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刚度是指起重机大梁结构抵抗动载荷引起变形能力,是衡量桥式起重机动力学特性的一个主要指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具有远距离非接触等优点,利用近景摄影技术测量起重机大梁动刚度,可以实现远距离非接触动刚度测量.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无须在梁上放置传感器,直接在远处摄影,通过图像处理方式获得大梁振动频率以及振动时间参数,大大简化测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上保护层的开采及其渗透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自行研制了上保护层开采时被保护层渗透性测试相似模拟实验台。本实验台解决了对两煤层处于不同间距及不同采高条件下的开采过程中,被保护层渗透性变化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被保护层随工作面的推进,瓦斯渗流速度的变化趋势,经历了由原始渗透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最后保持不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住宅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选购住房时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住宅的舒适和方便。业主在要求满足价格水平、面积大小、质量、位置、以及基本的配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对自然环境(阳光、空气、绿化、噪音)和舒适性服务环境等物理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数码家园在设计和建设中始终把业主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方案,在这里我只谈一谈在舒适性服务方面,关于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的应用和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说明全球定位系统在数字消防中的应用.描述了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分析了消防领域应用该技术的必要性和需求特点,阐述了全球定位系统在数字消防体系中的结构、功能、流程、交互关系,说明了关键技术、理念及功能和特点,最后对系统应用的经验教训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5.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实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智能交互、智能融合的关键技术,是践行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手段,近期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目前,数字孪生技术已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石油工程、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始探索,但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且未见在电梯行业的应用探索.鉴于此,概述了数...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自行设计,并已实践应用的机械联锁控制阀与电动卸料车、同步开启关闭自动控制技术。它是由控制阀、开启步进器、关闭装置等,与卸料车不可分割的相关组合而成,从而实现了散粒物料的转运卸料与通风除尘联锁同步、协调一致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7.
8.
在传统的游乐设施新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无法预知游乐设施运行时乘客头部、颈部、腰椎等关键部位的速度、加速度及受力情况,也无法预知特殊尺寸乘客是否能够被乘员约束系统有效束缚而不被甩出。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仿真假人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建议把广泛应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数字仿真假人引入到游乐设施行业,并根据游乐设施行业乘员安全评估现状,指出了数字仿真假人的开发需求及在游乐设施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安全评价中,专家给出的数据一般带有定性和定量、模糊性和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为了表示这些特点,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合并,进而达到化简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包络线的云模型方法。该方法用云模型表示专家对某一问题给定的数据,形成多位专家对该问题的多个云模型。同时根据云模型形态特点,构建云模型的上下包络线,并对包络线之间的云滴区域进行积分。最终通过积分区域重叠部分与积分区域的比例关系来判断云模型的相似程度,达到将这些专家信息化简的目的。给出了4种基于相似度的评价语义化简规则。应用该方法分析巷道冒顶风险中稳定岩层距巷道顶板表面距离的中度风险语义。结果表明,两位专家对于该问题的看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最后给出了该算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小区内弱电系统的数字化趋势,包括数字可视对讲、小区宽带、数字监控及智能家居等基于以太网的系统要求能共享同一物理网络。而通过划分VLAN(虚拟局域网)的方式可在减少主干网络重复布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网管型交换机则是实现智能小区的以太网系统VLAN划分的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1.
冯康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6):68-72
为了研究构造煤分层对煤的力学特性影响程度,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赋存参数的构造煤分层对煤的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从受荷后的裂纹分布和试样破坏形式2个方面分析试样压缩过程中细观力学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构造煤分层厚度和倾角是影响煤的单轴压缩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其中倾角主要影响内部裂纹的类型和分布,构造煤厚度主要影响煤的单轴抗压强度;单轴压缩下煤的破坏类型主要包括沿交界面的层裂破坏、拉伸破坏和复合破坏3种类型,构造煤分层倾角较小时,更容易由于构造煤挤出效应导致的失去承载能力,随倾角增大,挤出效应减弱,单轴抗压强度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沉降变形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以大冶铁矿尖林山矿区接触带巷道为研究对象,基于相似原理,构建了矿岩接触带巷道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模型,设计了沿巷道走向与矿岩接触面对称布置的应变位移计监测方案,分析了接触带巷道顶板沉降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带巷道顶板两侧岩体沉降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存在差异,接触带巷道大理岩侧顶板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大于铁矿侧;邻近巷道开挖扰动对已开挖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有较大影响,增大了接触带巷道两侧岩体的沉降变形程度。结合大冶铁矿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沉降量监测数据,从顶板沉降量、沉降速率2个方面对比分析了相似模拟试验和现场监测试验结果,表明矿岩接触带巷道顶板沉降变形规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地质灾害类型,而尾矿库溃坝形成的泥石流除产生巨大破坏力外,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分析其流态演进过程设计了泥石流相似模型试验台。本尾矿库溃坝泥石流相似模拟试验台采用全透明技术以观察泥石流的流态演进过程,同时在传感器对应位置外侧固定量尺,以记录泥石流流动过程中泥深的动(泥石流淹没高程)静(泥石流结束后滞留泥浆高度)态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5大优点,主要体现在弯度调节、坡度调节及闸门装置3大系统,并通过相似模型试验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验证了此试验台的可行性,对完善矿山泥石流流体力学理论及矿山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煤矿安全投入能有效落实于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使安全投入资金更加透明、有效,对区块链技术在煤矿安全投入的适用性和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划分煤矿安全投入体系,指出煤矿安全投入中决策难、审查难、金额难及时调整的问题.分析区块链技术优势和应用,探讨煤矿安全投入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提出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智能合约与煤矿安全投入... 相似文献
15.
