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同关系,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三者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面板Tobit模型测算2005—2020年云南省及其16个州市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整体上,云南省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呈现上升态势,但三者水平还需提高,云南省三大系统的相互作用程度逐渐增强,耦合类型的空间差异性逐渐变小;(2)三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性较为明显,表现出滇中>滇西>滇南>滇东的分异特征,协调度增长速度以保山市、临沧市和文山州最高;(3)总体基尼系数逐渐缩小,各区域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城乡差距仍然是构成云南省基尼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4)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能力、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旅游活力大体上对于云南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产业二元性结构水平则不利于三者的协同发展,影响三者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开发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构建了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并对苏州高新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为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长年  魏婷 《四川环境》2005,24(6):54-58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开发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构建了开发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并对苏州高新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为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取博尔塔拉河流域,结合流域生态现状,构建涵盖水域生境结构、水生生物、生态压力和陆域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态压力6大类19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通过水域、陆域健康指数加权求和,构建综合评估指数WHI,对流域生态健康展开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的健康状态为一般。诊断得到博尔塔拉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限制因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枯水期径流量、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综合指数、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和景观破碎度等,分析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滇池是“九五”时期以来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经过30年治理,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演变趋势向好。然而目前,滇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格局还未完全形成,流域生态系统韧性不足,水环境质量正处于进一步改善的瓶颈期。为探索滇池治理的未来发展路径,本文系统总结了前期滇池治理历程与成效,诊断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滇池流域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特征,提出了滇池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思路、目标、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以期为新时期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指导,也为其他城市型重污染湖泊流域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态保护的转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博尔塔拉河流域为研究区,参考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综合指数法,构建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生境结构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和生态压力指标对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流域水域生态健康等级为一般,限制因子为枯水期径流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流域内博尔塔拉河上游区生态健康等级为良好,限制因子为枯水期径流量和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中游区、下游区和大河沿子河区生态健康等级均为一般,限制因子分别为特有型或指示性物种保持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以及枯水期径流量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山区水域生态健康等级高,平原地区等级偏低,上游生态健康等级高,中下游健康等级偏低。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滇池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认为滇池富营养化是滇池流域各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所造成的结果。提出治理滇池应该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别修复受到破坏的各子生态系统,恢复各子生态系统的合理结构、高效功能和协调关系,并把各子生态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滇池流域生态系统,才能最终实现滇池富营养化治理。  相似文献   

8.
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灿  李永  李嘉 《四川环境》2011,30(2):71-75
湖泊健康评价是进行湖泊监测和管理的基础。丰富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指出其应当考虑湖泊的各种服务功能。以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为基础,构建了湖泊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给出16个综合评价指标及各指标评分方法。以四川大学明远湖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其进行健康评价,得出健康综合指数为3.55,表明整个湖泊处于"较健康"状态,分析了影响湖泊健康状态的疾病因子及湖泊的生态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收集博斯腾湖流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博斯腾湖流域的特点,选择湖泊流域经济社会影响、湖泊水生态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活动的调控管理等方面对博斯腾湖进行一系列生态安全综合评估。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评估模型,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出博斯腾湖生态安全指数(ESI)。本评估为博斯腾湖生态安全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屏障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评价对于总结生态屏障建设成效与问题及落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在构建生态屏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15—2020年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状况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提升策略。结果表明:(1)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综合指数呈小幅上升态势,生态屏障建设处于发展提升阶段,流域生态安全多处于一般和较差状态;(2)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成效空间上整体呈现出自西往东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张掖市生态屏障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屏障建设综合指数稳步提升。基于上述研究,建议从社会—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将生态屏障建设融入流域建设全过程,在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等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统筹推进流域生态屏障建设转型提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问题,对陕西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进行了相关研究。