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化肥是中国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物质投入要素,而化肥的过施滥施则是造成和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户作为化肥施用行为的主体,引导其科学施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35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依托社会嵌入理论,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强;农户减施化肥意愿不仅受到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还受到社会背景特征、农户自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政府支持、农户认知及社会关系等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减施化肥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科学施肥行为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构建科学施肥的社会嵌入环境,提高农户关于减施化肥方面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关系在科学施肥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提升农户社会资本和降低农户生计风险是乡村振兴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理论分析社会组织如何提升和改进社会资本后,聚焦农村社会组织如何影响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与提升、农户生计风险防范策略意愿,利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武威市、张掖市995位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参加社会组织状态及类别、地区差异等因素对农户生计风险防范策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参加社会组织类别因素对农户生计风险防范策略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其中:服务类社会组织影响最大,文化类次之,经济类最小。(2)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对农户生计风险防范策略的影响显著,受教育水平对其影响存在“脱钩”现象。(3)武威市农户参加社会组织对农户生计风险应对的影响显著小于张掖市。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苏省南京、扬州、连云港3市462份农户的调查样本,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获取农户秸秆还田的受偿意愿(WTA),利用非参数估计法推断农户秸秆还田的WTA范围,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WTA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秸秆还田的WTA范围为55. 86—60. 15元/hm2,总体补偿金额占2016年江苏省农业总产值的2. 68%—2. 49%。②相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效应和外部环境因素,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和对秸秆还田心理认知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政府应通过制度激励、外部激励和自我激励3项激励机制来提升农户参与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福建省安溪县、福鼎市、武夷山市3个核心茶产区389户茶农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将福建省现有茶园生态化管理行为界定为间作套种、生态化施肥和不施用化学农药3种具体行为,建立二元Logit模型,从个人与家庭、茶园条件、茶园经营和外部情境4个维度分析影响茶园生态化管理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福建省农户茶园生态化施肥、不施用化学农药、间作套种的比例依次为83%、63%、35%,且采用生态化管理行为的农户比例在地区间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安溪>福鼎>武夷山;(2)福建省农户茶园生态化管理行为以外部因素驱动为主;(3)影响福建省茶园生态化管理行为的关键经营因素为短期经济因素。因此,制定更加有力的引导和激励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引导、规范本地民间茶企及茶叶合作社等组织,支持茶叶区域品牌创建,构建茶叶区域质量社会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福建省茶园生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0.4%。对一个特定的丘陵山区,就地形来说,有平原、丘陵、山地三种类型。河谷平原包括山间盆地和谷地,地形平坦,水源丰富,人口众多,适宜于粮食生产,历来是丘陵山区粮食生产的基地。丘陵包括低丘、高丘和一部分低山丘陵,位于河谷平原的周缘,是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一般坡度不大,光热条件优越,适宜性广。其荒坡荒地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带,但目前开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模式下农户投入意愿与选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模式下(3—5年、5—10年、10—20年、30年和长久不变)农户的投入意愿和选择取向。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农户对土地承包权调整相关政策的认知和了解度较高。(2)无论是经营自家承包地还是租用他人承包地,随着承包期限(或租用期限)的延长,农户的投入意愿逐渐提高。(3)受访农户总体上希望土地承包期限延长,但仍有近50%的农户希望定期调整土地承包权。研究结论表明,提高农户对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权期限、承包方的责任和义务的了解和认知度,有利于激励农户对农地的投入意愿;土地承包权的稳定性是影响农户对农地投入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进一步保持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总体稳定性,强化农地承包权的用益物权属性;不同类型的农户对土地承包权调整模式的选择取向具有较大差异性,反映出土地承包权稳定性下正效应(促进农户投入,提高农地集约度)和负效应(较大比重农村人口"生而无地"的不公平性)的共存性,应在保持土地承包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考虑家庭人口变动和农村人口迁移进行土地承包权的局部调整。  相似文献   

7.