为直观反映矿井下行风流火灾时期风流紊乱现象,深入研究风流紊乱、火灾烟流扩散规律,搭建管道实验平台进行矿井下行风流火灾实验,应用TF1M3D软件对真实矿井火灾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矿井发生下行风流火灾时,在火区热阻力和火风压作用下,主干风路风流发生衰减甚至逆流现象,主干风路风量达到极值的时间滞后于火源强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模拟结果显示223上山风流随通风机能力增强,发生风流紊乱现象更明显;在火灾主干风路风流未发生逆退的情况下,223上山和-380副巷仍会发生风流逆转现象;通风机能力越强,主干风路风流克服火源作用、保持原状态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了解安全工程技术领域数字孪生应用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综述国内外安全工程领域数字孪生应用进展,主要包括数字孪生在动态仿真、安全监控、故障诊断、运维控制、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应用,展望未来数字孪生在安全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孪生技术在机械工业、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矿山、电气、船舶运输、建筑施工、城... 相似文献
17.
覆岩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其形态特征与卸压瓦斯抽采密切相关。运用自主设计的固气耦合相似模拟实验系统,通过模拟实验分析得到采动裂隙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经历了产生、发展和闭合过程,其分布曲线呈马鞍状。结合采动裂隙演化规律及分布形态,分析了采动裂隙场的演化特征,其发育高度受主关键层影响明显,进一步明确了卸压瓦斯在裂隙发育各阶段发生运移和汇集的区域范围,为现场布置瓦斯抽采钻孔参数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动载荷作用下煤岩体测试与分析方法,基于直径50 mm分离式Hopkinson试验装置,采用半导体应变片和电阻应变片2种方法采集透射波,开展淮北矿区典型砂岩动态冲击压缩试验,采用二波法和三波法分别计算得到砂岩试件的应变率、应力和应变峰值等动态力学参数以及能量耗散特征,分析不同应变片种类和计算分析方法的差异性.结果表... 相似文献
19.
矿井风流流经井下热水、干热岩、火灾地点等局部高温区域时,风流吸收热量使其内能增加,高温风流在巷道内流动时会产生热阻力。针对如何确定井下风流加热流动时巷道内热阻力的实测范围这一问题,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巷道内热阻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由压力场的模拟结果得出风流加热流动时,所产生的热阻力不仅存在于加热区,高温风流向加热区下风侧流动时热阻力仍然存在。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水平等截面管道,风流流经加热区时,风流速压增加,加热区内风流的静压降幅大于全压降幅;流出加热区的风流向管道出口处流动时,高温风流不断克服阻力做功,并与管道内的新鲜风流、壁面进行热交换,风流温度逐渐下降,当测定区间为加热区入口至模拟管道出口时,风流的静压降幅与全压降幅近似相等。研究结果对井下巷道、隧道及实际工程应用中热阻力的分析与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冰块在矿井高温掘进工作面降温中的设计参数,以大红山铜矿西矿段高温掘进工作面为对象,开展通风降温和冰块降温下掘进工作面温度场变化的数值模拟,分析冰块量、摆放方式对掘进巷道工作面附近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只采用通风降温方案相比,增加冰块的降温方案降温效果明显;当冰块摆放方式相同时,冰块量越多,有效制冷时间越长,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有效制冷时间基本不变;冰块摆放方式对降温效果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冰块量及同一水平摆放方式下,冰块摆放高度与风筒齐平时的降温效果最佳;当冰块量及垂直摆放方式相同时,距掘进工作面越远,掘进工作面附近温度场温度的分布越均匀,制冷空间越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