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综合性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工厂在实现对外来危废无害化、资源化的同时,可协同处置工厂本身的废气.在协同处置废气时,评估不同类废气的特性、安全输送方式、风量平衡等,利用焚烧系统的热分解作用有效净化废气.协同处置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危险废物填埋场管理问题,设计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场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电子表单系统和基于ERP的固废处置模块系统组成,实现了危险废物全流程、可追溯和网络化管理,为最终实现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工业技术升级、绿色化智能化改造,聚焦锰渣处置利用这一难题,助推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打造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一是管好源头降废。建立全区工业固废统计信息平台,准确掌握工业固废排放和利用情况,确定重点产废企业清单,推动企业承担降废减废消废责任。通过优化源头选矿,开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产全过程固废全量化处置利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危险废物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重庆市对环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危险废物收集体系日益健全,危险废物产生、收集、集中处置量将继续增长.现有利用处置设施能力不足,规划的利用处置设施能力与处置缺口出现结构不平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重庆市危险废物的产量及处置现状、现有及规划的危废利用处置设施进行了统计整理分析,并对未来产量进...  相似文献   

5.
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云南省废矿物油产生企业数量多、监管难度大,通过调查统计全省废矿物油产生、利用处置情况,分析目前废矿物油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园区信息化系统缺乏生产调优支撑功能的问题,融合固废产生和利用生产线生产监控、产品质检等多源数据,设计基于产排预测的园区固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依托机器学习算法,重点突破多源异构固废管理关联数据采集和管理、生产线运行状态和相关固废排放实时预测、生产系统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实现企业和生产线层面固废动态追踪、预测预警和综合分析功能,为企业和园区固废产排全过程智能管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7月29日,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危险废物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再生协会危废专委会)秘书长邱琦一行3人赴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以下简称处置中心)考察交流,上海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领导陪同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处置中心总经理王德浩、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总史昕龙、吉天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丁等热情接待并详细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市消耗臭氧层物质(ODS)销毁示范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天津市废家电拆解企业涉及ODS的回收及处置情况,并参考国内外淘汰ODS处置经验,以含ODS的废冰箱泡棉为例,介绍了较为适用的焚烧处置技术,为后期大量淘汰的ODS物质处置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环境安全,2016年6月6日起,天津市开展废机油和废铅蓄电池污染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废机油和废铅蓄电池收集、处置,打击非法转移行为,取缔关停非法收集、处置企业。治理对象主要为机动车维修企业、通讯运营商、废旧机动车拆解企业等产生废机油和废铅蓄电池的单位,重点检查上述单位废机油和废铅蓄电池的转移、贮存情况。采取企业自查、区县排查以及市局督查抽查的方式进行,为期2个月。对在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立案处罚,并责令企业立即改正;对发现的无证无照,非法收集、转移废机油和废铅蓄电池的非法加工点,将采取综合措施取缔、关闭。同时,加强对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移送公安部门。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废有机溶剂现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青岛市废有机溶剂产生现状、污染特性、处置流向及回收利用的概况。结合青岛市产业结构特点,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提出废有机溶剂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对危险废物的有效管理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正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组织开展园区危险废物调研2016年4月13~14日,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组织开展了对如东和泰兴化工园区的危险废物调研工作,并组织召开了座谈会。调研组与园区和企业针对目前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企业和园区普遍反映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处置费用过高以及废盐废水等副产物缺乏综合利用的渠道等,同时提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程序亟待简化,危险废物的鉴定、界定等问题需进一  相似文献   

12.
“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结合阳江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工作,通过收集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文件及统计数据,对阳江市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利用处置不同环节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固体废物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因素不完善,加上受产业结构影响,导致阳江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大,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尚未构建,部分种类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区域联动有待强化。针对主要问题,从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推行工业绿色生产、完善社会源危险废物收运体系、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等环境管理方面,提出“无废城市”新理念下固体废物管理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风电行业每年产生大量热固性玻璃钢废弃物,这些废弃的热固性复合材料叶片、机舱罩等,在处置过程中广泛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对风电行业废玻璃钢的来源、产生量进行分析,概述废玻璃钢的生态毒性,阐述当前玻璃钢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技术及其优缺点,并提出风电行业废玻璃钢资源化处置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受环境保护部委托,中国化工环保协会承担了"农药废盐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和技术规范"研究任务。为充分了解目前农药企业含盐废水及废盐的产生及处理处置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诉求,为科学制定处理处置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提供依据,解决农药行业含盐有机废水、废盐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难题,中国化工环保协会于2017年9月20日在南京召开了"含盐废水及废盐污染控制技术政策研讨会",同期组织召开了"农药废盐污染控制技术政  相似文献   

15.
以韶关市某钢厂处置废弃铁质油桶、油漆涂料桶为例,阐述分析了废包装桶处置利用工艺及其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二次废物(废气、废液、废固)防治方案,为铁质废包装桶的资源化处置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正>杨建平出席中再生公司与双星集团签约仪式考察山东中再生危废集中处置中心项目2016年11月26日,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双星集团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青岛市合资成立中再伊克斯达集团公司,在废旧橡塑回收裂解、产业废弃物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合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中国供销集团董事长杨建平,  相似文献   

17.
UM EXPO第八届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将在北京举办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展示“无废城市”建设成果,2019年12月26日,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在2020年6月15—17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期间,联合主办UM EXPO第八届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暨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展览会)。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始办于2011年,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国内首个以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为主题的专业博览会。近10年来,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秉承办展初心,致力于通过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全力支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诚挚邀请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园区、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盛会,共同见证我国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高质量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实现餐厨垃圾全程监管的意义与必要性,结合餐厨垃圾产、收、运、处各环节特征,就目前尚在建设并试点的上海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全程信息化监管系统的构成、运行和技术手段等内容提出设想,并就未来信息化系统建设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6月初,国标委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GB/T33635-2017),这是我国首次制定并发布绿色供应链相关标准,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标准规定了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范围和总体要求,明确了制造企业产品设计、材料选用、生产、采购、回收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等全生命周期过程及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物流商、回收利用等企业有关产品/物料的绿色性管理要求。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工业和城市固体废弃物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并表现出资源与污染的双重属性,亟需建立上述固废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处置和利用体系。鉴于此,固废全流程智慧管控策略应运而生并受到广泛关注。首先对全流程智慧管理进行概述,随后便依次对其在农业、工业和城市固废中的研究或应用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评述。最后,从相关政策、主体和技术三个层面对固废全流程智慧管控策略的推广与优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有望为固废精准监管与科学消纳,乃至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