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塔吉克斯坦萤石矿床后建立了矿物-地球化学准则,矿床中的伴生矿物具有垂直分带特点:上部为重晶石,下部为方解石;下部为Cu-Bi矿物组合;中部为多金属;上部为Ag-Pb-萤石-重晶石组合。可以确定侵蚀深度和指导深部找矿评价。萤石形态和分布,热发光及其矿物中杂质元素(Sr、Ba、Pb、TR、Rb)可以作为萤石矿化成因、建造和矿物类型的标志。对区域普查找矿,特别是对枯竭矿床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近年来,与火成岩伴生的萤石矿床已成为注意的目标,因为它可能与具工业意义的锡、铍、铀和钼伴生。这种伴生关系的中心问题是形成萤石的元素来源。关于这些来源的知识,可对形成萤石的热液体系的几何学及化学提供有益的限制,并圈定伴生矿体的勘探靶区。在对与次火山作用和喷出火成岩伴生的富氟体系的研究中,Burt 和 Sheridan(1980)提出,萤石的沉淀是当碳酸盐含水层中的钙饱和水遇到了土覆富氟火成岩的氟以后发生的。与此相反,Ruiz 等(1980)认为墨西哥中部的拉斯  相似文献   

3.
萤石中的铱     
对15个矿床的30个萤石单矿物及其10个矿石样品的研究表明,这些样品中铱含量的范围从痕量到0.17g/t。研究查明,晚中生代矿床中具鲜艳颜色(绿色、紫色)的萤石含铱、金、银和铅稍富,这些矿床产于断裂与环状构造的交切部位和隔开中生代断裂构造的地垒隆起的边部。晚中生代矿床中萤石富含的铱和其他铂族元素以及贵金属来源于成矿流体和火山喷发物。从基拉韦亚火山1983年爆发时的喷发物中发现有地幔成因铱的氟化物及其他化合物也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正> 金-锑建造和金-银建造矿床广泛发育于世界上许多矿区。但是在所有地方,这两种建造的矿床在空间上都是分离的。在太平洋成矿带中,金-银矿床位于外带;而金-锑矿床位于内带。在两个带相接地段有时形成过渡的金-锑-银建造的矿床。具有数量比值不同的金和锑是上述矿床中的共同点。至于银,它对金-锑建造  相似文献   

5.
<正> 侵入岩和变质岩中的副矿物可以给出岩石成因的重要信息,许多研究者利用这些矿物的化学成分来确定岩石的成因和建造。通常,副矿物富含杂质元素,它们是地球化学作用的指示剂。一些地质学家根据侵入岩副矿物中稀有和分散元素的分布特征,得出侵入  相似文献   

6.
对滇黔交界地区的大厂和老厂二个辉锑矿-萤石共生矿床中的萤石单矿物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二个矿床萤石稀土分布模式相似;萤石中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存在明显的铈和铕的负异常;本区辉锑矿-萤石共生矿床为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7.
<正> 通常对有着巨大科学和实际意义的含盐建造和游离(分子)氮矿床的形成问题是分别加以研究的,但是有根据认为含盐层的形成和氮矿床往往是互相联系的。 盐中微量成分和气体组成的性状是使研究者们认为层间盐水参与了含盐建造的形成的最主要根据。氮就是这样的组分之一,它在天然盐矿中是分布最广泛的气体成分。它的大量存在早被许多研究者所查明。  相似文献   

