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结合基础知识,挖掘环保教育素材。现将高中新版化学书中,与环保有关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比较,以便依托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环保教育的题材,寻找与社会、生活方面的结合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讲解最新处理污染的成果,使学生懂得科技进步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高中化学新教材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详见下表。结合研究性学习,开展环保科研活动。新教材中,合适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环保科研活动的很多,可参考表中的有关内容。结合成地实际,树立环保意识。本地巨化集团公司化工产品丰富,环保工作也做得较好,可作为进行环…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级师范化学课环保教育的尝试河南省潢川师范学校马志成开展全民性的生态环境教育,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关键在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在环保知识教育普及中能发挥巨大作用。重视向中级师范学生传授环保知识,结合化学教学的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  相似文献   

3.
陈锋 《环境教育》2002,(2):21-22
现行浙江省编初中《自然科学》综合教材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概念,专门在《自然科学》第五册中辟出“能源”、“生物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等大量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旨在第一课堂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生态观、资源观和人口观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素养。1 教学目标在初中《自然科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初步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帮助他们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和环境道德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从而生成自觉…  相似文献   

4.
现行语文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俯拾即是,有歌颂祖国秀丽山川的篇目,如《林海》、《桂林山水》、《草原》、《五彩池》等;有记叙人类关爱自然、与动物为友的生动故事,像《琪琪的心事》、《天鹅嫂》、《鹌鹑》等;还有一些科普文章,如《只有一个地球》、《灰尘的旅行》、《蛇与庄稼》等,是启迪学生心灵,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面对如此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语文教师要做到传授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丰富环境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技能,可注重以下三性:紧密性:指语文学习与环境…  相似文献   

5.
张晓萍 《青海环境》2013,23(1):51-52
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作者为了在数学教学中为渗透环境教育,作者从挖掘教材、解读教材、实践延伸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如污染、能源、超导、放射现象、电能的输送等。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教师要牢固树立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观点,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己任,要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教育,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把环境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高考中要包含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有关内容。现代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不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一年一度的关系到数百万孩子命运的高考中。纵观近十年的英语高考,有关环保的题目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从保护我们未来家园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来看,都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语文教学的实际为环境教育的渗透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关环境问题的课文,这些课文中包含了大量的生态学和环境学知识,可以结合...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对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进步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宣传保护环境,传授环境科学知识、培养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公德品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学校全面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我结合物理教学自身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寓环境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进行有益尝试。一、深入钻研教材,将环境教育律遣料相关的知识中1.在讲到机械波——声波时涉及噪声问题。噪声已成为国际公害,随处可见,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产生各种危害。如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影响,轻者…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聋校环保教育校本教材的研究,探索师生编写教材、使用教材方法;结合聋校校本教材的特点,培养聋生养成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践行能力,从而实现教材为聋校师生服务。环保已经成为中国国策,环保教育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逐步开展起来。经调研,面世的环保教育教材基本上都是适用于各年龄段健全学生的教材,而适合聋哑学生学习的教材是空白。究其原因,聋校环保教育起步较晚,聋哑学生人数少,影响力小。没有人花费人力物力编撰一本适合聋生的环保教材。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环境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多直接进入基层单位,深入到生产的第一线,如果他们的环境意识薄弱,势必影响到企业的环保工作;倘若他们的环境意识强,关注环境问题必然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把环保的思维带到工作中,把环保知识应用于生产中,企业的环保就会出现勃勃生机——因为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其内部的环境保护得到了有效实施,也就从源头扼制了环境恶化。可见,环境保护与高职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如何开展环境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独立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的专业不多,笔者以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为基…  相似文献   

12.
生物,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一员,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又对其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因此,生物教师在授课、教研、指导学生搞课外活动时要重视环境教育内容的渗透、充实,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提高环境意识,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和习惯。近年来,沂南县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了环境教育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加强师资培训要想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接受一些环保知识,首先自己对环保知识应该比较了解,由于各学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也…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五目标"是指环境教育实施目标教育的五项:一是环保意识目标;二是环保态度目标Z三是环保知识目标;四是环保技能目标;五是环保参与目标。这"五目标"是西方许多先进国家在学校实施环境教育的经验之作,对其环教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将这五目标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将中师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五目标"相结合,通过实践有以下几点认识。1教学中将化学基础知识与环保知识相结合是落实环保知识目标的重要手段。环保知识涉及到环境、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及保护、污染及防治\环保法律法规、环境监测。环境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38高中生物学教学环境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根据新教学大纲中高中生物学科环境教育的目标,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关于环境知识的教育,环境实践技能的教育和关于环境态度观念的教育。关于环境的知识是学生正确认识生态环境问题,获得相关技能和态度观念,形成品质行为的科学认知基础。虽然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安排有专门的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内容(15学时),但若能结合教学拓展学生的环境知识,对于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能力将是十分有益的。环境技能的教育主要靠结合专门环境知识、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包括使学生表达、交…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经常注意把环境教育作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广泛参与环保实践,就能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持续恶化、危害公共健康的沉重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事件常常见诸报端,环境形势日趋严峻。要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就必须“从娃娃抓起”,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城乡学校各科教学之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7.
衡刚 《环境教育》2014,(3):75-76
正中学化学教学与环境联系十分密切,中学阶段的教育又是开展全程性环保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因素很多,教师应利用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中学化学是学习化学这门科学的初级阶段,也是化学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教学大纲指出:化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育学生要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如全球最关心的是环境与生态问题,能源紧张问题。增强对自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教材中对于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作为衡量初中环境教育开展情况的一个重要佐证。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初中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根据这一规定,国家教材编辑委员会在新编初中教材中,结合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将环境科学知识渗透于各有关学科的教学课程中,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杨翠玲 《青海环境》1998,8(1):21-22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中学化学课程与环境保护联系较为密切的特点,提出适时、适量、适度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环保情境教学模式的界定: 环保情境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环保色彩的生动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环保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学习和运用环保知识,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其目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健康的环保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