根据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从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健康状况方面构建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健康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对该省2013-2017年省域层面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研究表明,活力与组织结构两要素对生态系统健康有较大贡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提高,自然结构和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前胁迫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陕西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参考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综合指数法,通过构建陆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生态格局指标、生态功能指标和生态压力指标对某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总体呈良好状态,流域内评估单元4得分最低,评价等级为一般;评估单元3得分最高,评价等级为优秀;其他评估单元陆域生态健康状态均为良好。生态健康状态总体表现为支流优于干流,干流上下游优于中游。景观破碎度、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受保护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和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指数等是影响该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状态的主要指标。通过对该河流域陆域生态健康进行评估,全面识别人类活动对流域陆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从综合效益最优视角探究区域旅游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其演化特征,对旅游城镇化转型提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旅游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修正的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7—2019年大湘西旅游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差异特征、联系强度及驱动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大湘西区域旅游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化特点显著,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2)区域差异在缩小,怀化市和张家界市的县区是差异缩小的重点区域。(3)联系强度随时间明显提升,联系网络呈密集化趋势和非均衡性,以武陵源区、吉首市和鹤城区为代表的县区间高质量发展联系密切。(4)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状况是显著影响因子,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因子的协同效应最突出,民生改善状况与城镇化水平、城乡差距程度的交互作用强度随时间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新安江水库是钱塘江的重要水源,对保障钱塘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和水体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阐明新安江水库在流域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保护对策,促进饮用水安全保障及构建健康水域生态系统,本文对新安江水库历年的水环境指标、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及水域生态灾变事件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目前新安江水库存在上游来水变差、局部水域藻类异常增殖、渔业生产不合理、营养程度加重等众多问题,但其突出问题是藻类生物量增长过快。新安江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要从关注水质向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转变,并尽快开展生态保育工作,控制流域污染、降低藻类数量、减少藻类异常增殖影响、科学合理渔业生产是其下一步保护的关键。而关于新安江水库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资料,但对水域生态系统缺乏系统认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新安江水库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长期演变规律;水利调度导致水位调整对区域水动力学条件、营养物输送过程的影响及评价水利调度对水库重要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影响;渔业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鲢、鳙鱼大水面积养殖对水库生态系统的影响应是今后新安江水库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出发,结合西安城市实际情况,选取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群健康状况构建城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值的赋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2000-2007年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7年西安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经历从病态、不健康再到亚健康的转变,逐年趋向于健康方向发展;其中恢复力、人群健康是影响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有利因素,活力、系统服务功能和组织结构成为影响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应的测度指标,基于面板分析及空间分析方法,对2014年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空间上看,云南省城镇化水平不高,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非均衡性较显著,呈现出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特征;(2)从城镇化指数对比来看,除省会昆明外,其他市州都属于人口滞后型城镇化,以丽江、迪庆、德宏地区最为明显;(3)从各市州耦合协调度来看,除昆明为高度耦合时期外,其他大部分为一般耦合时期,少部分地区正处于拮抗时期向一般耦合时期过渡。针对存在的问题,云南省各市州应坚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均衡发展,并结合各市州的区位、资源、经济和发展水平差异,制定相应的政策,以科学合理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城镇化发展效应的内涵剖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耦合协调、面板向量自回归和空间杜宾模型测度了2005—2020年31个省区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城镇化发展效应的交互影响和空间联动效应。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指数由0.179增至0.740,表现为“中部>东部>东北>西部”;城镇化效应指数由0.134增至0.833,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2)耦合协调度由0.394增至0.886,从轻度失调向良好耦合协调转变,表现为“中部>东部>东北>西部”;(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自身和城镇化发展效应的解释力分别为60.9%和15.6%,城镇化效应对自身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解释力分别为84.4%和39.1%;(4)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空间回归系数为0.148,城镇化发展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直接效应为0.221%,空间溢出效应为0.071%;城镇化发展效应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解释力更大,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时序耦合协调性;城镇化发展效应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二者之间具有不对等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西煤层气生态系统特征,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模型,构建了煤层气生态系统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法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煤层气开发排放的煤层采出水和钻井废液、建设过程产生的废弃土方、植被破坏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煤层气开发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2—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云南省近10年产业化、生态化、城市化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并对其协调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现阶段云南城镇化和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的两大对策建议。即城镇化建设要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实现创新发展和加大产业集群规模效益建设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为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出发,运用熵权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法对2004—2008年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的评价结果依次为不健康、病态、病态、病态、病态。近5年以来,兰州市生态系统健康形势逐年好转,但总体水平仍不高,将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明确了兰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制约因子,提出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措施,为兰州市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