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恶臭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治理方法,分析了生物法除臭的发展,着重对生物滴滤塔除臭系统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生物滴滤塔除臭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生物填料的发展,并比较了不同填料的理化性质及其除臭性能。简要归纳了工艺操作参数对生物滴滤塔除臭性能的影响。详细列举了应用于生物滴滤塔除臭的降解菌的种类及其功能。综述了填料上恶臭组分的传质和降解规律,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生物膜内恶臭组分的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同时介绍了生物滴滤塔在市政除臭和工业除臭方面的应用实例,并对生物滴滤塔理论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今后可加强研究的方向有生物填料的开发与改良、生物滴滤塔的模型化设计及生物除臭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2.
污水处理厂除臭工艺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标准对废气中H2S、NH3的最高排放浓度、臭气浓度的明确规定,结合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除臭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除臭系统的3种工艺:土壤法、生物滴滤法、等离子体法,分析了除臭过程中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开发了一套高效上流式生物喷淋除臭系统,介绍了生物喷淋除臭原理以及生物喷淋除臭系统的构成和主要设备参数。工程运行结果表明,高效上流式生物喷淋除臭技术具有工艺简单、除臭效率高、投资建设及运维费用低、长期运行稳定等优点。在运行期间,系统除臭效率大于90%,出口臭气浓度(无量纲)小于2000,H 2S和NH 3的出口质量浓度分别小于5 mg/m^3,3 mg/m^3,达到甚至优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1993)的相关规定。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国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治理排放提供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国内外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对新型除臭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的发展方向,指出污水处理厂恶臭治理工艺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并重.  相似文献   

5.
东莞市市政污泥集中处置工程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莞市东部污泥处理处置厂一期设计规模为1000 t/d,远期规模为1700 t/d,工程采用污泥造粉工艺对全市部分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进行处置,使其达到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主要介绍了本污泥处理处置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及除臭工艺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客运段列车集便器粪便污水贮化粪池恶臭环境,提出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后处理除臭技术方案,对化粪池通风口气体进行集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工艺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好,有效改善了该处化粪池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7.
鸡粪除臭菌的筛选、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具有高效除臭能力的菌株,采用驯化富集、平板划线的方法从鸡粪中筛选除臭微生物,采用初筛、复筛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所筛选微生物的除臭效果。初筛采用嗅阈值法,复筛以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为检测指标,最终获得除臭效果最好的菌株CCJZ022。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CCJZ022为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对其初始pH值、培养温度及接种量进行优化,发现该菌株在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接种量为12%时除臭效果最好,对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6.73%和54.51%。利用该菌株进行鸡粪除臭的小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明该菌株可以应用于鸡粪除臭。  相似文献   

8.
CYYF城镇污水厂全过程除臭工艺由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已应用于天津市部分生活污水处理厂,获得较好的恶臭处理效果。文章根据该工艺在天津市某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监测数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进行厂界监测数据对比等,明确该处理效果。提出相应的环境风险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新型微生物除臭剂,以氨和硫化氢去除率为指标,采用驯化富集、稀释涂平板和分区划线的方法,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4株除臭菌。通过初筛和复筛试验获得1株除臭率最高的菌株,命名为X3。该菌株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85%和82%。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分析,X3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对其除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生长曲线进入对数期,除臭率也呈现对数增长,在稳定期时,除臭率达到最高;上清液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为37%和30%,而下沉细胞对氨和硫化氢的去除率高达83%和79%,因此,该菌的主要除臭成分为活体细胞。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移动除臭装置对填埋场作业面夜间覆膜后产生的臭气进行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移动除臭装置对臭气中H2S和NH3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7%,41.3%;臭气浓度平均去除率为97.4%;甲硫醇及甲硫醚的去除率分别为99.9%,100%。温度、气体停留时间是影响除臭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