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艳华  罗宇宽 《环境》2001,(4):24-25
1、提高人的生态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根据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道德准则要求,通过道德个体所采取的自我磨炼和自我改造的  相似文献   

2.
一、道德观需要改进吗? 1、传统道德观的局限 传统道德观是关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没有涉及到与人相联的自然,排斥人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人的道德修养、道德水平随着时代而进步,伴着文明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助人行为[1]为基础,分析初中生道德行为情况,探讨了道德行为与道德自我的相关关系,提出重视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道德认同感、提高学生道德自主能力的以生为本道德行为养成模式。  相似文献   

4.
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与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逐渐认识到传统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逐渐被世界所接受。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有赖于科技的发展,还需要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本文主张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以强化人类自我约束,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查尔斯·泰勒作为社群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对新自由主义的自我观展开批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一种"共享式自我"观,特别强调了道德框架、公共善、语言、道德根源对自我的建构作用。泰勒对现代性自我的深入剖析与解读对于当前中国社会公共价值观的重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近,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妇联、团省委、省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发文,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并将于6月1日国际儿童节这一天举行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宣誓大会,藉此掀起活动的高潮。今年初,中宣部、全国妇联、团中央、国家环保总局等六个部委决定在全国儿童中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这是一项旨在引导和帮助全国儿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具体实践活动,是落实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该计划重在培养儿童的基本社会道德观念,在活动中学做文明人、社会人、中国人、现代人,它要求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努力,以体  相似文献   

7.
中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艺术水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很重要的审美和道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修养,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是,中学生迫于中高考的压力,对美术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本文中,笔者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这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其不是要让学生简单记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让学生能够形成自觉的高尚道德。鉴于此,采用情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才能激活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无疑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思想品德课更加富有趣味性,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内化。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思想品德课中多媒体运用的  相似文献   

10.
生态     
江苏盐城市环保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02年全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区域有所改善、水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大气质量跃居全省前列、噪声质量达到相应环境功能区要求。(盐城于长陆)江苏通州市环保局自我加压,在推行行为规定、办公制度、优质服务“三个五”之后,以寄送服务质量评议表等形式,请社会各界指问题提建议,促进了“敬业创佳绩,服务铸形象”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开展。(通州崔祝进)江苏扬中市环保局深入贯彻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从坚定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11.
郭艳华  罗宇宽 《环境》2001,(3):26-27
伴随着新世纪曙光的照耀,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也进入了人类现实生活。这是人们从精神、文化的视角思考环境问题的结果,也是精神、文化的追求植根于现实生活的表现。我们希望生态道德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不仅是人类的进步,而且也是地球的幸运。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能够用一定的生态道德观调节人们的生态行为,并对盲目开发自然、污染环境的行为予以“道德谴责”,使人类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达到真正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3.
休养生息是立足我国现阶段严峻的环境形势,在总结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实践、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措施和部署。生态环境的休养生息是指为使生态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我修复、自我净化功能,遵循生态系统的科学规律,停止过度的人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破坏活动,建立起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产业的退出机制,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容量之内,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生息”,即恢复和保持生态系统良好的自我修复、自我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李冬香  刘镭 《环境保护》2020,48(12):74-75
正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文明"是一种人类脱离自然生态系统束缚后的秩序形态。在一定秩序内出现了国家、社会、家庭等人类组织,科技、文化、信仰等被创造出来并得以延续,道德、法治、伦理等成为新的约束力量,而这一切现象的本质,都可以归结为人类生产能力的提升,不再依赖自然赋予。生产能力与创造能力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人类创造的财富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物质性的,如工具、建筑、服饰等;其二是精神性的,如道德、宗教、信仰等,由此可将文明统称为"人类创造的物质性与精神性财富总和"。  相似文献   

15.
以生态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的内涵 文明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我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制定相关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政策,建构相应的社会组织机构,还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下,从伦理层面上加强对待自然的道德自律,确立正确的道德自律原则,以此来规范自身的实践行为,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提供必不可少的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环境伦理是一个伴随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社会主题。由于人类缺乏对生态文明、环境伦理、环境道德的合理吸纳,造成愈演愈烈的生态恶果。人类文明正处于历史转折点,必须对传统人类文明加以辩证之否定,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通过提供理性制度安排、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来规范人类的道德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异常活跃,也出现了新闻评论的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如新闻侵权、诽谤、敲诈、欺骗等行为的发生等。提高媒体公信力,防范伦理道德失范,需要提高社会各阶层的道德修养,改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让新闻评论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要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应该大力提倡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其中建立在“有限论”认识之上的生态道德观却是带根本性的,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和共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国人来说,就更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对于行为具有指引作用,关于生态文明村之建设,应以价值观构建为理论先导,方可促生态文明之兴盛。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已遭唾弃,而生态中心主义显得缥缈不实;经济理性必将失范.生态理性不切实际。故应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从经济理性转向生态经济理性。注重自然道德、社会伦理价值等。以全面促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