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某石化企业拟采用焚烧法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物进行处理,焚烧装置包括输送系统、焚烧炉、余热回收系统、脱硝系统、除尘系统等。通过针对高浓度有机废物焚烧装置技术方案的设计,确保焚烧后的烟气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20)要求。该技术方案可为类似企业采用焚烧法处理有机废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热水解预处理能促进污泥厌氧消化,然而关于热水解后剩余污泥水解液中组分的变化研究较少。以城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热水解预处理后水解液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水解预处理能够有效水解污泥中的有机质,并且水解程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当热处理的温度分别为150℃和170℃时,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水解率分别为38.1%和41.2%,溶解性碳水化合物的水解率分别为37.9%和42.9%。水解液中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温度的变化对氨氮影响较小。对热水解预处理后水解液的组分分析有助于增加对水解液后续利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程实践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处理措施.针对污泥和Ca(OH)2输送管道容易堵塞,实际运行中不需污泥回流出水仍能达标以及加药量与设计耗药量相差悬殊等疑难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优化管路设计以减少管道堵塞;以废水中固有的高浓度悬浮物(CaSO4等)为晶核,促进过饱和石膏溶液结晶,无需污泥回流;改进相关絮凝沉淀药剂的投加工艺,减少药剂使用量,节约处理成本.本研究为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支持,有利于处理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相似文献   

4.
发展我国污泥流化床焚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污水污泥主要是在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产生的。由于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 ,(通常含有99 75 %到 88%的水分 ) ,污泥的处理和分解是这个领域中的最复杂的环境问题之一。污泥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气味 ,降低有机物含量 ,除去致病菌 ,提高污泥的脱水特性 ,降低含水率 ,使其最终产物便于进一步处理而不至于造成较大的环境影响。城市污水是由民用的 ,工业的及地表污水所组成的混合物 ,由于污水中固体物质的沉降 ,在处理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污泥。污泥量大约是所处理的污水量的百分之一。污水污泥通常是含有 98%水分的细泥 ,极易腐败…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究了热水解预处理对剩余污泥(WAS)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70℃是热水解的最佳温度,热水解预处理能够促进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2 561 m L,是原污泥实验组的1.5倍。此外,热水解预处理能够促进挥发性脂肪酸的积累和挥发性悬浮固体的减量化,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的最大减量率为34%。热水解促进与甲烷有关关键酶的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热水解促进Firmicutes和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5.6%和3.9%。  相似文献   

6.
微小双胸蚓处理城市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微小双胸蚓( Bimastus parvus )直接处理脱水污泥,研究处理后蚯蚓生物量及污泥理化性质(pH值、电导率、灰分、总有机碳TOC)、营养物质(氮TN、磷TP、钾TK)和重金属(Cu、Zn、Pb、Cr)质量比的变化.结果表明,蚯蚓能很好地适应直接投加污泥的生存环境,各组蚯蚓平均日增重0.48 g,日产卵3.30个.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污泥的理化性质、营养物质及重金属质量比均有显著变化.蚯蚓处理30 d后,污泥的pH值由7.83降低至6.20,电导率由0.46 S/m增至2.19 S/m,灰分由43.89%增至58.80%,TOC由32.32%降至22.89%;营养物质TN、TP和TK分别提高了35.38%、15.32%和32.02%.;重金属显著减少,降幅由大到小依次为Zn、Cu、Pb、Cr.研究表明,微小双胸蚓可直接处理城市生活污泥,处理后污泥的性质稳定,呈颗粒状,无臭味,不生蛆.  相似文献   

7.
