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探讨了智慧旅游下景区网站服务功能的新要求,对景区网站5种服务功能的重要程度进行调查并计算出权重,选取华北地区10家5A级旅游景区网站,对其服务功能进行评判打分。结果显示,当前景区网站的服务功能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但存在景区网站动态信息发布功能缺失、自助导游系统建设滞后、客户服务功能不受重视、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和后期技术维护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网红景区重庆市万盛奥陶纪景区为例,通过在景区官网、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和马蜂窝旅游网中搜集网络图片和文本,对其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从图片内容上看,景区最重视游乐设施的形象宣传,忽视旅游纪念品的宣传,缺失"购"元素。②从图片数量上看,景区和游客都最重视游乐项目,景区忽视人文景观,游客对此仍会关注;景区对食物宣传较多,但成效微弱。③从官方文本上看,景区重点打造"悬崖景区"形象,重视网络营销。④从游记和点评看,游客通常结伴到景区游玩,对高空项目感到惊险刺激,对排队印象深刻,忽视对食物的体验,部分游客游玩后实际感知体验未达到预期。⑤对比景区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形象大体吻合,但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在政务、环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环保成为环境保护及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促进环境保护部及地方环境保护单位智慧环保建设为目标,在对比之前智慧环保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新一代智慧环保的定义,更加强调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公众服务等方面,并且明确了智慧环保的三个应用目标。基于对智慧环保总体架构和目标内涵的解析,遵循指标具有代表性、可理解性、可采集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参考国家智慧环保建设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以及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文献,经过多次专家咨询建议,形成一套智慧环保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维度、12个要素、42个指标。评价指标的提出对引导智慧环保建设有序发展、促进环保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深圳大芬油画村为案例地,基于游客网络评论文本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结果表明,文化创意旅游对很多游客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游客偏好的文化创意旅游吸引物主要包括艺术产品、艺术氛围、艺术展览和艺术休闲;游客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旅游活动以观光休闲、购物旅游和学习参观三种旅游活动类型为主;旅游环境、交通便捷程度、景观创意度、旅游商品购物和旅游基础设施是游客最关注的五大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要素;游客对文化创意旅游高度认可,但商业化气息重、艺术产品文化创意不足等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性问题。据此,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度假休闲旅游概念及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铜山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与周边景区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景区的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周边的观光资源依托性强,因此景区开展度假休闲旅游的优势显著。在此基础上,铜山风景区必须突出其沙滩度假游的主题,多元化组合旅游活动,整体性把握全区的景观设计,并将景区划分为7个功能区,确定了每个功能区的具体规划设想,对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在展示景区形象、引导和管理旅游者、提升旅游者体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规范化与个性化是其设计的基本要求.在阐明景区标识系统的个性化内涵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文化符号的个性化实现路径;以三峡车溪民俗旅游区为例,对其标识系统进行了个性化改进设计,以期为景区标识系统个性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智慧旅游视角对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旅游配套设施、管理、营销与服务上缺乏智慧引领,从基础保障体系构建、智慧管理、智慧营销和智慧服务四方面提出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架构及创新发展策略,以期对福建乃至全国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化景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国内外有关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文化景区开发、景区文化资源开发、城市文化与城市风景区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对国内有关文化景区建设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发现目前国内有关文化景区建设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尚为空白,有待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智慧旅游的概念既关系到智慧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时也时刻影响着我国各地、各旅游景区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近几年来有关智慧旅游的研究发展迅猛,由于研究的出发点与视角的不同,有关智慧旅游的概念众说纷纭,难以达成共识。通过对2011—2015年智慧旅游概念的梳理,提取32个智慧旅游的概念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构建了智慧旅游概念特征类目系统,并提炼出32个智慧旅游概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指标:"信息技术(智慧技术)为支撑(基础、工具)"、"旅游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与有效利用"与"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最后将智慧旅游的概念重新界定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技术)为支撑(基础、工具),实现旅游资源与信息资源等社会各项资源的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旅游形式。  相似文献   

10.
节庆营销是影响旅游活动年内变化的重要因素。优化节庆活动,拉长旅游活动“旺季”,是推动旅游业平稳发展的重要问题。以内蒙古阿拉善盟5个4A级景区为例,采用带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分析了节庆营销对景区客流量年内变化的边际弹性。结果发现:5个景区4年节庆活动边际弹性≥3.0,气候舒适度边际弹性≥1.0。为缓解旅游活动的年内集中性,需要把节庆活动调整至4—9月,平滑客流量的年内分布。  相似文献   

