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土景观是当地人出于对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是乡村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川南某新村示范带规划为例,通过识别规划区环境特征,挖掘当地乡土景观要素,有针对性地保护并延续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乡土景观。同时,利用其良好生态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合理协调乡土景观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剂,对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1997—2017年"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的相关论文为面板数据,对国际乡村旅游研究进行科学计量分析,以期把握国际前沿话题,探讨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国际乡村旅游的发文数量呈现出阶段性增长趋势,研究主要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发文作者群体较大。②高被引文献和关键节点文献主要出自该研究领域中的顶级期刊。③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运营与管理、影响因素、社区变化、生态保护等是乡村旅游研究的核心关键词,未来研究前沿将集中于乡村文化、景观、满意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乡村旅游成为都市生活中的旅游消费者的新宠。乡村旅游借助于乡村地区内的自然资源、民俗资源和独特的乡土文化、乡土气息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乡村旅游红红火火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原生态的环境遭到了破坏,景观受到损坏,乡村环境遭到污染等,基于以上的种种表现,开发乡村旅游时应依托于政府的管理,树立正确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念,引导乡村走生态化旅游发展路线,完善乡村旅游的服务设备、设施,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苏北乡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灵魂。以江苏北部地域为靶区,在分析乡土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指出苏北乡土文化系统主要包括海洋文化、两汉文化和传统农耕文化等文化序列。以睢宁县为例,分析了小区域范围内乡土文化景观的展示形式,构建了苏北乡土文化系统的层次结构,提出了开发苏北乡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探讨。针对英武山村旅游资源品位不高、定位模糊、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市场竞争的威胁等问题,提出了英武山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整体统筹与乡村特色的关系,同时,应坚持科学发展、可操作性、多产品并举、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蒋昕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7):669-670,639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重任。湖北省百宝寨拥有良好的山水风光和乡土特色。分析了百宝寨发展乡村旅游的实例,总结出成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记者H前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我国将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说,发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镇(村),有利于保护村镇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特色产业等资源;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此项工作重在以旅游为突破口,带动新农村建设。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重点支持和引导这些地方发展旅游经济,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全国的镇(村)经济规范化发展提供样板。发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村),应坚持保护优先、规划优先;充分挖掘利用原有资源,不搞大拆大建;突出农村特色,实现城乡差别化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保护农民合法开发权和收益权;节地节水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管理,重服务,建设安心、安逸、安全的村镇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受旅游要素驱动,传统村落乡村特性出现主动或被动地解构、重构,乡村性作为表征该类村落存在的核心要义,其强化、弱化会加速村落振兴、衰亡。为此亟需对其展开综合探究,积极引导其良性延续、传承,助力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可持续。本文以湖南省西部地区典型传统村落为例,基于共同体理论,根据乡村振兴总要求从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4个层面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性共同体重塑理论框架,以此推动各乡村性要素系统重塑。结果表明:(1)共同体视角下,旅游型传统村落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乡村要素在乡土空间孕育衍生,随着村落发展不断变革衍化又反馈于乡村性建设,其中生态是基础,经济是支撑,文化是核心,社会是基底,共同推动村落开发和乡村性保护传承。(2)因自然资源、人文禀赋及旅游资本介入程度不一,该类地区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要素对乡村性重塑的作用强度和方向均不同,致使乡村性表征及演化过程差异显著。(3)以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为标杆衡量乡村性发展程度,结合区域特性这一核心竞争力,从现状问题、保护对策和建设目标等方面构建旅游型传统村落乡村性重塑实践过程,形成传统村落乡村性保护传承和旅游可持续的一般规律认识。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民族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弘扬民族文化又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就需要找到—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旅游。在分析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共生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对国际旅游市场的主要吸引因素。但在近年来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流失问题,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通过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当地居民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现实主体,并进一步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利益分配的经济学依据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乡村旅游产品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符合美学要求;突出特色,明确主题;注重功能,多元收益;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与环境文化资源保护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康体健身功效相结合,体现绿色健康旅游新时尚.最后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的七里乡为例进行了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徐福英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2):1143-1146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通过对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必须处理好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政府推动与社区参与和量的增长、精品工程建设三个方面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近年来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而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主要支撑。以1994-2007年中国期刊网上所收录的公开出版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旅游类等中文期刊为主要范围,对国内乡村景观发展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从论文发表年度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国内在乡村景观研究中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内旅游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国内旅游客流中,乡村游、近郊游、短线游、一日游、自驾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客流成为主要旅游流,乡村成为重要旅游目的地。以西安市蓝田县汤峪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在旅游流时空演变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及发展现状,找出面临的问题,从旅游流时空演变机理下的旅游客流、管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能量流、文化流、促销流、人才流等方面着手,就管理、开发规划、产品创新、环境与文化保护、市场营销、资金投入、延长产业链、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其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关于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对乡村旅游的涵义进行探讨,总结出乡村旅游的特点,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意义,同时分析了乡村景观的构成,对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苍王峡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的旅游观赏价值巨大,科学研究价值极高,拥有世界级罕见的景观单体,具有发展地质旅游的优良资源基础。在对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评价,提出景区旅游开发应以保护为前提,保护和开发协调发展;区域联动,突破交通瓶颈;用文化包装,披多彩“衣裳”等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7.
传统工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景观建设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机械化大潮的到来,大量乡村传统工艺资源逐步衰落或消亡,对乡村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通过调查和整理乡村传统工艺的景观构成要素以及现状应用信息,创新乡村传统工艺景观营造模式和策略,提出5种乡村传统工艺景观构成元素:传统建筑工艺元素、传统园建工艺元素、传统生产加工工艺元素、传统手工艺元素以及地方民俗、文化工艺元素;通过对乡村传统工艺生产景观空间、传统工艺构筑景观空间以及传统工艺文化景观空间等特色空间的营造,对传统工艺资源进行挖掘和活化,构建乡村工坊模式、工艺田园村模式和工艺产业园模式3种创新发展模式;从环境、文化、产品三方面提出乡村传统工艺景观营造优化策略,依据时代审美特征和社会发展规律对传统工艺景观资源进行演变更新,创新乡村传统工艺景观营造模式和策略,使传统工艺焕发更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是现代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是近20年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乡村旅游形式之一。首先分析了“乡土情结”的由来和与农家乐旅游的紧密联系,进而指出“乡土情结”是旅游者到农家乐去旅游的根本动机,它具体体现在中国人身上就是“土地情结”和“家乡情结”。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农家乐旅游者由“情结”产生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这类旅游者势必要求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情趣,借以慰藉自己的“乡土情结”;然后对南充市近郊农家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误区进行诊断,以此对南充市近郊农家乐的发展走向提出建议,那就是“走原味之路”。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分析了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皖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加强引导,普查资源,科学规划;突出个性,塑造品牌,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提升旅游产品功能,扩大旅游收益渠道;建章立制,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具有古老独特的建筑外观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镇逐渐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利用,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型.随着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川省内的古镇旅游日趋火爆.目前四川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如风格千篇一律、旅游策划单一、保护意识淡薄等.针对四川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坚持开发与保护并行,合理利用古镇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