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入分析了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提出了评价体系结构.首先根据全过程管理理论及系统论中的层次分析法,构造了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集,在此基础上结合冰雪灾害的特点提出了能力因素集.其次调研湖南省30位政府部门应急管理专家,根据专家意见最后确立重大冰雪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结构,为能力评价研究打下基...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的演化机理及演变路径,提高应急指挥决策的准确性,本文在定义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和介绍突变理论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轨迹交叉理论对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的致因进行分析,建立了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的尖点突变模型,并描述了此类灾害事故的五种具体演化模式;同时,基于灾害事故、承灾体、致灾体、应急救援活动四个要素,分析了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几个关键情景的可能演变路径,旨在为针对非常规突发灾害事故的可能演变路径而进行应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环境信息化项目管理优化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项目管理机制对于提升环境信息整体能力,实现环境信息化低成本、集约化、高效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当前我国环境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管理的优化策略,从健全项目管理制度体系、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和构建项目绩效管理模式等方面对环境信息化项目管理机制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地震应急救援后勤保障是一项特殊的后勤保障,因其具有不可预知性的特点;具有后勤保障物资装备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具有时间紧迫性和工作高效性的特点.所以,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救援工作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如何采用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对地震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工作进行项目管理,建立适应地震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特点的项目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地震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实践中,项目管理在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发挥团队精神、创造最大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政治、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地铁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粗糙集理论的相关知识,研究了地铁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问题。从地铁灾害应急能力的特点出发,构建了准确、全面、有效的地铁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如何利用粗糙集进行权重确定。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北京市新规划的11个新城中的门城卫星城(门头沟)为例,从灾害应急模式的系统构建、前期准备、应急互动模型、系统神经网络建设、体制建设等方面探索卫星城市应急救灾系统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引发的决策气象服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此次决策服务工作的特点:1)服务及时、准确;2)服务产品类别多样、针对性强;3)灾害天气实时监测频次高、信息发布快;4)服务材料涉及面广。同时结合实际服务经历分析了在服务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1)加强应急管理,归口应急任务来源;2)建立和完善分灾种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实施方案;3)加强部门联动防御机制建设;4)加强灾害评估,开展灾害预评估工作;5)建立精细化的决策服务系统;6)统一决策服务前端信息产品调阅端口,开发决策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8.
多变的气象环境和气象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对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随着气象数据社会化服务的普及,地质调查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系统中引入气象数据服务,对降低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气象数据获取与存储的关键技术、气象数据的服务方式以及气象数据在地质调查安全生产管理保障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验证,以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安全保障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提高应对气象灾害应急服务能力的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贵阳与我国南方的许多城市一样遭受了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导致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从贵阳市今年冰冻期间气象应急服务实际情况出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初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今后在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重点,采纳的措施和方法,以期对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有效性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十分罕见的冰雪灾害,对人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此次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后的抗灾救灾工作反映出我国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救助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方面建立健全中国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救助体系,即建立统一的、专门的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健全自然灾害法制与计划建设;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提高突发性灾害的社会应对和救助能力;建立全国性统一的灾害管理信息系统;落实有关应急管理体制和救助体系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