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峰矿业公司历经5年不间断的整治,已完成100号矿体事故隐患的综合治理工程,经广西区安全监督部门组织专家验收:100号矿体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消除,永久性关闭矿体再现新生。  相似文献   

2.
新桥硫铁矿机械化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新桥硫铁矿深部矿体的开采条件和矿体的特征,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地下深部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确定了合理的矿房跨度、间柱宽度等参数,可有效地防止地压灾害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进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贵州汞矿梅子溪坑口的岩山坝矿段由三层矿体组成,按自上而下的顺序,CI 层矿体为自然汞与辰砂混合矿石,CⅡ、CⅢ层矿体为单一辰砂矿石。矿体的连续性以 CI 矿体较好,几乎沿走向都见矿;CⅡ、CⅢ矿体呈不连续的透镜体存在。矿段用平峒开拓,浅眼留矿的全面采矿法,按后退式顺序自上而下分层回采。本文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对含自然汞矿体开采的防毒问题谈几点意见,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沿倾向延伸较长但不属于深部开采的一类矿体在连续回采时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云南某磷矿的地下开采进行了计算,系统分析了采场顶板、矿柱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等特征在矿体连续回采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采深度越大,当前作业采场的顶板沉降越大,而且随着其回采结束,采场顶板位移并不会停止,而是会随着后续采场的开采继续增大直至全部采场作业结束,即采场顶板的位移具有累积效应;另外,随着采场逐渐下移,顶板和矿柱所承受的应力越来越大,塑性区分布范围亦呈扩大态势,表明按照浅部结构参数设置的采场在开采下部矿体时已不能完全满足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对于非深部开采但倾向延伸较长的矿体回采,在开采下部矿体时不能简单照搬浅部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作业,而应适当增大矿柱尺寸或减小矿房和矿柱间距,以保证采场的持续稳定及矿山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与监督》2005,(5):F0002-F0002,I0001
环江锌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经自治区县党委、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采矿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位于环江县上朝镇北山村,交通便利(离金城江96KM,离县城70KM,离上朝火车站6KM),该公司由环江化达铅锌矿业总公司发起,对原环江县北山矿区1号矿体0—10c线内拥有合法证照的采矿企业进行重组,是北山矿区1号矿体0—10c线唯一合法采矿主体。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铅锌原矿20万吨、硫铁  相似文献   

6.
充填采矿法是在矿房中分层回采矿石,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充填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同时为进行下分层回采造成适当的工作场地和安全环境。这种方法多用于开采矿石或围岩不稳固的急倾斜薄到中厚矿体,特别是矿体形状不规则,分枝复合现象严重,厚度变化大,探矿程度较差或在回采时需要随采随探的矿体更显示其优越性和灵活  相似文献   

7.
我国缓倾斜中厚矿体,大多数采用房柱法和有底部结构的分段空场法开采。前者是开采矿岩稳固或中等稳固矿体的主要方法;后者人员不进入采空场出矿,安全性较好,但千吨采切比大,经济效益较差。房柱法开采时的地压控制与顶板管理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尤其开采缓倾斜中厚矿体时,空场高达10m 或10m 以上,难以对顶板进行仔细的安全检查,无疑将给出矿  相似文献   

8.
一、阳山矿区简况 阳山矿区位于德化县美湖乡阳山村,矿山企业有福建省阳山铁矿、德化鑫阳矿业有限公司和德化县阳春选矿厂3家.矿区浅部矿体适合露天开采和平硐开采.阳山矿区的年生产铁精矿粉产品约50万吨,年采铁矿石100万吨,为我省第二大铁矿山.矿体开采主要由当地阳山村民开采,只有省阳山铁矿露天采场和正在建设中的深部坑采工程正规设计开采.阳山矿区经过十四年的开采,浅部矿体开采已进入后期生产,至2002年末,矿区浅部矿体的保有储量550万吨,工业储量485万吨.目前阳山矿区的开采正从无序的群采向正规开采过渡.  相似文献   

9.
焦家金矿区分布在沂沐断裂带东侧,黄县弧形次生断层的下盘。主要矿体位于黄县弧形断裂带上。断层基本走向为北50°东,倾向北西,断裂带上常有厚5~10m 的破碎带,最厚达200m,主断裂面上有10~30cm厚的断层泥。主要矿体有 7~#、2~#和3~#矿体,其定向同黄县弧形断裂带的走向基本一致,上陡(50°~63°)下缓(29°~37°),赋存情况见图1。  相似文献   