轧钢污泥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一种轧钢污泥的回收处理技术,该技术可把轧钢污泥有效地分离成氧化铁粉和混合油,实现综合利用,减少铁素资源浪费,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探索一种新的参数,使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活性污泥的性质,简化活性污泥评价系统.通过测定不同活性污泥的pH值和ORP(氧化还原电位)缓冲容量,研究污泥缓冲能力及与污泥性质的关系,探索它成为评价活性污泥系统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其缓冲容量与污泥性质有相关性,且缓冲容量高的污泥的沉降性、脱水性和絮凝性好,即活性污泥水处理和后期污泥处理容易进行,因此,可将污泥pH值和ORP缓冲性能作为评价污泥系统的参数.研究表明,污泥pH值和ORP符合能斯特方程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厌氧反应器探究了超声破解对生物酶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能促进生物酶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生产挥发性脂肪酸,且最佳的超声能量密度为0.9kW/L,相应的VFA的产量为2596mg/L是空白组的1.5倍。超声能量密度对VFA的组分影响不明显。超声能够促进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溶解性蛋白质和多糖的增加,为后续产酸菌提供了发酵基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抑菌圈法从活性污泥中筛选溶胞菌,研究溶胞菌用于污泥减量的效果。在5种溶胞菌中RJ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胞能力最好。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及16SrRNA测序,鉴定RJM-2为短小芽孢杆菌属。为了分析RJM-2的活性物质成分,分别对发酵上清液进行121℃高压蒸汽处理及蛋白酶K处理。结果表明,10 min内RJM-2发酵上清液与对照组相比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OD580(580 nm条件下检测溶液的吸光度)下降0.12,而经过处理的发酵上清液OD580在2 h内无下降,这表明溶胞能力主要来自蛋白酶的作用。RJM-2对受试的5株革兰氏阴性菌及多株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溶胞能力。RJM-2接种到污泥中24 h后能够使污泥SCOD(溶解性化学需氧量)达到111.96 mg/L,与不接种RJM-2的对照组相比SCOD增加了90.50 mg/L;在36 h内TSS(悬浮物固体)去除率达到56.68%,使污泥比阻下降了47.73%,污泥滤饼的含水率从83.6%下降到78.0%。研究表明,RJM-2能有效减少污泥TSS含量,降低污泥的比阻,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正>高温蒸汽处理锅是我公司最新开发一项医疗废物处理系统的关键设备,其主要特点是医疗废物在高温高压蒸汽作用下达到灭菌杀毒的目的。由于医疗废物的高度传染性的特点,在我国被列为第一号危险废物,整个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应减少操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直接操作,故高温蒸汽处理锅必须具有快开、安全的功能。本设备设计压力为0.4MPa,公称直径为φ1500mm,容  相似文献   

12.
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铁(PFC)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化学絮凝的反应机理,论述了在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中加入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铁(PFC)絮凝剂后,对污水的生物处理系统有无影响,确定了影响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污泥浓度和pH值范围内,适当的絮凝剂投加量可以提高CODCr的去除率,为城市污水厂中水絮凝处理产生的污泥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13.
长泥龄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磷的去除率,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系统污泥龄一般控制在15 d左右.污泥龄越短,剩余污泥排放量越大,污泥处理费用越高.为探明长泥龄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的除磷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采用厌氧/好氧(A/O)交替运行的SBR反应器,以无水乙酸钠、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为混合碳源,模拟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泥龄分别为12d、20d和48 d的生物除磷系统出水总磷质量浓度进行连续监测,研究污泥龄与胞内聚合物PHB(聚羟基丁酸)和PHV(聚羟基戊酸)质量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进水COD为450 mg/L,总磷质量浓度达8 mg/L的城市生活污水生物除磷系统,由于碳源充足,污泥龄达到48 d仍能保证出水总磷质量浓度长期稳定达标,长泥龄不会影响除磷效果.由于我国生活污水水质的变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最佳污泥龄约为48d.污泥龄对聚磷菌体内的PHA(聚羟基烷酸)质量比及组成有重要影响.随着污泥龄的增长,PHA总量增加,聚磷菌得到了更多的吸磷驱动力,好氧时间不断减少,除磷效率不断增加.