11.
国内对智慧旅游的研究与应用注重技术层面,多从管理角度,较少从消费者角度。消费者对智慧旅游服务感知是检验智慧旅游建设是否落到实处的根本标准。智慧旅游服务供应链建设更有利于实现游客与智慧旅游建设的融合,但鲜有研究与应用关注。从游客的智慧旅游服务感知视阈着手,采用深入访谈方法开展质性研究,利用Nvivo10软件编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智慧旅游在推广中存在23个核心信息点、8个范畴类属、4个维度节点缺失,主要体现在知晓率低、便捷性不够、优势不明显、信任度低。针对性阐述了智慧旅游服务供应链构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就供应链的全域空间尺度、核心平台、智能精准服务、服务实惠、推介推广、协调监控进行了探究,以促进智慧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创旅游目的地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但学术界从游客角度出发探讨文创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较少。在文化创意旅游街区情境下,基于MTE理论,以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体验、记忆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游客参与对重游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参与对旅游体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体验对记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记忆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游体验在游客参与和记忆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记忆在旅游体验和重游意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①在保持文化原真性基础上,开发兼具学习、娱乐、审美等特点于一体的互动性参与型产品。②加快景区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增强系统的独特性与趣味性。③设计兼具文化特色和创意精神的代表性纪念品。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管理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景区资源产权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景区资源管理的责任是“保护”和“展示”辅之以“利用”,清晰界定各产权权能的主体以及各主体的责、权、利,有利于管理责任的实现,也有利于克服目前景区管理的无序状态。强调在进行各主体的权、利界定时应建立各主体配套的责任机制的重要性。景区资源的产权主要是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等。根据景区资源与旅游活动的特征,进一步提出了有助于管理责任实现的“基础管理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主张,进一步完善了景区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4.
情感形象是旅游目的地重要形象之一。以外地游客的上海游记为语料,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析外地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结果表明:(1)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总体上积极正面,体现在旅游吸引物、休闲娱乐、设施服务、环境氛围和管理服务5个维度上;(2)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积极评价多集中在“繁华、现代、时尚、独特”高频词上,说明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形象已基本建成;(3)但是景区商业化、高物价和人多排队等因素带给部分游客负面情绪。针对此,本文提出了夯实景区文化内涵、加快全域旅游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精细化服务管理等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智慧碳监管是政府、园区、企业实施碳减排的现代治理手段,通过运用大数据平台,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等,实现碳排放的监控预警、考核、评估、决策等,是推进“双碳”战略的重要保障。我国碳监管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推进实施智慧碳监管既是发展方向,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智慧碳监管的发展状况、实践进展和实践特征,围绕数据管理体系、政策支撑体系、系统技术体系、创新功能应用、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系统策略,助推我国碳监管的智慧化发展与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旅游分享作为旅游研究的新兴领域,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选取四大典型旅游网站——携程网、蚂蜂窝网、驴妈妈网和途牛网为研究样本,以样本网站上有关甘肃省旅游景区景点的网络游记为研究内容,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对网络游记中的词频、情感和语义网络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具有典型旅游符号表征且处于核心旅游资源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点最受来甘旅游者的关注,其中以人文旅游景点最为典型;来甘旅游者的情感类型以积极情绪为主,消极情绪所占比例较小;甘肃省旅游景点的社交网络中心度较低,1/2以上的景区景点或旅游吸引物对资源不具有控制力,语义社交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不存在派系林立和小团体现象。  相似文献   

17.
旅游分享作为旅游研究的新兴领域,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选取四大典型旅游网站——携程网、蚂蜂窝网、驴妈妈网和途牛网为研究样本,以样本网站上有关甘肃省旅游景区景点的网络游记为研究内容,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对网络游记中的词频、情感和语义网络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具有典型旅游符号表征且处于核心旅游资源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点最受来甘旅游者的关注,其中以人文旅游景点最为典型;来甘旅游者的情感类型以积极情绪为主,消极情绪所占比例较小;甘肃省旅游景点的社交网络中心度较低,1/2以上的景区景点或旅游吸引物对资源不具有控制力,语义社交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不存在派系林立和小团体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对BPR理论从核心任务、实施方式、实施体系等方面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景区形象重塑的内涵进行分析,将其运用到景区形象重塑工作中,提出了观念再造、流程再造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了解健康旅游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向其运营机构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采用实证分析法对健康旅游公众号的运营机构类别、开设时间、原创性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其运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企业类公众号是健康旅游公众号的主力,数量最多、最活跃、传播力最强;健康旅游公众号开设始于2013年,2018年数量激增;全国范围内共26个省市开设了健康旅游公众号,37.85%的文章为原创,服务号数量仅占21.54%;健康旅游公众号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公众号原创内容少、同质化严重,公众号定位不清晰。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不断涨价,引起了广大旅游者的不满,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业内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国内学者一直关注影响景区定价的因素和定价模型,制定景区门票价格的原则等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法,从计量经济学的视角对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景区占地面积、拥有世界遗产资源、拥有人造旅游资源等因素与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呈正相关关系,而景区所在城市等级、景区所在城市的人均GDP、景区拥有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和景区拥有的自然旅游资源等因素与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呈负相关关系,提出了我国景区门票制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