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装产业集群作为包装产业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推动我国包装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效应。为解决包装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循环经济模式嵌入包装产业集群的发展中,通过研究包装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之间要素耦合,发掘我国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新的路径。包装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在规模、成本、信息和文化方面的耦合,能够带来规模效应,降低环境成本,促进信息交流,形成集群文化,推动包装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包装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包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了我国包装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包装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迫使包装产业集群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入到集群发展,对包装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包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和共建现代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包装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低、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包装产业发展不均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进而,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等拓展包装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期实现包装产业绿色、智能、安全、可持续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是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由之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包装产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包装之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阐述了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分别从政府、企业及公众方面提出了我国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下,阐述了绿色包装的概念,分析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包装的关系,指出我国目前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难的形势下,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执行、公众参与、科技和人才支撑"的绿色包装产业发展模式,使绿色包装产业朝着健康、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外包装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包装大国”。详细介绍了发达国家包装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为我国加快包装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包装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报废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汽车静脉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做好汽车静脉产业绿色协同发展是保证资源循环合理利用、实现汽车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面调研重庆市汽车静脉产业基础上,综述和归纳分析了汽车静脉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集约化合理布局产业、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的汽车静脉产业发展路径,为统筹谋划汽车静脉产业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工信部节[2015]229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生态协同发展,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按照《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现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包装产业发展迅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又直接影响了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循环经济发展视角下,结合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包装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区域发展失衡、传统产能过剩、新型产能不足等问题,以坚持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供给结构、绿色环保理念为原则,提出了优化升级其产业结构的创新驱动战略、关联战略、服务型发展战略。以期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优化升级包装产业结构,实现包装产业绿色健康、科学合理、循环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污染物排放最大的地区是京津冀,而固体废物在污染物的排放中居最大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协同发展的重点是要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因此,对固体废物的协同处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涉及到产业升级转移的重要课题。总结了京津冀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协同处置中存在的各种障碍,以及在京津冀协同背景下优化固体废物协同处置的政策建议,供行业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届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大会2012年4月20—23日在厦门召开。来自国内的30多位行业权威专家以及500多名企业代表齐聚厦门,共同探讨如何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据了解,本届大会以宣传贯彻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培育产业集群为主题,内容涵盖共伴生矿高效开发与尾矿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2015年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唐山市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启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6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重点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 4 汨罗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4.1 汨罗再生资源产业自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容量小,产业集群度低.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是我国北方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再生资源的产生量不仅会大幅度增加,且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和利用将成为该区域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石家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有较好的基础,但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京津冀协同发展给该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5个方面加快这一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地方师范院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特点。提出了发挥师范院校继续教育优势,学历教育与再教育协同发展;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区域产业人才综合素质;改变现有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灵活多样培训需求等产学研合作教育新途径。实现产、教、学三赢的效果,为资源循环利用人才培养系统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是社会和产业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视角,概述我国再生资源行业生态产业链构建的必要性、发展现状、主要特征和属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华润集团拟与辽河油田三产企业联合构建再生资源行业生态链试点项目的方案设计思路;提出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属培训中心协同城乡社区教育平台,对四二一家庭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主力军"培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汨罗市作为我国循环经济重要领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历史悠久,已初步建立社会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加工利用系统和废弃物资无害化处置系统,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面向"十一五"的新时期,汨罗市必须针对再生资源产业存在的"两散一低"问题,立足科技创新,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创新网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管理服务体系,依托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园以产业集群的理念谋划再生资源产业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是现代产业学院重要的任务。以梧州学院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学院为例,围绕地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需求,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基地、教师队伍、产学研服务平台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地方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研究,构建“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形成政校企产学研深度产教融合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再生资源产业是汩罗的一个传统产业。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汩罗的再生资源产业由市场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形成了一个由收购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且这个链条正在不断地延伸。从走街串户的废旧物资收购者到开店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回收公司,以及再生资源加工企业,从业人员发展到近4万人,回收公司146家,加工企业118家,一个再生资源的加工集群已经形成。2005年国家发改委将汩罗工业园区列入全国首批再生资源试点单位。经过几年的发展,当地政府在引导产业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税收征管及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汩罗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探索跨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新模式。在工信部日前出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明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建成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力争到201 7年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4亿t,加工利用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