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发生化学事故的可能性也在相应增大。部分化学危险品在高温季节特别容易发生问题,所以它们如何安全度过夏季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在化学危险品的大家庭里,除了冰醋酸等少数几种怕冷不怕热之外,大多数化学危险品,特别是易燃易爆物质都惧怕高温酷暑。今年夏季高温期即将来临,防止化学危险物品事故的问题又突显了出来。为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认真做好化学危险品的降温防热准备工作,从根子上杜绝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姜学鹏  徐志胜 《灾害学》2007,22(2):41-45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危险品车辆通行隧道的数量和频率都在增长,增大了公路隧道的灾害风险,使危险品车辆隧道运输风险控制越发重要。介绍了国内外危险品车辆通行隧道的规定,分析了常用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行隧道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其不足,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危险品车辆通行公路隧道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固体力学化学理论 ,提出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岩土破坏及滑坡形成的机理 ,并以成都龙泉紫色土为例研究了在力与水协同作用下易滑土层的力学化学行为。实验表明 ,土长期抗剪强度降低的幅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 ,土的溶解速度与易溶盐含量有关 ,且溶解曲线略呈“S”型。这初步证明了龙泉紫色土破坏的力学 化学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自催化趋势。通过实验了解了力与水协同作用导致土破坏的力学化学规律 ,并将定量求解滑面长期抗剪强度与反应机理研究结合起来 ,为定量评价地下水和应力对岩土破坏机理这一滑坡学关键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是国家人力资源的主体,是人民防空动员的主要对象,是防空袭斗争中重要的依靠力量。濒海城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汇集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是我国人力资源的"富矿区",但由于濒海城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未来濒海城市防空袭作战中人员防护将面临八大挑战。挑战一:濒海城市地理位置突出,防空袭预警时间短暂。我国沿海海区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发展与其海域赤潮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红明  张振克 《灾害学》2006,21(4):75-78,107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赤潮爆发频率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对沿海经济的危害程度日益加重。赤潮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科学地分析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与赤潮灾害的关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1978~2004年上海城市发展的相关指标与其海域赤潮发生频率及累计影响面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7年间上海海域出现了2次赤潮高峰期;赤潮灾害规模与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沿岸养殖业及农业、陆源排泄物等有密切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海域的赤潮频率及影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防风灾的历史经验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力鹏 《灾害学》1990,(1):61-64
本文论述了中国城镇的选址、城市化与高密度建筑布局、城市绿化等对风灾及其次生灾害的防御对策,总结了有关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以期为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我国东南沿海城市防台风对策是本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固体力学化学理论,提出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岩土破坏及滑坡形成的机理,并以成都龙泉紫色土为例研究了在力与水协同作用下易滑土层的力学化学行为。实验表明,土长期抗剪强度降低的幅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土的溶解速度与易溶盐含量有关,且溶解曲线略呈“S”型。这 初步证明了龙泉紫色土破坏的力学-化学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自催化趋势。通过实验了解了力与协作作用导致 土破坏的力学化学规律,并将定量求滑面长期抗剪强度与反应机理研究结合起来,为定量评价地下水和应力对岩土破坏机理这一滑坡学关键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1989年开始至今“七年来,按照‘覆盖中部农业生产区,重点安排东部经济区,优选西部农牧区’的部署原则,我国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已经完成调查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分析有益元素与有害元素达54种,首次系统取得了一大批海量的珍贵数据。”  相似文献   

9.
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蕾  石纯 《灾害学》2007,22(1):102-105
对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但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损的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综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我国沿海城市所面临的自然灾害的高风险性提出了综合脆弱性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沿海城市极端洪涝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将显著增大,洪涝灾害风险剧增,成为沿海城市安全与发展的严峻挑战。基于深度不确定性的稳健决策(Decision Making under Deep Uncertainty, DMDU)思路,旨在提供长期稳健的决策方案,成为全球沿海城市洪涝风险管理研究的新趋势。该文对比分析了稳健决策、适应路径和期权估值三类主要DMDU方法,基于不确定性、稳健性和适应性剖析了DMDU方法基本原理,提出了DMDU稳健决策的一般性框架。最后,从稳健性与决策目标、政策环境与决策参与以及方法的融合与创新三个方面对DMDU在洪涝风险领域的实践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沿海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稳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地面沉降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地面沉降是普遍的城市灾害和典型的缓慢积累型地质灾害。本文首次采用工程费用法,结合修正的人力资本法,定量评估了上海市由于地面沉降而修筑黄埔江、苏州河沿岸防汛墙的经济损失,估算了地面沉降造成码头、港口受淹、市区积水、桥梁净空减少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得出上海地面沉降的经济损失总额达508470.379万元,自1921年地面沉降以来每年的经济损失为7263.626万元。研究表明,控制地面沉降不仅具有积极的环境效益,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风险研究是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规划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前提和基础,它为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风险研究状况,分析了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风险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风险的主要研究内容,给出了危化品公路运输风险研究的一般程序。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危化品公路运输风险管理现状及其防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特点,总结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风险管理现状,指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不足。基于对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特点和管理现状充分认识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防灾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毅  沈荣芳 《灾害学》1997,12(4):24-28
对上海当前防灾救灾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上海及其它城市的防灾救灾系统管理体系的改进与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东沿海的9216号台风暴潮灾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桑云  王文海 《灾害学》1994,9(1):44-47
在1992年第16号强热带风暴和天文大潮的作用下,山东沿海发生了特大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43.5亿元,死亡76人;砂质海岸遭受强烈侵蚀,损失土地约145.3ha。  相似文献   

16.
危岩块体稳定性分析的蒙特卡罗边界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全敏  朱瑞赓 《灾害学》1998,13(2):37-41
在危岩块体的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中,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可靠度分析方法──蒙特卡罗边界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清红电站V#号危岩块体的计算和稳定性评价,其结果与实际监测成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已有的岩溶塌陷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可溶性岩石,复杂的断裂构造,一定厚度的覆盖层是产生岩溶塌陷的必备条件,过量抽取地下水,降雨和地震是诱发因素,文章最后对可能发生这类灾害的危险区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大雾气候特征及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雾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和人体健康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上海市11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大雾数据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调查法,建立了上海市大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开展了上海市大雾的风险特征及地理区划研究,获得了1 km空间分辨率的上海大雾气候特征图、上海城市对大雾敏感性特征图和上海市大雾风险区划图。初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城市大雾评估和风险区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Globalfreshwaterresourcesaregettingincreasinglyscarce ,enlargingtheareaofdrylandandmakingthesituationworse .Thus,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ndrylandagro technologyiscatchingpeople’sincreasingattention .DrylandareasinChinaaremainlydis tributedinnorthern 1 6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utonomousregions) ,whosedrylandagri cultureplaysanimportantrolein 2 1stcenturyChina’sagriculture .Majorissuesfacedbydrylandagro techdevelopment Inearly 1 980s ,addressingtheseverescarcityofwaterinthenorthernCh…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洪涝的激发机制和减灾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伦  姚炎明 《灾害学》1997,12(3):34-37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机制。自然机制有:①年降雨量较大,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暴雨强度大;②地势周高中低,平原海拔低,河流比降小。人为机制有:①围垦缩小了流域蓄水面积;②地下水开采和高层建筑造成地面沉降;③土地非农业化使地表可渗透性面积减少。并提出洪涝威胁的发展趋势及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