8.
<正> 中新世海底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复盖着日本列岛的内部地区和本州的 Fossa Magna地区,通称为绿色凝灰岩建造(图1)。绿色凝灰岩地区的矿床有两种类型:其一是黑矿型矿床,它是与海底长英质火山活动紧密相关的层控块状多金属硫化物-硫酸盐矿床;另一类是后生的、次火山岩脉型矿床,后者也与海底火山岩紧密共生。这两类矿床的一般情况和特征在表1中作了对比。图1示出本文所研究的矿床位置。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十九个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萤石、叶腊石、石墨等非金属矿床及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本文在讨论葛山坞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对北武夷地区下一步寻找萤石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本区11个地层系45个地层组(群)进行了氟丰度和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研究。全区地层平均含氟0.063%,略高于克拉克值;浙西北为0.052%,相当于克拉克值;浙东南陈蔡隆起区为0.067%,是一高氟背景区。浙东南(陈蔡群)基底变质岩含氟0.094%,浙西北为0.048%,两者相差近一倍。浙东南中生界盖层含氟0.059%,浙西北为0.052%,前者也比后者高。基底变质岩和盖层火山岩有较高的含氟量,这不仅与区内萤石矿产的分布密度相一致,而且也与这一地区的金银贵金属、铅锌有色金属甚至黄铁矿等矿床的形成有关。陈蔡群变质岩的氟丰度偏高,含金、银等元素也偏高,为含金银等元素高氟背景基底,特别是其中的黑云斜长片麻岩,含氟(0.122%)和含金银等多种元素都很高,而且无例外地为这些矿床的直接围岩。经确定,该岩石为矿源层。我们认为,这些金属和非金属的脉状矿床都是被加热的地下水的活动产物,属于地热水后生再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所获得的关于金-银矿床形成条件的资料,表明了必须准确地说明“金-银建造”概念,以及建造划分准则和矿床分类。多年来,一直认为金-银建造只与年轻的火山岩带有联系(В.Линдгрен,Γ。Шнейдерхен等)。近期通过对研究鄂霍茨克-楚克奇火山岩带中生代矿床和天山古生代矿床的研究,扩大了金-银建造的时代范围,同时对作为最典型的火山岩系列成矿建造之一的金-银建造的认识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产在石灰岩中的层状铅-锌矿、萤石矿以及重晶石矿床是密西西比型层状矿床。它们不仅在美国的密西西比地区有分布,而且在欧洲、亚洲均有此种类型的矿床。它们的成因一直是地质界引起争论的问题。 作者用气液包裹体的研究方法对北美、欧洲以及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地区的铅-锌、萤石以及重晶石层状矿床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这种类型矿床成矿条件,如成矿溶液的密度、温度、运动的速度、盐度(含盐的浓度)和成分的丰富资料,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207-213
文章论述广东省五华县中洞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化垂直分带和有用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等。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探矿工程及资料,认为该矿床矿化具有多阶段性和垂直分带性,有用组分(CaF2)沿水平及垂直方向变化,矿床为高温热液萤石—石英型矿床;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萤石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这对同类型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详细研究了不同矿石建造矿床的天然金-银系列化合物中汞的分布。对于金-碲化物建造矿床和金-辉锑矿建造矿床中的金来说,其特点是汞含量偏高。天然Au-Ag-Hg体系的固溶体分布很少,在它们当中以金为主体的固溶体占多数。金-银系列化合物中承的热浓集谱,(?)可作为不同金矿建造和矿物类型的矿床的可靠的特征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与前寒武纪含铁建造有关的铁矿床基本特征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前寒武纪含铁建造有关的铁矿床是最具经济价值的铁矿床类型,多形成于太古代和早元古代海底的环境。含铁建造结构多呈条带状,故被认为条带状含铁建造(BIF),粒状含铁建造(GIF)较为少见。条带状含铁建造是由各种富铁矿物组成的非均一组合,矿物包括含铁的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而粒状含铁建造则主要由含铁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组成,偶而富含含铁碳酸盐。根据结构及组成的不同,含铁建造可分为两类:阿尔戈马型(Algoma type)和苏必利尔型(Superior type),其中苏必利尔型含铁建造是最为重要的成矿母岩。以其为母岩形成的矿床可分为三类:未经富集的原生含铁建造矿床,假象赤铁矿-针铁矿矿床和高品位赤铁矿矿床,其中以高品位赤铁矿矿床最为重要,其形成与成岩作用、表生作用及深部流体的参与有关。我国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加强对中高品位矿床成因的研究,并对国内已有类似矿床进行再认识,进而取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引言及概况 最近25年以来,沉积型萤石矿床已具世界性的经济意义和科研价值。由于它展布面积很大,常有着巨大的CaF_2储量。它是利于露天开采的近地表的矿床,因而其经济价值胜过必须地下开采的热液脉状矿床。 萤石产于呈透镜体状及层状的沉积矿层中,在岩石学及地层学不同年代的岩石里它常伴有石英、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和菱锶矿,并伴有少量方铅矿,  相似文献   

17.
浙闽裂谷带为金银铅锌铜钼金属矿床及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域,其代表性矿床有治岭头金银矿床、梅仙式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银坑斑岩型钼矿床、湖山萤石矿田、武义萤石矿田等。裂谷带活动具两个旋回,第一旋回与超大陆解体相当,始于新元古代,闭合于加里东期,代表性地层标志为中元古代地层。第二旋回始于燕山早期,止于燕山晚期,代表性地层标志为下侏罗统枫坪组地层及白垩纪断陷盆地沉积地层。第一旋回相对应区域变质、混合岩化、韧性剪切活动及岩浆岩侵位等地质作用。第二旋回相对应大规模火山喷发、岩浆侵位、断陷盆地等地质作用。第一旋回裂谷环境中,形成治岭头式金银矿和梅仙式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初胚或金属矿床的初始矿体;在第二旋回后期大规模火山热液的成矿作用中,使前者叠加富集,形成了巨大资源量的工业矿体,而岩体侵位形成了一系列斑岩铜矿和浙闽地区极富特色非金属矿、萤石矿成矿带。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以东外贝加尔和蒙古的矿区为例对钨、锡钨和钼-钨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行研究。这两个地区是一个统一的成矿区,钨、锡和钼为主要成矿元素。该区内这些元素的矿床与古生代活动带的花岗岩类岩体有着空间上的联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钨  相似文献   

19.
<正> 确定矿床原生晕元素分带序列的计算方法已在多种书刊上作过专门介绍,在此从略。本文拟着重探讨用于确定矿床原生晕中间部位元素排列次序的格氏法。所谓原生晕中间部位,即处于原生晕最上部和最下部之间的部位。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元素的运移是在某一特定地质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在矿液运移过程中,成矿溶液在渗滤过程中由于过滤效应的存在,促使溶液中元素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在溶液的  相似文献   

20.
萤石的颜色主要是其中混入杂质元素造成。碱土金属矿物因类质同像而易被过渡元素和稀土元素所取代.外来元素的加入造成了晶格常数的变化产生各种色心.过渡金属元素存在不同价态的离子有利于电荷的转换或转移.稀土元素在辐射和热力作用下电价亦可起变化.使不同波长光波选择吸收及透射,在表生作用下,浅表性质子交换.易被氧化和羟基化.F~-晶位被OH~-和(D~-).2F~-被O~(2-)取代而成色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