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艳华  罗宇宽 《环境》2001,(4):24-25
1、提高人的生态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根据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道德准则要求,通过道德个体所采取的自我磨炼和自我改造的  相似文献   

2.
郭艳华  罗宇宽 《环境》2001,(3):26-27
伴随着新世纪曙光的照耀,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也进入了人类现实生活。这是人们从精神、文化的视角思考环境问题的结果,也是精神、文化的追求植根于现实生活的表现。我们希望生态道德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不仅是人类的进步,而且也是地球的幸运。  相似文献   

3.
郭艳华  罗宇宽 《环境》2001,(5):30-31
过去的传统意识,往往就经济论经济,就环境论环境,传统的经济伦理加剧了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以至于传统的科学技术也缺乏与生态的联系,造成人们的生态意识薄弱,经济社会和生态是“两张皮”,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经  相似文献   

4.
三、道德观的新视角 1、生态意识的确立 过去的传统意识,往往就经济论经济,就环境论环境,传统的经济伦理加剧了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以至于传统的科学技术也缺乏与生态的联系,造成人们的生态意识薄弱,经济社会和生态是"两张皮",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一、道德观需要改进吗? 1、传统道德观的局限 传统道德观是关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没有涉及到与人相联的自然,排斥人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人的道德修养、道德水平随着时代而进步,伴着文明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气候推动人类进化 人类的发展与气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家的研究已经探明剧烈的气候变化与人类进化的规律性:从6500万年前灵长类哺乳动物的出现,到人类祖先两腿直立行走。人类大脑不可思议地增大,地球剧烈的气候变化几乎极其精确地与人类进化中最重要的转折点相耦合。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辨析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治国理念,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催生的经济秩序变革和发展模式的革新,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大潮,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伦理观,尽管其中有些对生态环境保护起促进作用,但是占主导地位的四种传统生态伦理观却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因为,在这些观念指导下人类觉得自己成为了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一位拥有生死予夺大权的至高无上的宇宙空间的主宰,他们嘲笑土地,嘲笑山川,嘲笑大自然,将自然踏于脚下,任意向他们强取豪夺,毫不怜悯,终于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  相似文献   

9.
2003年,笔者首次提出"亲生态人口"的概念,并在当年《人口研究》的第四期上发表了文章。所谓亲生态人口就是崇尚生态价值是最高价值、生态效益是最大效益、生态发展是根本发展的理念,并以此作为人类对地球生命的守望、作为生态文明的伦理导向。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并赋予了丰富的科学内涵,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已从“敬畏自然的原始文明”,经过“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再到近代社会曾经历的“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而即将发展进入“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的历史新阶段。我国倡导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理念,都充分体现出了东方“道法自然”哲学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殷海鸿 《环境工程》2023,41(3):274-275
<正>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在保持经济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降低单位生产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生态产业,提升循环经济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生态型转变,消费模式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的共识已经形成。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更为脆弱,在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更多。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西部地区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策略很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指导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华 《环境保护》2012,(11):12-15
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学的进步,人类空前的创造力和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日益加剧,其影响程度和规模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着,有些地球上的生物和化学循环过程已经超出自然界的固有过程,并产生全球性和不可逆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中国,近30年来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带来了农业的面源污染,已经是社会各界公认的事实。但是,为什么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的国家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态小农经济,一直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在短短几十年里却造成如此严重的环境破坏?对此,本文不仅从社会经济视角分析了造成农业严重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出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农业污染的历史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氮肥产量只有0.6万吨,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2月9日,北京饭店,一片海洋世界的环绕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7年会——全球海洋治理与生态文明分论坛正在召开。多国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嘉宾围绕全球海洋治理与生态文明的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对话。美国环保协会总裁戴芮格:"治理全球海洋过度捕鱼问题,人和技术是关键因素。"挪威气候与环境大臣赫尔格森:"海洋治理首先全球要达成共识,利用各自的资源;其次就是要有一  相似文献   

15.
16.
进一步正确认识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更是保证我国生态安全的需要。我们要紧密结合我国的自然生态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切实可行的生态奖惩机制,不断培养和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并把这种意识真正落实到生产和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生态伦理的角度看,当前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个人或集体的经济性与社会的不经济性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物质生产,长期以来,都是把自己所不需要的东西随意扔到环境中去,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就个人而言,扔掉垃圾,随手做来,这是十分方便的,因而是经济的;但是,这样便形成个人、家庭清洁了但社会和公共场所不干净,产生了鲜明的反差。就企业而言,生产过程把废物随意排向  相似文献   

19.
值此2013岁首,我谨向长期工作在节能战线上的辛勤劳动者和《资源节约与环保》杂志的广大读者以及杂志社的全体同志,致以新年衷心的祝福!党的十八大报告坚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节约优先、低碳发展等作为今后工作重点,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总体布局形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部署,确立了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