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防灾工程的抗力、灾损度和灾害的灾度、灾害势以及动态决策准则等概念,基于现代控制理论,初步建立了防灾工程动态投资决策的一般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这里的决策包括防灾工程的初始投资(或设防水平)决策及其防灾规划期(或寿命期)内的防灾减灾维护投资(或维护水平)决策.文中还给出了算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防灾工程动态投资决策方法具有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友海  张媛  王耀 《灾害学》2010,25(3):57-59
在对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综合灾害指数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城市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的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综合灾害指数的计算来获得综合防灾规划的决策依据。在综合灾害指数的计算过程中,以给水工程综合防灾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10种灾害最终的评价权重;以地震灾害影响因素识别和地震灾害风险指标的计算为例给出潜在灾害的风险指标计算。最终以综合灾害指数为重要衡量标准,并结合生命线工程功能上的布局要求和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来进行生命线工程的综合防灾规划。本方法在烟台市开发区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函数与分析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庆东 《灾害学》2002,17(1):5-9
根据防灾工程投资效益的含义及其特点,提出了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函数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们的性质。依据不同的决策准则,建立了相应的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分析模式。为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分析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价值工程”理论和“成本—效益”理论,在作者提出的防灾工程“功能函数”、“成本函数”、“价值函数”、“效益函数”等灾害经济学基本函数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防御工程实例,探讨了防灾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狭义与广义上的工程爆破灾害范畴的理解,论述了工程爆破中灾害防治与安全防护研究方面已取得的主要成果;根据工程爆破的特点与爆破安全技术发展趋势,论述了工程爆破中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应重点研究的几个主要课题以及解决这些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气象灾害静动态风险管理析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贵芬 《灾害学》2010,25(2):134-139
带着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存在分类不清的问题,应用相关资料和云南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实例,初步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分为静、动态两类,并进行定义、过程、目标、任务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不论从风险定义、管理过程、研究与应用的技术方法、结果、目标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划分为静态和动态风险管理是应该的,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静态风险管理和动态风险管理都是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从不同的角度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静态风险管理主要基于气候研究技术,动态风险管理主要基于天气研究技术;气象灾害静态风险管理已有了一些研究和应用成果,而动态风险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7.
论防灾工程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一般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根据防灾工程的特点,提出了防灾工程投资、灾害损失和防灾工程投资经济效果,以及投资风险分析的一般方法,从而为防灾工程投资的最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年终寄语     
《灾害学》杂志创刊以来,在不断探索与开拓中,走完了1987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刊对灾害科学的理论、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与争鸣,对各类灾害实例、防灾对策、治灾经验做了介绍,对灾害科学的应用成果、研究动态做了报道,为繁荣科学技术论坛、防治各种灾害、服务于四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预防和减轻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灾害危险性是防灾减灾中的热点问题.随着自然灾害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剧烈、致命的,亟待开展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风险研究.通过对低温暴雪冰冻灾害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用灾害链理论来研究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暴雪冰冻灾害问题.介绍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的致灾原因、形成过程和主要灾害链类型,最后论述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防灾工程投资的动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滋  沈荣芳 《灾害学》1995,10(2):7-10
本文以动态的观点,根据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各时间内,净现金流量发生的不确定性,将整个现金流量过程看作是一个随同过程,提出计算模型,达到相对正确地、动态地估算出平均防灾工程投资折现值,从而对防灾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Disasterresistantengineeringprojectmeansaprojectwhichaimsatpreventingandre ducingvariouskindsofdisasterswhicharehappeningorwillprobablyhappen ,anditcanalsobecalleddisasterreductionproject.Itcanbeanewly builtproject ,suchasanewly builttidalbarrageincoastalareaetc .,adampprooffloodgate dam ;oraenlarging scaleonoriginalpro jects,suchasfixingpresentconstructionswithanti earthquakeequipmentorimprovingfloodcontrolfacilities. Constructingdisasterresistantengineeringprojectisanimportant…  相似文献   

12.
防灾工程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迟克莲  于庆东 《灾害学》2001,16(3):17-21
在分析防灾工作项目特点的项目上,提出了防灾工程项目评估的基本原则,对并防灾工程项目效益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讨论,为进一步研究防灾工程项目评估理论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试论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损失评估的特点与原则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在分析突发性自然灾害特征与灾害损失评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损失评估的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为灾害损失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Disasterresistantengineeringmeanstheengineeringwiththepurposeofresistingandreducingvariouskindsofdisasterswhicharehappeningorwillpossiblyhappen ,anditcanalsobecalleddisas terreductionengineering .Comparedwithgeneralengineering ,disasterresistantengineeringhasmanycharacteristics ,whicharebenefitedsociality ,benefitedvarietyanduniqueness ,investmenttrendsandengineering’shighrisk .Becauseofthesecharacteristics,cost benefitanalysisofdisasterresistanten gineeringisquitedifferentfromthatofgeneralen…  相似文献   

15.
陈晨  程林  修春亮 《灾害学》2019,(4):165-171
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避难场所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避难场所相关研究的脉络,分析避难场所相关研究的演变与发展。重点对评价和选址两大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目前,避难场所相关概念较多,尚无共识。已有研究对象多局限于绿地,而对城市中其他能够保障居民灾时安全的开敞空间挖掘不够。空间布局研究较为零散,方法有待更新,评价结果难以深入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且忽略了居民避难行为的影响力。未来应①着力探索高效、规范的识别方法,明确城市中能真正保障居民灾时安全的避难空间;②强化灾害行为学研究,基于居民灾时行为特征进行避难空间评价与选址;③探讨避难空间在大城市蔓延与土地利用系统变化过程中的空间布局、演变特征与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分析现代灾害的特点;评述灾害研究及灾害学的历史与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探讨灾害学的基本范畴,界定其学科体系的总体框架,对灾害研究及灾害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灾害应对能力现有理论基础,构建基于"认知-响应-备灾"的KRP模型,采用熵值法评估区域居民灾害应对能力;采用二分法,将受访者分为高、低水平灾害应对能力组,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结合居民个体特征探讨灾害应对能力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区域居民的灾害应对能力处于中低水平,日常备灾能力是影响居民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因素;(2)居民灾害应对能力呈现个体差异性,学历、年龄等因素对个体差异性影响较大,其它个体特征因素影响较小;(3)高、低水平组居民的灾害应对能力整体水平及其构成要素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特征,其能力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日常备灾能力,其中住宅防灾和应急物资准备情况为关键影响因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为我国宏观防灾规划管理和居民灾害教育提供政策建议,有助于区域居民灾害应对能力及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