随着污泥龄的增长,聚菌体内的PHV质量比增加,而PHB质量比基本不变,因此PHB在PHA中占的比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的重金属是污泥农用的潜在危害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以保证其农用安全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集污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活性污泥,比较不同物质的量比的盐酸和硝酸(1∶2、1∶1、2∶1)浸取污泥中重金属Pb、Zn、Cd、Cu和Mn的效果,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定时检测污泥重金属相态分布,分析混合酸对污泥EPS结构和质量比的影响,并检验了处理后污泥对菠菜生长及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酸/硝酸物质的量比为2∶1时效果最佳,重金属浸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b、Zn、Cd、Mn、Cu;2) Pb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比例最高,Cu的残渣态比例最大,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比例越大,重金属的浸出率越高;3)酸浸试验期间EPS总量减少,黏液层和LB-EPS层易脱落;最后盆栽试验表明处理后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性风险大大减弱,且污泥对菠菜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混合酸处理后污泥可以安全用于农业种植,且污泥与土壤干重比为1∶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混合菌剂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菜园土壤及药材土壤土样中分离选育出以丝状菌为主的6株COD高效降解菌,与实验室保藏的2株絮凝剂产生菌构建混合菌剂,使菌剂同时具有降解污染物以及增强活性污泥沉降性和絮凝性的功能.以COD去除率、污泥指数和活性污泥絮凝性为指标,研究了混合菌剂各菌种接种量的配比.结果表明,该菌剂添加于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可以使COD去除率从86.5%提高到94.5%,污泥指数从124下降到59.0,活性污泥絮凝性从0.358增加到0.530.研究表明,该多功能混合菌剂添加于活性污泥系统可以显著增强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孙冰  任慧芳  闫海霞 《环境与发展》2020,(1):194-194,197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环境空气监测的主要目标污染物。本文运用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中心切割-气相色谱(FID)/气质联用法对人群主要活动的近地面不同高度、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区域的呼和浩特冬季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典型天气情况下,呼和浩特城区冬季近地面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中烷烃和芳香烃占比较高,城区西侧所监测点位挥发性有机物总量(TVOCs)浓度高于其他区域,且其浓度在高度和时段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处理和处置设施的选择、危险废物的分配、废物残渣从产生地运往处理处置点运输路线的选择等。在考虑了不同危险废物的不同特征、不同废物间的相容性、废物与处理技术的相容性、废物处置设施产生的废物残渣和选址问题等,基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方法,提出了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优化模型。其中,经济目标包括运输费用、处理与处置成本、处理废物经济效益,环境目标包括处理设施总的环境影响、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并从经济和环境影响方面,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了费用和环境影响相关目标的复合效用函数。所提出的危险废物管理系统优化模型对我国区域性危险废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流化床焚烧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污泥处理是炼化厂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含油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进行热力计算,确定干化点。介绍流化床污泥焚烧系统组成。通过对焚烧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了利用焚烧法处理炼化厂含油污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经济效益显著。传统污泥处理方法不适应社会发展,污泥干化焚烧法将是未来含油污泥处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2,(5):102-104
废物管理与回收行业、旧船拆卸业虽然是“绿色”行业,却存在着诸多职业危害.一些传统行业(采矿业、农业等)在“绿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新的和潜在的风险.要将绿色工作变成安全工作和体面工作,必须将职业安全健康纳入相应的政策与决策之中. 旧船拆卸业 目前,世界上90%的旧船拆卸业务分布在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由于船舶的特点及其携带的高污染材料,拆船作业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和职业健康伤害.旧船拆卸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工作条件欠佳,缺少有效的控制机制.与拆船作业有关的主要伤害包括:有害物质和废物,如石棉、油脂、有毒颜料、多氯联二苯、异氰化物、硫酸、铅和汞,以及物理、机械、生物、人体工学和心理社会风险等.根据《巴塞尔公约》的规定,旧船应被当作有毒废物.在拆除前,首先要对船上的有毒物质进行清理.为了将拆船作业转变成绿色和体而工作,必须通过提供培训、防护装备、适当的工作环境和卫生的生活区,来改善工作条件和保护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金陵啤酒厂水处理中心剩余污泥为原料,进行水解酸化回收碳源的研究。伴随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产生,污泥上清液中会出现大量的磷,最高质量浓度为72.59 mg/L,影响污泥液作为碳源回用。进一步研究驯化污泥投加比在污泥发酵过程中对VFAs和总磷的影响,得到结论:投加比为40%时,污泥产酸性能最好,VFAs质量浓度最高可以达到947 mg/L,产酸过程中总磷质量浓度增加,最高达到49.7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