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旅游在实践中正从边缘化向系列化发展。沂蒙山区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针对沂蒙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状况,分析了沂蒙山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条件,认为生态脆弱区发展乡村旅游应遵循经济多元复合化发展与内源发展的原则,建构纵向深化与横向附加开发模式,具体提出乡村旅游开发途径,即旅游内容特色化、耦合化,旅游服务网络化、规范化的深化途径与附加旅游教育和旅游养生内容等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利旅游开发研究——以淠史杭灌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利旅游是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体现。淠史杭灌区为世界7大人工灌区之一,是发展水利旅游的典型区域。对淠史杭灌区开发水利旅游的资源条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联动开发、展示水利文化、合理整合资源、多种开发模式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生态农庄的基本内涵、旅游资源以及规划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生态农庄的一般规划程序。以江苏省无锡市唯琼生态农庄为例,具体探讨了生态农庄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尝试提出一种生态农庄的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节庆产品的灵魂和内核。在文化视角下进行旅游节庆产品系统开发不仅可以增强旅游节庆产品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福建省宁德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太姥山文化旅游节是其中之一,但是其节庆产品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缺失问题,在阐述旅游节庆产品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对其旅游节庆产品进行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草原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深度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区域合作和产品开发方面的设想,尤其基于资源的状况提出3种资源开发模式:依托市场模式、组合集聚模式和依托资源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恒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2):212-214,219
以大连长山群岛为例,选取基于生态承载力测算的数学模型量化区域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状况,在传统模型基础之上提出改进后的计算模型对区域本底生态足迹(BEF)、旅游生态足迹(TEF)、生态承载力(EC)、保护与开发协调度(C)、旅游容量阈值(T)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为区域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经测算,C不断趋向于1,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逐渐接近,应注意控制大连长山群岛开发强度,其中应重点控制区域本底人口与旅游者数量,到2015年应将旅游者人数应控制在263.86万人次以内。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如果规划得当、管理科学,应该是一条可行的生态改良和发展经济的道路。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层面提出旅游开发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群绩  梅林  王灵恩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1036-1039,F0004
吉林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风险源来自人类活动,该保护区目前以开展生态旅游为主。以吉林省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生态风险评估的一般方法系统分析影响其生态风险的因素,确定其主要生态风险源为干旱、盐碱化、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其中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特别突出。将ArcGIS应用于生态风险的评价当中,结合2004--2011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绘制综合生态风险等级分布图,提出针对性的旅游开发对策以降低该保护区面临的生态风险,实现吉林省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农民不论从经济结构还是人口结构上看,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开发辽宁农民旅游市场,对刺激省内消费、全面发展旅游业意义重大,但地区差异、思想意识、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大大制约了辽宁农民外出旅游。通过分析,提出了该旅游市场良性开发的若干建议:旅游部门与企业提高认识和服务质量;强化农村旅游市场的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短途旅游;农民旅游线路“量体裁衣”等。  相似文献   

10.
11.
国内旅游开发趋近成熟,规模效应初显,旅游目的地竞争也应适时调整策略.整合资源、抱团竞争成为区域旅游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开封作为“七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北宋遗留的历史胜迹非常丰富.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开封“宋文化”主题为切入点,以区域旅游整合开发为指导理念,提出文化旅游圈的构想,论述了“宋文化”旅游圈的功能与构建对策,以期为构建此文化旅游圈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源和风险终点进行识别。运用AHP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14个指标变量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出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旅游开发生态风险最终评价得分属"较高风险"区间,指标层中的固体污染、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地不合理利用、土地沙漠化等风险比其他风险更高,是更加需要防范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山岳型旅游地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峨眉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藉以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因素,对其进行开拓和深度开发对保持旅游地持久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选取我国重要的山岳型旅游地——峨眉山为样区,在对开发理论和作为传统山岳型旅游地的峨眉山的旅游产品现存的主要问题探讨基础上,提出了峨眉山旅游地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旅游价值的陵墓资源开发研究——以扬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陵墓资源是一个地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对陵墓资源进行旅游功能开发,首先要分析陵墓资源自身价值对旅游开发的意义。在阐述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对扬州地区陵墓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指出陵墓资源开发对发展旅游业的启示,最后提出陵墓资源旅游价值开发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根本上讲,乡村旅游资源就是通常所指的乡村景观,分为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两大类,均是在社会历史长河的演化中逐步形成,并由人类的农事活动刻上了刀削斧凿的印迹.由于乡村幅员辽阔,各地旅游资源差异极大,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牢牢把握"乡村性"这一核心要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的优势,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同时,资源开发还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规范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逐步深入,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更倾向于那些远离城市喧嚣、贴近自然的地方,于是出现了新的旅游概念--乡村旅游.通常,乡村旅游被理解为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旅游类型,它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三者合为一体,以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   ……  相似文献   

17.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治理研究——以丹巴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丹巴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具特色,其乡村旅游成为四川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研究发现,丹巴县乡村旅游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不足,县域内乡村旅游发展差异显著,乡村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面临从单一的乡村旅游开发向开发、管控与协调转变。研究提出由丹巴县政府为龙头,乡村旅游经营企业运作,乡村旅游行业协会为协调、补充的乡村旅游开发治理组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乡村旅游开发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日益加快,但众多城市新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旅游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城市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会创造众多的旅游资源,如商贸街区、标志性建筑或景观、文化场馆、体育场馆等,它们对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均具有一定的观赏、游憩、商贸和文化价值。鄞州新城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新区建设的代表,具有发展都市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条件。对其都市旅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打造都市RBD、引入低碳旅游、植入文化元素、增加购物比重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福建乡村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闽侯光明温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旅游开发是福建省旅游业近阶段焦点之一.开发模式创新是温泉旅游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在总结国内外其他学者对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推动力、资源利用集约程度、温泉与其他产业的对接、温泉主题文化、温泉度假区代系、温泉企业经营管理等六个方面对温泉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解构,以闽侯县光明温泉为例,对福建乡村温泉旅游开发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镇江市隐士文化资源的特质和旅游价值,提出了开发镇江市隐士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对策,为长三角地区城市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照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