了城市灾害学的理论框架及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分析现代灾害的特点;评述灾害研究及灾害学的历史与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探讨灾害学的基本范畴,界定其学科体系的总体框架,对灾害研究及灾害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1987,(2)
陕西省地震局副研究员牛志仁:灾害本身具有系统的复杂性、边界的模糊性、发生的群体性和过程的衍生性。因此,要深化灾害学研究,必须引进系统分析与决策论、动力学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希望《灾害学》杂志能成为进行这方面学术交流的园地。陕西省地质矿产局高级工程师张治平:要促进灾害学的发展,一要深化个性研究,二要进行共性探讨,三要在综合上有所突破。学科是杂志的基础,要以杂志促学科、学科带杂志。陕西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马鹤年: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我很愿意从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5.
论泥石流及其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泥石流性质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从而导致对其学科性质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纵观近70年来与泥石流发展有关的学科,通过对50余部代表学科成熟度的中外学术教材和专著的透视可知,地貌学是孕育泥石流的母学科,在泥石流这一学科生长点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新兴的灾害学与其结合得最紧密,从而诞生了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灾害地貌学或称地貌灾害学,泥石流学科性质即定位于此,本文虽是仁者见仁,难免管中窥豹,其目的旨在引起同行的讨论和争鸣,以促进泥石流学科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宗之 《灾害学》1991,6(1):80-83
本文探讨了安全科学与灾害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安全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对发展我国安全科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情景下社区韧性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韧性社区代表了未来城乡建设发展的新方向,也是“风险社会”下“与灾共生”理念的具体实践。社区韧性的研究受到灾害学、社会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及工程学等多学科的关注。该文在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灾害学视角对自然灾害情景下的社区韧性进行评述,梳理社区韧性的概念,介绍社区韧性相关概念模型,提出以衡量社区功能水平为核心的社区韧性动态模型。研究可为不同学科的社区韧性研究者们提供参考,也可为社区规划建设者提供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8.
编后记     
《灾害学》1986,(1)
《灾害学》杂志创刊号如期奉献给了广大读者。编辑部在短时间内从各方面征集到了大批稿件,本期优先选刊了以下三类,其他来稿将在以后各期陆续选刊。第一类是关于灾害系统和灾害学学科基础的讨论,虽然一些见解尚欠成熟,但似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二类是一些灾例的总结报道和部分灾害史料,虽然分析和选编欠深欠全,但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类是探讨性学术见解的争鸣以及若干与灾害科学有关的信息,有助于活跃学术气  相似文献   

9.
天文灾害学刍议(Ⅰ)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提出了天文灾害的概念,认为它是天文学与灾害科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作为这个题目的第一部分,文章初步讨论了天文灾害学的研究范围,简要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天体的地球的概况、地球所处的天文环境,以及天文因素与地球各圈层的物理过程的可能关系。作者将在这个题目的后续部分对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进展、主要内容及有关的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矿山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及立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利华 《灾害学》2002,17(1):86-90
当前,对矿山灾害防治理论的研究产生了矿山灾害学。矿山灾害学是对矿山安全减灾的系统研究,它与以往单一矿山灾害研究相比具有综合性、预测性和经济性三大特征。因此,建立矿山灾害学并积极致力于矿山灾害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农业灾害成灾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农业灾害的发生过程入手, 重点探讨了自然变异因子在一定发生阶段上为害农业生产的内在机制, 指出农业抗灾力与农业灾害破坏力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国友  吕国文 《灾害学》1992,7(2):32-36
本文阐述了安徽省历年来农业主要自然灾害的灾情及特点,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灾害的主要成因;同时提出了防治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网络服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苹  黄毓华 《灾害学》1999,14(1):80-84
以大量翔实的农业气象灾害资料为基础,结合实时农业气象灾情分析,在windowsNTServer网络环境下,研制出具有网络功能的农业气象灾害分析服务系统,系统在Internet的NetscapeNavigator或Explorerto览器下运行,简便实用.系统以灾害服务为宗旨,体现了信息量大、服务迅速的特点。内容包括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库、逐年农业气象灾害评判库、实时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灾情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14.
农业灾情与抗灾能力的定量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留科 《灾害学》1992,7(1):6-9
本文就农业灾情及抗灾能力定量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度量农业灾情及抗灾能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在我国政策条件下,农业减灾投入、增产投入、农民收入与灾害风险之间的关系。在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经济学假设下,通过对粮食生产过程的定性、定量分析,分别推导了不同投资主体和同一投资主体下农业减灾与增产投资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并讨论了农业投资者可能的决策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为研究农业减灾增产的风险投资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6.
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人类社会是在对自然灾害的不断斗争中得到发展。近代由于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自然灾害的损失也在急剧增加。防灾减灾是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当前灾害监测技术、灾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灾情评估方法、灾害管理及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已有了不小的进展。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这些进展,并指出了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乐昌恒 《灾害学》1992,7(4):66-72
文中对灾害医学的诞生和发展,灾害医学的特点以及灾害医学的任务进行了论述,并对军队在灾后救援中的作用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50,自引:35,他引:150  
在作者分别于 1991年发表的《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和 1996年发表的《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评述了最近 6年来灾害科学研究的进展 ,提出了灾害科学的基本框架 ,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灾害系统论”的理论体系 ,提出了当前灾害科学的主要学术前沿问题。文章并就资源开发与灾情形成机理与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阐述了区域灾害的形成过程 ,进一步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就建设安全社区 (区域 )提出了“允许灾害风险水平”的区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 ,一些天文因素对许多自然灾害的孕育有调制作用 ,对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诱发、触发的作用 ,深入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作者简要综述了这一交叉研究领域近些年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