10.
葛鲁 《安全与健康》2001,(10):40-42
本文总结了重晶石多年来地下开采的顶板管理经验 ,分析了重晶石矿体地质构造、矿体倾角、巷道宽度、空气流动等主观因素对顶板维护影响的大小 ,为预防顶板冒落事故、消除危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 ,还提出了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到地下开采扰动的影响,如何保证矿山公路的安全性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工程实际出发,基于三维几何建模软件和MIDAS/GTS有限元软件的结合技术,通过建立地表三维模型和矿体三维模型,构建了关于塌陷区沉降模拟的精细三维模型,开展了地下开采过程中临近塌陷区矿山公路沉降特性及其安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下开采强度和范围的增大,地表沉降的规模和程度都在不断增加,临近塌陷区的矿山公路及沿线边坡受到了地下采动的影响也变大;虽然总体仍保持稳定,但是在公路的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计算结果和实地调查的情况一致,故得到矿山公路的沉降特性规律为下一步塌陷区的安全有效处治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针对地下矿山复杂环境下残矿回采过程潜在的安全问题,并基于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功能,提出残矿回采地压安全预警系统的构成内容与构建流程,建立地压监测数据的神经网络灰色Verhulst算法组合预测模型和安全评价模型。据此,构建国内某矿山残矿回采中段的地压安全预警系统,该地压安全预警系统为本矿山的残矿回采过程提供了安全保障。残矿回采地压安全预警系统能指导矿山循序渐进的构建符合残采系统工程实际的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平庄西露天矿露井联采顶帮边坡的岩移规律与稳定性状态,揭示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对典型滑坡位移-时间特征的 认识,提出用位移历时曲线与位移加速度历时曲线形态判断边坡稳定性状态,并详细对比分析了布置在井工开采边界以及边坡走向与倾向方向 上各监测线的地表位移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平庄西露天矿顶帮现状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II区凸边坡为相对不稳定区域;边坡岩移规律及 稳定性主要受断层、弱层、边坡平面形态、地下开采及其引起的断层活化等因素综合控制;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范围的边界大约在边坡 表面出露标高+572m。  相似文献   

14.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后,露天边坡受地下采动影响,由于两种采动影响部分重叠,造成两种采动效应相互作用,构成复合叠加效应,使得上覆岩体变形机制更加复杂、变形波及范围广。以北京某矿的开采工程实际为背景,研究了复杂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下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地表变形的动态演变规律、滑移机制和破坏区的界定等内容,并得出了其开采过程中的动态破坏范围及其移动参数的演变特点,从而为矿山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某钒铁矿经多年开采后,由于钒铁矿矿区赋存条件变化导致开采相互制约、资源利用率低、矿柱积压矿量大以及井下采空区隐患大等问题,制定“保钒采铁、分区协同”的开采方案。通过矿柱强度理论对矿柱的强度和承受载荷进行计算,进而通过矿柱安全系数来判断矿柱的稳定性。通过FLAC3D软件对东、西区铁矿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开挖后的位移云图、应力云图以及塑性区分布图来分析矿柱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某钒铁矿东、西区提出的嗣后膏体微胶结充填法及中区提出的分段空场法转分段崩落采矿法可提高矿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多数矿山采空区残留资源回收探测中存在人员、设备进入难,精度低、危险高等问题,我们通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恰恰克服了以上困难。应用三维激光自动扫描新技术对采空区进行精密探测,能够安全准确地获取采空区的三维形态和矿石空间分布位置,再通过三维建模软件 Surpac 建立三维可视化实体模型,为回收残留矿石资源提供重要依据;最后通过应用绕腰法综合回收残留矿石,不仅能够减少采准工程量,并把采准与采矿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达到了能够高效安全地回采采空区残留矿石目的。工程实例的成功应用,表明此方法在给矿山和国家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能够在同类矿山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矿山溜井卸矿过程中粉尘浓度高、现有粉尘治理效果不佳的难题,以某金属矿溜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分析溜井卸矿时粉尘的产生机理、粉尘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基于溜井口产尘现状,研发新型复合除尘净化系统,并在该矿山溜井口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后对溜井粉尘除尘效果显著,进化后气流的粉尘浓度控制在2 mg/m3以内,可作为井下通风系统的进风风流,有效地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风流利用率,在矿山生产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Analysis of fatalities and injuries involving mining equip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 Despite significant reductions, the number of injuries and fatalities in mining remains high. A persistent area of concern continues to be equipment-related incidents. METHOD: Mine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MSHA) and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CPS) data were used to examine equipment-related injuries over the period 1995-2004. Incidents were reviewed to determine which types of mining equipment were most often involved and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trends. RESULTS: Non-powered hand tools was the equipment category most often involved with non-fatal injuries while off-road ore haulage was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fatalities. SUMMARY: Younger employees had an elevated risk of injury while workers >55 years had an elevated risk for fatality. A large majority of incidents involve workers with <5 years experience. IMPACT ON INDUSTRY: Results should increase hazard awareness and enable mine management to select and prioritize problem areas and safety system weaknesses in both underground and surface mining.  相似文献   

19.
矿山溜井卸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冲击性粉尘已成为矿井可呼吸性粉尘的主要来源,为了有效解决溜矿井卸矿时产生的大量冲击性粉尘,基于泡沫抑尘的机理,研究了发泡倍数和半衰期两个指标进行优选实验,通过正交法和单因素法优选出最佳的泡沫抑尘配方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钠和聚丙乙酰胺,各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0.8%与0.4%。结果表明,通过模拟溜井卸矿测得不同泡沫高度的抑尘效率在85%~95%之间,呼吸性粉尘的抑尘效率为87%左右,其时效性可达2h以上。  相似文献   

20.
露天矿深部资源开采因受到剥采比等因素的制约需要转为井工矿开采;从采掘空间位置分布关系来看,边坡体位于地下采动影响域内,由此造成了两种采动效应的相互作用,并构成复合叠加效应,使得边坡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一旦产生滑坡将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安全或诱发次生灾害。以某矿的开采工程实践为背景,针对地下开采作用下山体与露天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露天坡和山峰外侧边坡的稳定性,并对滑坡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其次生灾害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