林地流转具有激活林业市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林业经营效率的作用,而产权是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福建省5地市10县域的实地调查获取的668户农户问卷,通过建立DEA-Tobit模型,在不同产权类型视角下研究林地流转对林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并对产权因素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流转对农户林业经营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林地流转可促进林业经营效率提高,不同流转方向和产权特征下的影响具有差异。(2)农户林业经营效率整体偏低。按照流转和产权特征分类,流转户效率高于未流转户,联合产权特征农户效率高于独立产权。(3)产权异质性对土地流转和林业经营效率产生影响。独立产权对林业经营效率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通过土地流转对产权产生间接影响,联合产权对林业经营效率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依靠农业科技。基于福建省24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性别、对农业生产动态的了解情况、与农技站交流情况、新品种的销售前景、农业技术指导情况、新品种种苗的获取、周围人对新技术重要性的认知、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新技术需求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业劳动力比重、土地用水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高农户新技术采纳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依靠农业科技。基于福建省24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性别、对农业生产动态的了解情况、与农技站交流情况、新品种的销售前景、农业技术指导情况、新品种种苗的获取、周围人对新技术重要性的认知、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新技术需求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农业劳动力比重、土地用水情况与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高农户新技术采纳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山东省391份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宅基地"三权分置"背景下的农户城镇化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年龄、土地征用情况、土地转入意愿、村里宣传农业振兴情况、宅基地申请与审批程序认知、宅基地交易对象认知对农户城镇化意愿有显著负向作用;文化程度、当前职业、宅基地权属认知、宅基地流转认知对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②农户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正确认知程度低,导致其对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有限。③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存续可提高农户的城镇化意愿,其中宅基地的影响作用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对山区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促进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仍然是共同富裕进程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2007—2020年浙江省山区26县的面板数据,运用FGLS法检验农业机械化对山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区农业机械化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户工资性收入的提升;(2)小型农业机械的数量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小型农业机械有利于山区农户收入的提升;(3)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地形对于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户收入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即便存在地形条件的约束,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依旧能够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浙江省山区26县应采用适合山区丘陵作业的小型农业机械,提高山区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以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浙江省山区26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金衢地区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包括2市13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9770.18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9.4%,地势四周高,形成盆地地形,金衢盆地贯穿2市中部,成为2市农业精华所在。本区自然条件复杂,土地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兼有,是我省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农区。此外,金衢地区待开发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据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旅游扶贫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影响到农户对生计策略的选择。借鉴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关于生计资本的研究结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以河南省西河村为例,对乡村旅游发展框架下的农户生计策略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受教育程度、能否获得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住房情况等因素正向影响着农户参与旅游生计活动的意愿;农户实际耕种面积作为农户的自然资本负向影响着农户参与旅游生计活动的意愿;农户家庭是否有男性成年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能否获得物质支持等因素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每公顷营林成本、劳动力人数对农户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接受意愿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年龄、长期外出打工人数、耕地面积具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政府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户是农地整治项目的最终受益者,农户参与出资可作为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的一种合理供给渠道。从理论上分析了后期管护农户出资行为,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支付意愿是影响农户支付意愿额度最关键的因素;(2)农户支付能力、农户对后期管护工作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和农地整治项目工程设施质量对农户出资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承包地面积对农户支付意愿额度的总效应为负;(4)采用统一无差异的出资方式是低效率的,而基于农户承包地面积差别化的出资方式是合理有效的。为促进农户参与出资,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农户对后期管护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加强农地整治项目施工监管力度,提高项目工程设施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玛纳斯县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行政村并对其生活污水的治理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出资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户的年龄、文化水平、人均收入和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次数对农户出资意愿具有较显著的影响,提出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污水治理资金保障、加快修订污水排放标准、落实权责分明管理机制和完善专业人才培训机制的污水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应符合农户利益预期和意愿。基于重庆10区县35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农业减量化的补偿方式偏好及异质性。结果表明:①各种补偿方式均能显著提高农户农业减量化的参与效用;②农户平均偏好程度最高的是农资补偿和现金补偿,其次是技术补偿,最低的是政策补偿;③农户对不同补偿方式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并且部分偏好异质性来源于决策者特征、家庭经营/生计特征和区域因素。建议继续通过生态补偿有效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但补偿方式应该结合不同农户的偏好采取差异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众多,是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土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供开发的平原面积十分有限,土地资源极其缺乏,丘陵、山地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开发的沃土,文章围绕发展丘陵生态农业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而四川山地面积特别大,占土地面积的49.5%,如果把29%的高原和19%的丘陵面积也划入山地,那么平原仅仅只有2.5%。因此,山地对四川人民的生活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山区不仅对发展立体农业有利,而且从大农业来看,为多种经营开辟了  相似文献   

20.
以三峡库区涪陵区南沱镇和丰都县高家镇的6个村212户农户为例,运用AHP-DEA模型分析了农户兼业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户非农兼业程度越深,其农村生态状况越差,但农户兼业程度并不是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好坏的唯一决定因素。2化肥使用强度、农业产值、农药使用强度、人均纯收入、农业投资额、农用薄膜使用强度等6个指标是农户兼业影响区域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好坏的决定性指标。3经济越发达的区域,兼业农户的农村生态环境状态越差;经济越落后的区域,兼业农户的农村生态环境状态越好。因此,针对不同农户自身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兼业选择对兼业农户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减少化肥、农药和农用薄膜的使用量,增加农业投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村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